【摘要】本文论述带领学生品读中华经典诗文的策略,提出断句读、抓意象、凭想象、找修辞四种方法,发挥经典诗文潜移默化的浸润力量,引领学生品味诗歌的诗意、诗境、诗情,使孩子像一颗颗灌浆的种子一样丰盈饱满,在阅读中变得安静、厚重、善思。
【关键词】品诗 音乐美 诗意 诗境 诗情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A-0089-02
中国诗歌从《诗经》的暮鼓晨钟、辛勤劳作而来,步入青砖黛瓦、书声琅琅的书院,走向宁静悠远的精神家园。诗歌或空旷凄凉,或飘逸潇洒,或幽静清愁,往往美不可言。教师如果无视这些美感,就是丢掉了诗之所以为诗的根本,也失去了教学的本意。
我校是“亲近母语,快乐阅读”实验学校,以“阳光六年,厚德一生”为办学理念,力求中西文化完美结合。为了促进孩子性格养成,增厚文化底蕴,不错过知识积累的黄金阶段,笔者带领全体语文教师历时9个月,经历不下40次修改,终于在2018年6月成功汇编囊括中华经典语句、诗文的晨诵校本教材——《中华经典诗文》。编出晨诵校本教材后,我校以课程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学习。
晨诵校本教材按年级分为12册,其中古诗词有159首,占据了教材三分之二的内容。教师应该怎样带领学生细品古诗词,才能让学生深入浅出地领略当中的文化和韵味?
一、断句读,感知音乐美
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主要表现为节奏和押韵。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所谓节奏,是指诗歌语言的轻重、缓急、强弱、高低、长短所带给人的一种张弛交错的特殊美感。节奏,主要通过“平仄”和“顿”来完成。“頓”就是我们常说的“断句读”,学会“顿”是感知诗歌音乐美的前提。
我们编排在晨诵读本里的诗主要是七言诗和五言诗。七言诗一般每句分为四顿。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五言诗一般每句分三顿。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注:“鸟飞”应理解为“飞鸟”,作者运用了倒装的句式)诗歌语言非常精炼,在断句读的同时也是一个促成理解的过程,吟诵的时候要做到“气断声连”,即气息不断,声音高低起伏有致。
诗歌语言的音乐美除了归功于节奏,还有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指相同韵母的字在诗行中有规律地重复出现,往往表现在“韵脚”上,如《咏柳》中一、二、四句诗的韵脚分别是“高、绦、刀”。教师可先范读,在范读的时候可引导学生关注这几个字的发音,在发音上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
吟诵给了学生听觉的美感,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有利于学生把握诗情和提高审美品位。
二、抓意象,品诗意
意象,是寄托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诗意,是诗歌表达的意思。意象是“实的”,在诗歌教学中,我们以意象为切入点品悟诗意,往往事半功倍。教学中,教师可带领学生抓住诗歌的意象,结合修饰它的词语,熟记一些特殊的意象,品味意象带给我们的既定情境,从而品出诗意。
首先,抓住诗歌的意象,结合修饰它的词语品诗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就有这四种意象,它是大漠特有的事物。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这几种事物的特点,引导学生感悟诗意。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这几种事物向我们描绘了一番怎样的风光?它们有什么特点?诗中的哪几个字可以表明?”不难分析,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个“圆”字,却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其次,熟记一些特殊意象品诗意。在中国古诗词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意象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意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人们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熟记这些特殊意象,品味这个意象带给读者的既定情境。比如,以折柳表惜别,“柳”“留”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感离别的意味,故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又如,以“梅、菊”分别象征不怕挫折打击、坚贞高洁的品质,“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写出了梅花傲霜斗雪、质地洁白、暗香沁人的特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借菊花表达傲然独立、坚贞高洁的心志。再如,“春花”是凋零的,有伤春惜今之感,“圆月”有团圆、圆满之意。这些特殊意象都包含着特定的诗意。学生掌握好这些特殊意象,就不难品味诗意。
三、凭想象,品诗境
诗境就是诗歌的意境,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情与景能否巧妙结合,成为能否构成意境的关键。而诗的语句跳跃性极大,她往往只呈现最重要的词语或意象,将一些关联性的词语省略掉,这就需要读者凭想象去连缀补充,填补因“跳跃”而形成的句与句之间的空白,形成一幅连贯的画面,来感受它表达的诗境。教学中,教师不妨运用连缀、补白这两种方法帮助学生拓展想象,品出诗境。
首先,运用“连缀”进行想象。“连缀”就是加上必要的词语,将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借助修饰语,把诗句连成完整的句子,品悟诗境。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开头三句,由九个偏正词组组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凭想象将其连成“藤、藤缠树、树上落鸦;桥、桥下水、水边住家;古驿道、西风、道上西风瘦马”。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造成一时多空的场面。由于它本身也是放远目光的产物,因此作品在整体上也表现出由近及远的空间排列顺序。从老树、流水、古道到夕阳,作者的视野层层扩大,这样“天涯断肠人”的诗境就跃然纸上了。“一切景语皆情语”,教师带领学生用想象缀景,品出了羁旅愁情的诗境。
其次,运用“补白”进行想象。“补白”就是补充诗句中给读者留下空白的部分,还原当时的情景,品悟诗境。如《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其补充为:“我”来到松下问童子:“你师父去哪了?”童子说:“师父采药去了。”“我”又问:“你知道他去哪儿采药吗?”童子回答:“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我也不知道他的行踪。”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问答诗,短短20个字,补全提问人和提问语之后,悠悠白云,令人起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有超尘绝俗之感。教师补充后,学生自然浮想联翩、豁然开朗。
可见,“连缀”“补白”这两种方法对展开想象、品悟诗境是很有帮助的。
四、找修辞,品诗情
诗歌创作不为客观事物所囿,诗人在情感的驱动下,张开想象的翅膀,去捕捉新颖的意象。诗人常常运用夸张、比喻、拟人、通感等艺术手法,从而使抽象的思想感情具体化、形象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驾驭“修辞”这艘小船,遨游“诗情”这片“风光”。
如,杜甫的《春夜喜雨》这首诗通篇运用拟人的修辞,把雨人格化、人性化。“好雨知时节”中的“知”字为“了解、熟悉”之意,“随风潜入夜”中的“潜”字有“悄悄、偷偷”之意。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把春雨当作人,表现春雨无私润泽万物、不求回报的品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这种找修辞的方法,抓住关键词“知”和“潜”,交流体会这两个字的好处,揣摩当时诗人的心情,把眼前诗、诗中景、景中人连起来整体感悟,养成字斟句酌、敢于推敲的学习态度。
中华诗词文化博大精深,品诗的方法各有千秋,但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领悟于心。在笔者心中,诗歌就像是琵琶女,需“千呼万唤”地追求,才能品出她的万种柔情;在笔者心中,语文教师站在讲台上就应是一首雅致、深情的诗,激起学生心底最柔软的情感,又像一盏深邃、寥远的灯,照亮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语文教师应该是“点灯人”,用生命在阅读中高歌,用诗意的灵魂去唤醒一颗又一颗沉睡的种子。这是教育的要义,是语文教师的使命所在。一个会读诗、品诗、教诗的好教师,必定会带动一群可爱的学生,一起诵读经典诗词,做中华文化的传承人。
作者简介:赵娟(1980— ),女,汉族,湖南武冈人,大学本科学历,中级教师,南宁市骨干教师、南宁市“吴凤清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兼执行组长、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语文兼职教研员、名师班学员,现任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普罗旺斯小学副校长。参加市级比赛课1次,特级教师工作室展示课1次,广西区名师班比赛课2次,2016年获南宁市“亲近母语 快乐阅读”课外教学比赛一等奖。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