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烨
现阶段,促进小学生德育的有效性是教育的重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会受到社会、网络、家庭等来自各方面的不良影响,在行为举止和思想道德上可能会受到影响,在性格上表现出容易怕生、不敢尝试、自私狭隘等不正常的心理,容易情绪波动,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应该借助传统特色文化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能够使小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形成正确健康的思想道德素养。本文中,笔者将围绕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产生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传统文化促进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展开论述。
小学阶段,学生对于基础道德问题的判断还需要教师去引导解决,教师巧妙地在德育中借助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够为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规范学生的行为礼仪。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许多经典优秀的德育素材,礼仪文化可以协调小学生之间的行为冲突,爱国文化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爱国强化,进取精神可以激励学生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起直追,交往美德可以教导小学生去尊重他人。
经典诗歌中蕴含着中华文化传统美德,凝聚着国家文化的精髓,有利于学生充分感受德育,在经典诗歌的影响下规范行为,在赏析传统经典文学中体会古人想要传达的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的行为不规范,教师如果直接教导学生,不仅达不到让学生记住改正的目的,而且学生在受到教训之后会产生逆反心理,更加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应该引用传统诗歌或者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例子谆谆教诲,利用诗歌和文学作品的魅力去感化学生。学生在听了这样的教育之后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谨记在心,不会再犯这种错误。比如,教师接到家长的反馈,学生在吃饭时容易浪费粮食。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和学生一起讲解《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学生理解农民种植的不易和粮食的来之不易。学生心智不成熟,喜欢在学校的墙壁上写写画画。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该及时制止学生,可以用名言告诫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名言警句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可以及时阻止学生从这一个“小恶”归正自己的行为,若是没有及时制止,学生可能会糟蹋其他的学校公物,养成一种暴力行为,非常不利于学生日后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师还可以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推荐学生阅读著名人物的简易自传,在交流会上以小组的形式讨论自己读书之后的心得,以及在名人身上学习到的品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对名人产生崇拜,树立以名人为榜样进行自身道德行为的规范,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和同伴分享的同时,对于德育的学习将会更加深刻,同学之间的交流也可以互相影响对方。
学校可以组织形式丰富的活动,在宣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使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再沉闷。比如竞赛的形式会让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记忆更加深刻,学生之间通过竞赛的形式可以观赏到许多不同的文化作品,拓宽学生的眼界并且能在活动中受到启发。丰富的活动能够为学生交流提供平台,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在交流之中学习到与人交往以及尊重他人的美德,学生之间互相督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学校或者班级每月举行一次经典诵读比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某一篇文学经典在全校师生面前进行生动的朗诵与讲解。或者通过舞台剧的形式,制定“孝道”为主题,让学生以传统文学经典为依据,和教师一起协力构思一个舞台剧,可以在舞台重现“笼负母归”等画面。还可以通过举办以“传统德育文化”为主题的班级黑板报比赛,每个班级都要对自己的黑板报的含义进行解释说明,将想要表达的想法用黑板报的形式传达。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举办经典诗歌朗诵大会,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篇关于传统美德的诗歌,在班会上进行小组朗诵,评选出优秀的小组进行奖励。在活动之后让每一个学生写一篇对这一活动的感想以及在这一活动中学到的事情,使学生对于德育能够有更深刻的理解。
学校也可以利用网络的便捷开展德育教育。网络信息也可以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路径,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汲取到传统美德教育。加强网络宣传建设,弘扬传统文化,使学生能够更加方便迅速地受到传统美德的教育,很大程度上促进小学生德育的有效性。
学校可以创建一个微信公众号专门用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设立各种类型的传统文化专栏,每个不同的专栏中都可以放几个传统美德的卡通教育视频。教师要每天及时督促学生观看视频,每周让学生写观看心得和感想,在班会上可以让学生进行分享。网络的便捷可以很方便地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做出贡献,使学习传统文化不再枯燥。而且教师也要利用好互联网和家长进行沟通与合作,共同严格督促学生好好学习传统文化,促进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德育的贡献是巨大的,教师要善用传统文化进行小学生德育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开展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促使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