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军 何伟
【摘 要】体育课是促进初中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然而,因为体育课自身所具备的运动性、对抗性、开放性和激烈性等特点,体育课上受伤事件时有出现。如何正确处理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避免和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提高体育课的质量、增强学生体质,是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必须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基于调查;初中体育;意外事故;预防分析
经调查发现,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意外事故发生率较高,造成这些意外事故的原因包括多个方面,若能通过一些措施避免此类事故发生,则会大大提高体育课的安全性,虽然有些体育运动项目存在风险,但学生若能按照教师所讲述的正确的操作方式进行联系,一定会最大程度上地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体育运动器材应经常更换和维修,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安全系数,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体育课对提高和锻炼初中生的体育素质尤为重要,能够更好地培养初中生的体育素质,让初中生的身体和心理得到全面发展。
一、体育教学中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1.体育教学自身的特点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些体育项目确实存在些许危险性,因此便要求学生在训练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动作进行,据对体育课受伤学生调查结果显示,78%的学生受伤都是因为没有按照规定动作进行训练。因此,教师一定要按照标准去要求学生,另外要注意反复强调一些相应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将各运动项目的注意事项要牢记于心,这样才能提高体育课的安全系数,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避免更多意外事故的发生,以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保障教学安全和教学质量。
2.学校运动场地、器械存在安全隐患
学校的运动场地及运动器材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比如,有些学校的运动场地因受外部条件限制而对运动项目的进行造成了影响到,有些学校的运动器材由于长期不维修,长期不检查其安全性,又或者在运动过程中使用不当,降低了体育器材的安全系数,这些都会导致体育运动过程中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成为安全隐患,因此,校方应努力克服这些因素,让体育运动变得更加安全。
3.任课教师的原因
体育课教师应提高安全意。基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有些意外事故的发生和体育课教师也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有些老師承认体育课开始前热身运动准备不充分,经常会有学生手脚抽筋的现象,任课教师的安全意识决定了体育课的安全质量,因此,学校相关部门应更好地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让体育教师形成强烈的安全意识,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4.学生自身的原因
基于调查发现,65%以上的学生把体育教师的安全提示当作耳旁风,严重缺乏安全意识,对于体育运动所发生的意外事故没有足够的重视,学生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这样就会造成更多的意外事故的发生。另外,学生之间进行配合时不能够严格按照体育运动项目当中的规范进行,这对于初中生的体育运动极为不利,容易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如何预防初中体育课意外事故的发生
1.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
教师的安全意识对初中生的体育课尤为重要,因为有些常识性的知识反复强调,教师容易产生怠惰情绪,很多体育老师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点,在体育课开始时有时会忘记强调注意事项。因此,首先教师要时刻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对体育课更加上心,让学生在体育课中能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2.培养学生互相帮助、保护的习惯
学生之间应该多互相帮助,这样能够更好地避免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比如有些体育运动项目在训练的候需要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和配合,只有学生之间更好地配合,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体育素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3.提高场地器材的安全系数
校方应对学校的体育运动器材进行定期的维修和保护,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注意事项,应更好地保护体育运动器材,提高场地器材的安全系数,这样能更好地避免体育课中意外事故的发生。
4.认真做好课堂准备
对于体育课上的安排,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例如:经常向学生普及运动赛场上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以此提高学生对体育安全的重视,然后再普及体育课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这样能够更好地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更好地让初中生的体育课达到教学目标,使初中体育课变得更加有意义,让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高。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课中虽然会存在些许意外事故,但通过一些手段和有效措施,能够有效避免这些事故的发生,从而更好地提高初中体育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初中生的体育素质。
【参考文献】
[1]陈永雄.初中体育课后服务管理策略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22):147
[2]靳阔.农村初中体育课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以甘肃省庄浪县三所农村初中为例[J].考试周刊,2018(30):136
[3]牛昌盛.农村初中体育课学生意外伤害预防实践思考[J].新课程(中),2017(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