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宝凤
作为重要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在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综合应用文字、符合以及图片等形式的基础上,有助于学生逐渐构成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在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脉络、体会历史知识学习思路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新时期积极加强对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及对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对思维轨迹进行高效表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从系统化、条理化的角度出发对历史知识脉络进行梳理,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客观的审视历史事件,对于学生辩证思维、形象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初中生在进行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中,通过思维导图,可以结合自身历史知识基础,有针对性创作差异化思维导图,并逐渐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其次,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思考历史问题,因此能够促进学生自主思维的形成;再次,有助于强化学生信息处理能力[1]。历史材料丰富性较强,只有把握历史知识重点,才能够提升学习效率。在对思维导图进行充分应用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在众多的历史信息中学会挑选出最为关键的信息内容,为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奠定基础。
1.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历史知识体系完善性 知识点多、分散性强是初中历史知识的主要特点,在对思维导图进行充分应用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全面把握,从而实现有效整合分散历史知识点、逐渐完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的目标,最终提升学习效率与质量。
例如,在“侵略与反抗”这一单元学习中,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制作并设计思维导图,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职能,鼓励学生坚持以“反抗”、“侵略”为核心构建思维导图,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总结出甲午战争、鸦片战争、戊戌变法等重要知识点,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逐渐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2]。
2.利用思维导图剖析历史事件 历史事件的剖析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内涵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因此,新时期初中历史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明确剖析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并加大对思维导图的应用力度,确保学生可以全面掌握和理解相关历史事件。
例如,在“鸦片战争”一课教学中,部分学生无法全面认识这一历史事件,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将鸦片战争产生的整个过程呈现出来,直观、生动的教学模式,可以给予学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和体会,学生可以对这一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过程以及最终造成的重大影响等知识点进行全面掌握,最终为全面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奠定基础[3]。
3.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习效率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是初中历史教师采用先进教学模式的根本出发点,而在对思维导图进行充分应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知识学习习惯和思维,对于学生长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4]。
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每一个历史知识章节学习完成以后,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内容以及灵活的思维,将相关历史事件及其特点勾勒出来,总结历史知识学习的规律,实现对知识点的巩固,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将学生自主构建的思维导图分享出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将思维导图的功能最大程度发挥出来,促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展开接下来的历史知识学习,这一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想象力的提升,为从根本上提升初中生历史知识学习质量和效率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是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被广泛应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当中的,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强化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等都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新时期初中历史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从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历史知识体系完善性、剖析历史事件、提高学习效率等角度出发展开教学活动,为将思维导图的功能全面发挥出来,全面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