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艾娥
摘要:本文从建立融洽师生关系、加强心理健康辅导、沟通联系学生家长和开展生活实践活动这四个方面出发,分析和探究了视障学生健康心理的教育与培养策略。
关键词:视障学生 健康心理 教育 培养 策略
笔者根据多年从事特殊教育的实践经验,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对如何教育和培养视障学生的健康心理进行了探析。
一、建立融洽师生关系,给予视障学生更多关心和爱护
给予视障学生更多的爱心、关心和耐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班级氛围是培养视障学生健康心理的基础与前提。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要关心和爱护视障学生,让视障学生感受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馨和教师的点点关爱,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多与他们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对待视障学生,教师要多一分肯定、少一分批评,多一分宽容、少一分责备,多一分耐心、少一分急躁,从而实现师生间融洽的情感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视障学生真切感受到教师的真诚、亲切与温暖,从而更好地消除他们心理障碍,培养视障学生的健康心理。
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其特殊性之一就是要随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有一次,笔者发现课堂上有一名学生无精打采,神情恍惚,甚至趴在课桌上睡觉,便上前询问,但该学生只是低着头,支支吾吾。课后,笔者将该学生带到办公室,用亲切、真诚的话语和他进行沟通,营造了平等和谐的沟通环境,获得了学生的充分信任,和他建立起了融洽的师生关系。随后,该学生在笔者耐心的开导下终于敞开心扉,打开心结,吐露了自己的心声,诉说了自己的困难。笔者认真倾听,并帮助他解决了实际问题。笔者通过与视障学生建立情感沟通的桥梁,填补了该学生在心理上的空缺,帮助他重新找回信心。从那以后,该学生重新燃起了对生活与学习的热情,并且每次遇到心理问题时,都能与笔者推心置腹地进行交谈。
二、加强心理健康辅导,提高视障学生心理素质
对视障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是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教育和培养他们健康心理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师应从视障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加强对视障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一方面,教师可以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提高视障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培养他们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谈心、心理咨询活动等方式开展心理疏导,帮助视障学生进行自我调适,克服消极心理,解决心理问题,最终提高视障学生的心理素质。
山西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成立心理咨询室多年,下午的课后时间经常有视障学生前来咨询,或谈心,或倾诉,或聊天,教师们都会热情接待,认真解答,努力做到答疑解惑、解开心结。
笔者曾经遇到一位后天失明的学生,其十分自卑,经常抱怨自己与普通人的差距,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没有效果,再怎么奋斗也没有用,他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失败者,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整天闷闷不乐,心情抑郁,不想学习。笔者得知此事后,详细了解了他的具体情况,发现事情比较严重,他是由于视觉的急速下降,短时间内不能适应环境、生活、学习和社交等问题所导致了心理障碍,如果该学生一直有这种自卑情绪,会对他今后的成长、学习生涯、心理健康都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笔者寻找机会与该学生进行谈心,耐心细致地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并向这位学生列举了一些与他有相同遭遇的名人事例。如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他被人们称为音乐天才,但是贝多芬在晚年双耳失聪,这对一名音乐家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在普通人眼里,大家都认为贝多芬以后将与音乐无缘,可是贝多芬没有放弃,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音乐梦想,在这种不屈不挠的信念下,贝多芬创造出了许多流传至今的名作。笔者通过讲故事的形式,鼓励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消除自卑心理,形成乐观开朗、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心理品质,进而帮助学生从阴影中解脱出来,重新扬帆起航。
三、沟通联系学生家长,形成家校心理教育合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家长对视障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视障学生的特殊性,家长常常不能正确、科学地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可以通过现代通信设备等方式,积极地与视障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和联系,让家长从根本上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内容,正视视障学生的心理健康,能够在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根据视障学生的个性特点总结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为他们营造开放、宽松的学习和成长氛围,从而形成学校与家庭心理教育的合力,共同為视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外,特殊教育教师只能了解视障学生在校园的学习状况和身心发展情况,很难了解视障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因此,为了全面掌握视障学生的生活和发展情况,有必要形成家校合教。山西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和班主任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家长联系,实现家校共同探讨视障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身心发展情况,从而制订符合每位视障学生特点的健康心理教育和培养策略。
四、开展生活实践活动,培养视障学生健康交往心态
视力的缺陷为视障学生的生活和社会交往带来了一定困难,久而久之,视障学生便会对社会交往产生自卑和畏惧心理,这种心理障碍变成了视障学生实现正常社会交往的“拦路虎”“绊脚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积极开展生活实践活动,引导视障学生回归社会,使学生在生活实践活动中强化与社会的联系与交往,并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使视障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使视障学生形成健康的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的心态,树立充足的自信心,更好地适应社会。
为了培养视障学生健康交往的心态,山西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组织视障学生和视力正常的学生进行各种活动。如由学生会组织各种课外活动,有诗词朗诵、歌咏比赛、文艺表演等,还有学校组织的专业技能比赛,学生们你追我赶,不甘落后,激发了学习热情,强化专业技能,也有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走进社区、融入社会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各有所长,互相取长补短,他们在活动中、游戏中、竞技中快乐活动,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高理敬.培养视障学生积极心理品质[J].中国德育,2016,(24).
[2]杨炜良.浅谈如何培养视障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J].学周刊,2013,(15).
(作者单位:山西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