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丁玲
摘 要:对于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是帮助学生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在小学的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的重要的学科,而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加深,小学美术教育全面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所谓核心素养培养即是指包括知识、能力、技术等一个动态的整合概念。小学美术素养是指在小学时期具有较稳定的、基本的绘画表达能力,还有就是指在美术方面表现出来的学识修养、行文风格、人文情趣等。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是指学生的美术能力、美术积累、美术知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认知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在此不仅提高下了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德育发展,对于学生全面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美术 德育渗透 相关探讨
引言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片面的认为美术教学只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但是对于美术教学来说,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也是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通过不同的美术作品,表达不同的内在含义,教师通过对于美术作品的介绍来提高学生的基础行为能力,借由美术作品的表达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从而强化了学生的德育教学培养。[1]
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培养学生的品行道德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都在发展过程中,同时其社会经验少,所以有着良好的接受能力,因此在此阶段进行学生的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较为深远,而作为美术教学来说,首先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作为小学生来说,其具有学习兴趣,其次与大多数教学学科相比,美术教学存在可视性,就有较为重要的优势,教师可以全面的将学生的德育教育渗透到美术教学中来说,通过美术教育完成的德育教育学生有着较为重要的接受能力,其接受更加全面,因此对于小学美术进行学生教育来说,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体未来的成长,还会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乃至整个国家文明的续断和优劣。[2]
二、小学美术德育教育现状
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虽然新课改在全面的实施和推进加深,但是对于学校来说,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教师对于学生的美术教育关注度较低,同时由于新课改还处在发展阶段,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普遍认为美术教学非属学生的必学科目,所以教师无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教育,因此使得学生对于美术教学存在一定的误解性,所以使得目前美术教学实施德育教育无法全面开展,从而影响了德育教育的发展效果。
三、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措施
1.在欣赏课中渗透德育
欣赏课程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出现教师自身一讲到底的现象,避免出现教师自身激动兴奋,学生默然无味的现象。本身美术欣赏课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情感都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美术作品,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教师可以利用绘画、建筑、刺绣、草编等众多艺术作品,带领学生一起欣赏。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欣赏,深切感受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美,建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艺术的良好品格。
2.在绘画课中渗透德育
绘画作为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主要部分,教师可以借助美術绘画课的优势,不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德育教育的内容。在绘画课中渗透德育和直接灌输的教学方式不同,这是用艺术的形式联系人的情感,让学生能够受到优秀美术作品的感染,提升学生对于美丑的辨别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3.在工艺课中渗透德育
本身工艺制作的种类就非常多,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工艺制作的内容就占据了40%左右,其中包含了折纸、泥塑、布贴、树叶拼贴画等多种项目。教师在小学美术工艺制作过程中,可以有效渗透德育,不仅教会学生相关作品的制作原理和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热爱创作的精神。比如在教学《剪纸故事》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剪纸本身就是一种传统的工艺,再为学生展示众多优秀的剪纸作品,并引导学生进行剪纸创作,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剪人物、剪风景、剪特色图案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的品德,建立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动手创造美好未来的意识和能力。[3]
结语
总而言之,德育作为一个人基本素质中最重要的内容,教师要注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不断渗透德育,并注重进行不断地反思、分析和创新,有效调节学生的行为,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真正有效推动我国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禄应明.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A].2017年11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科研成果汇编[C].2017.
[2]麦耀图.爱心、知心、省心——心理技巧在德育教育中的有效运用[A].教育教学研究--课程教学研究(2017年版第二辑)[C].2017.
[3]徐长彦.小学德育教育的问题及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十二)[C].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