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帝带
【摘 要】当前幼儿合作交往能力欠缺,利用民间游戏对幼儿合作意识及能力进行培养,对幼儿的品质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民间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4-0279-01
一、当前幼儿合作品质的现状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住房条件也得到了改善。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但人们的一些教育观念和精神生活相对而言还比较滞后,各种教育的环境和文化氛围没有和经济的发展同步。人们只注重知识的获取、智力的开发,而忽视了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很少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和环境,一般独生子女在家中缺少玩伴,不喜欢其他小朋友到家中来玩,也不带孩子到别人家玩,更别说到外面去看看玩玩,只希望孩子在家安静的看书和学习,自己则忙于家务和工作。孰不知,长期以往孩子会变得十分孤僻和不合群。甚至出现自恋的毛病,严重地阻碍了幼儿适应能力的发展。
2.专家曾对1000余名4-6岁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只有30.1%的幼儿能经常与小朋友合作,而69.9%的幼儿合作行为较为缺少;当同伴遇到困难时,只有24.2%的幼儿能表现出合作行为;当活动材料缺少时,只有10%的幼儿选择与同伴合作.这种现状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目前,许多教师虽然意识到幼儿学会合作的重要意义,但对合作的含义了解不够,对幼儿的指导也比较欠缺;就几年来的研究资料发现,有关幼儿合作品质培养的文章较多,但大多数只是从理论的角度介绍合作的意义,涉及具体操作措施的实践研究则比较少,通过游戏系统地培养幼儿合作品质的研究更是不多,因此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学会与人合作,是当前幼儿教育重要目标之一。而民间游戏是对幼儿合作意识及能力的品德培养,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民间游戏的概述
民间游戏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流传的,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记得小时候,我们没有现在这种先进和高档的运动器材,然后就玩一些先前大人们玩过的游戏,如踢毽子、跳绳、跳牛皮筋、玩石子等等。虽然那些器材并不美观、漂亮,却也让我们玩得奇乐无穷,到现在还有那种回味无穷的感觉。它符合幼儿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所以富有儿童情趣的民间游戏对幼儿具有很大的诱惑力,而且它一般需要2名以上的幼儿共同合作方能进行。要想参与游戏,就促使孩子们主动去交往,幼儿在游戏中可以通过玩具或材料等结成现实的伙伴关系,并在游戏中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学会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学会分配角色,遵守规则,协商解决争端等内容,从而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发展合作能力,体验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因此通過民间游戏的开展,可以解决相当一部分幼儿胆小、不合群和任性、忍耐性差的缺点,并通过创设环境、适当增加一些游戏的难度等,让幼儿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多出现一些问题,使幼儿为解决问题而去协商、配合、互助,在游戏过程中学会合作,从而提高幼儿之间的合作水平。
三、指导思想
以《指南》为依据,以发展幼儿创造力为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游戏,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及能力。
四、民间游戏的目标
1.增强幼儿的体质。
民间游戏大多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而阳光、空气是自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新鲜空气中有充足的氧和负离子,能促进新陈代谢,使幼儿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的功能得以提高,孩子们感冒咳嗽的少了,免疫力增强了。
2.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
现在的孩子在家中非常的娇惯,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交往,幼儿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看自己,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逐渐学会服从人们之间关系的准则,而克服自我中心,以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社会性行为。
3.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民间游戏提供了语言表达的环境。游戏中同伴的交流迫使他们相互表白,逐渐学会了表达,丰富了词汇。而且游戏中的儿歌趣味性强,有节奏性,朗朗上口。小伙伴们边念儿歌边拍手,使幼儿心情愉快,增进了同伴间的情感交流。
4.改变“合作品质缺失”现状。
我们面对的孩子很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缺少与兄弟姐妹及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的经验,很少体验到合作行为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合作品质缺失”是他们的通病。因此利用民间游戏,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五、民间游戏的活动方式
1.集体活动:通过集体活动让幼儿了解民间游戏的原始玩法,感受游戏的趣味性。
2.小组活动:将所有游戏分成几个区域,幼儿可以自主的选择区域进行活动,也可以更换区域活动。但为了保证孩子更加有序地进行区域活动,每个区域都规定人数,当一个游戏的人数够了,幼儿就要选择其他的游戏,教师提醒孩子要更换区域活动,这样才能使区域活动更加有序、顺利地进行。
3.大带小活动:让能力强的幼儿带着能力弱的幼儿,让年龄大的幼儿带着年龄小的幼儿进行游戏活动,克服了幼儿的自我中心化,使幼儿无论从交往能力、自主能力、情感培养等方面都能够得到提高。
4.自由活动:让幼儿进行自由活动,既可以养成孩子乐于与同伴分享的习惯,又可以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也可以使孩子的精神得到放松。
六、实施方法
1.学会分配角色。
由于幼儿个性有差异,有的孩子会表现出任性、霸道等行为。例如:在玩民间游戏时,有的孩子轮不到这个角色就会不高兴,也有的孩子不肯与别人交换角色。因此帮助幼儿协商分配角色,是合作游戏的前提。在组织幼儿玩民间游戏时,就请幼儿轮流担任角色,培养幼儿轮流扮演角色的意识;其次,引导幼儿学习分配角色,互相商量:“你来做小兔,我来做小鸡好吗?”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能接受这样的分配。但也有个别任性的孩子不受大家的欢迎。因为他们总喜欢挑自认为本领大的那些角色,而不愿扮演一些弱小的角色,这时老师多用语言引导,加上这些幼儿已经感觉到大家的不喜欢,最后都会改变自己而接受大家的建议。
2.学会遵守规则。
规则在合作中具有关键的意义,它是大家共同合作的依据。只有共同遵守规则,才能齐心协力地完成一种活动。所以,合作要受到规则的约束。在平时的游戏中,我发现有的孩子不理解规则,有的知道游戏规则确喜欢耍小聪明,不遵守规则,其他幼儿会接二连三地向老师告状,游戏也因此无奈地停下来。因此利用民间游戏的趣味性,将游戏中的一些规则,讲解得生动形象,使孩子易于理解是很重要的。例如:游戏“捉迷藏”它的规则是追逐者应在被追逐者完全没声音后才能去找人,但是有些幼儿不遵守规则,他会根据没藏好的幼儿的声音来源去抓人,最后我和小朋友一起订了一个规则,让追逐者数到10就去找人,大多数孩子理解了这一规则,并能遵守规则,但也有的幼儿不是不理解,而是故意不遵守规则,还没数到“10”就出发了。对于这样的孩子,应及时帮助他理解活动的共同目标——玩得愉快,使他体会到由于自己不遵守规则,大家玩得都不高兴。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逐步养成了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3.学会解决争端。
合作过程中会发生不同意见,产生各种矛盾。这就需要进行充分协商,统一意见,协调彼此的行动,达到合作的目的。
有一次,小朋友在玩民间游戏“木头人”时,领导者和参与游戏的幼儿为“什么动作算‘动”而争执起来。这个说他“动了”,那个说自己“没动”。这时,我让孩子们围到身边,让他们互相讨论商量,制定一个“动”的标准。我引导他们统一了意见,最后,他们又愉快地玩起了游戏。因此,帮助孩子耐心、虚心地接受同伴的意见,统一意见,是促进合作能力发展的又一个内容。
七、实效
通過在民间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合作能力的培养,使幼儿逐步增强了合作意识,幼儿的合作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发展。他们遇到事情都会互相协商、合作,直到事情得到好的解决。例如:赵汉云小朋友从以前不愿与人一起建造积木房子,到现在愿意从家里带来小人书与好伙伴一起看;在玩角色游戏时班上的小朋友会商量角色的分配;大家也愿意接受集体的决定;在玩各种游戏时绝大部分小朋友都能遵守游戏规则。他们体验到了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孩子们更加活泼开朗了。
民间游戏促进幼儿的合作能力水平的提高。我们应充分利用民间游戏的教育资源,让幼儿在民间游戏的丰富多彩,饶有兴趣的活动中尽情地合作与分享,在付出与关爱中逐步形成能力和习惯。
参考文献
[1]网址:http://www.bjchild.com《利用民间游戏开展方案教学的实践研究》.
[2]网址:http://www.age06.com《幼儿民间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