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能
1.学科育人的力量 它来源于学科知识、学科方法及其价值取向的整体影响.每个学科都包含一个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人们可以对这个领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要得到产品在学科领域的知识,掌握这些方法的方法,才能独立地、独立地在新的信息领域、自主地构建知识体系,才能解决现有教科书无法解决的新问题。前者为“鱼”,后者为“钓鱼”。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和方法的背后,是学科的价值取向和情感态度,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习者的情感系统和价值追求。读历史,如果只满足历史对现实的记忆,而忽视获取历史事实的方法,忽视其背后的世界观,那么,读历史是不可能真正“明智”的;读诗,如果你不深刻理解词是如何表达感情的,品味诗的语言形式背后的情绪、情感和思想,那么读诗就可能变得迂腐,一点也不“聪明”;同样,在数学或机械练习中,也不可能做到精确;没有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哲学就不可能“深刻”。
在实践教育和教学中,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往往有三种突出表现导致学科教育的异化。首先,系统的知识体系被考点切断,学生的认知支离破碎,知识容易受到问题的影响。知识以问题为主要表现形式。二是扭曲纪律行为的方法。作为物理、化学等实验科学,其学科知识来源于实验探索、归纳。然而,在考试的影响下,往往是“黑板上连线”、“练习本实验”,并尽可能多地进行。因此,纸笔考试成绩可能很高,但真正的“儒家”和“是利”思想却丢失了。三是学科内部贴上了情感、价值的标签,而这种现象似乎强调的是道德教育,含糊其辞的道德化,实际上使学科道德教育令人生厌。因此,学科教学要回归其自身的完整性。
2.学科育人的力量,生成于教学活动中情感、言行的真实熏陶 汉字"育",是个会意字.下面的旁为"月",意为生命;上面的符,从二从厶,"二"指"再"、"复"。"厶"指"自我"。生育是物质生命的延续和成长,教育是文化精神生命的传承和发展.在学生文化精神生命的成长过程中,一方面要汲取代表人类文化传承的各学科的书本知识,获得学科知识对于成长的滋养。另一方面也从学科教师及其学习同伴身上,直接感知学科知识对于人的形塑,以及对于自我的影响。
古人曾说,"听其言观其行,亲其事信其道"。的确,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感情、言传身教,有时比课本更生动,更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性格。德育主体的权力,产生于“为人父母”,也产生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学科教师让学生“做什么”,会直接塑造学生的的形行为模式。教师长期“灌输”,学生就会养成“服从”的习惯;教师提倡“探究”,学生要学会“求真”;教师鼓励“合作”,学生就会学会“合作”;教师布置“远程作业”,学生学习自主规划;教师提供多种课程,学生学习选择。对于科学教师来说,教研方法是德育的重要意义。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极大地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如果,老师们的日常师生关系是“独立、自由、平等、公正”的,那么,学生就会从根本价值取向上,建立起这样一个现代社会观念;如果“爱国、奉献、诚信、友爱”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可以感受的教学行为和场景,那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就会真正深入人心,成为公民个体的价值观。纪律性教育要回归人的德行本源,教师以身作则,教育人的力量就会由此而生。
1.运用“绿色”指标对过于功利的学科教学进行评价和突破,引导学生注重全面发展。 当前播下的科学教育异化的种子,最有效的是对所有学生进行“考试成绩”的评价。变一元为多元,把重要的教育要素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并纠正单一的评价,引导回归综合学科教学。它是建立一个全面的目标体系,把教育教学整合起来,明确重点,成为“德育渗透”为追求本体论,实现教学“目标—过程—评价”的一致性。
2.进一步优化学科教师“以身作则”的能力和素质 其实,每天比课本更生动、更直观的阅读对象是学生与老师的日常接触。学科教师对学科的热爱、学科的思维品质、学科的价值判断主体等言行,总是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朵云驱另一朵云,摇树摇树,召唤另一个灵魂。”包括:(1)教师的道德教育言行;(2)教师教学行为的道德教育;(3)师生关系道德教育;(4)教师专业素养道德教育等。道德教育的言传身教是一种行为指导;德育教学行为是一种实践习得;师生关系道德教育是一种社会模仿;职业素养道德教育是一种榜样指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始终是教育的真理。
3.注重“无缝德育”与“有形德育”的有机结合 “完善德育”,就是要在日常教学中,获取德育的具体内容的细节,并在日常生活的课堂学习中做好一点一滴的积累,培养优秀的心理素质、行为规范、道德素质和正确的政治选择和归属信念。但同时,也要抓住或创造一些“关键节点”、“关键事件”,促进情感体验,整合行为规范、道德判断甚至政治立场的坚定。成长在学生的生活中,如果能经历几次深刻、积极的德育活动经历,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健康成长,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