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伯祥 蔡杰 仇剑飞
江苏省南通市人社局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推动信息化监管手段创新,将信息化建设与风险防控相结合,加强数据协同共享,提升技术保障水平,多措并举打造社会保险基金运行安全防护网。
从2012 年到2018 年,南通市人社局历时6 年多,完成了六县一市人社系统数据大集中、业务大整合、经办同平台,做到了“同人同城同库”“一人一卡一号”,数据中心涵盖900 万人口基础数据、710 万人参保信息、“7×24 小时”结算交易信息等。通过构建全市集中式社保基金征管信息系统,南通人社系统对个人参保缴费台账、企业申报、社保费核算、退费管理等多项系统功能进行优化完善,大大提高了社保费数据库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确保了社保费征缴入库,运行效率显著提高。
在数据集中的新平台支持下,南通人社局以社保数据对接市共享交换体系,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与民政、公安等部门沟通协调,及时掌握享受社保待遇人员死亡及户口登记、迁移、注销等信息;完善社保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措施,通过社保数据库与市公安和民政信息定期比对、社保工作人员上门检查相关待遇,优化社保服务,加大对重复领取、冒名领取等行为的打击力度,有效避免了社保基金的流失。
视觉中国
以工伤保险为例,传统管理方式是通过人工记录工伤人员的信息,人工判定工伤级别等,不仅繁琐而且容易出错,也不利于信息的查询以及保存,增加了工伤保险基金的支付风险。现在,“一体化平台”已经实现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确定的网络互通和联网运行,合理规范登记流程、认定流程、劳动能力鉴定流程、人员待遇核对及支付,让侵占、挪用、骗取工伤保险待遇以及工伤基金支出违规现象留痕,保证了工伤基金平稳运行。
2018 年初,南通市人社局与工行、建行、交行等多家银行合作推出银社平台,用“非现金方式”构建起社保基金收缴支付新模式,实现了待遇支付业务闭环运行。具体来说,就是以“银社平台”为依托,建立社保与银行的信息联接,实现数据在社保部门和银行间的实时交换。平台整合了社保业务流程,规范统一了银行的收缴和发放行为,解决了参保人员及单位等候时间长、大额资金取现难等难题。银社平台形成“钱在账中走,数据网上流”的社保基金特有运行模式,杜绝了基金收缴和支付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建立严密的信息系统操作流程。在推动数据大集中的同时,南通市人社局信息中心注重统一规划和资源整合,推进信息化防控,建立严密的信息系统操作流程,通过系统功能和有效的权限控制,使主要业务处理都留有痕迹,结合高风险业务初审与复核分离,控制基金风险的发生。
健全信息管理机制。建立信息安全责任制、信息安全情况报告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系列制度,做到经办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严格执行信息安全保密制度,不准擅自拷贝、传递、泄露业务数据信息。重要信息资料采用多介质、多地点进行备份。落实要情报告制度,发现业务信息系统异常,及时报告排查处理。
分离不相容岗位,规范权限管理。
在社会保险基金风险管控中,将业务经办、财务管理、信息技术等关键岗位、不相容岗位分离。在基金管理工作中,做到信息技术人员和业务经办人员分离,业务经办人员与财务管理人员分离,财务管理人员与信息技术人员分离,从而保证社保基金管理形成彼此牵制和制约。工作人员根据自身职责填写信息系统权限记录表,明确授权管理关系和标准,大大减少人为操控及违章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