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录
1.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教学受重视程度不够 现今学校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还是以考试的形式为主,卷面成绩代表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再加上学校生存发展同样也依赖于升学率,并且将成绩与教师的评优、评职称等活动相挂钩,这就使得在教学当中,教师更加注重于学生书面知识的教学,忽略了实践性教学。
2.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教学方式单一 在课程设计当中,在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当中设置了实践性的课程内容,所以在教学当中也形成了多种教学方式,包括课内与课外两个方面的内容,课内主要是课堂上的演讲、角色扮演、分组讨论、游戏教学法等多种课内教学方式,课外主要指的是升旗仪式、开班主体班会、进行校内的专题报告会议、组织学生观看爱国影片、进行军训等。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除了课外的升旗、观看爱国电影、军训,课内的分组讨论教学法,其他的教学方式使用甚少,使得教学方式显得十分单一。
3.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选差较远,在课上教师也很少与实际生活当中的情况相联系,这就造成了学生所学习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与现实生活脱节,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1.转变教育理念与教师角色
(1)转变育人理念。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在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时刻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需求,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性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将教材理论、教学目标与学生生活相互联系,以便提升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在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下的师生观念,营造轻松、平等的教学氛围,不断激发学生的参与实践性教学的欲望。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教学应该为学生营造独立思考空间,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通过自我情感体验来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当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不断利用道德与法治课教材知识来与指导自我实践,提升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2)转变教师角色。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教学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想搞好实践性教学,教师需要转换角色,从原先的权威者转变为协作者。教师教学设计应该考虑到所有学生,以学生为核心来设计实践性教学活动。教师应该正确评价自我,清醒认识自我地位,时刻意识到自己是引导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而不是指挥者。教师应该始终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虚心接受学生建议,倾听学生内心,与学生做朋友。道德与法治实践性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该形成良好的双向互动,两个主体相互影响,相互启发,最终在教学过程中共同成长。
2.丰富实践性教学方法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真实场景,帮助学生在探究、交往和体验中完善自我思想品德。一般而言,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方法实践性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模式:
(1)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以情感为主题,有意识地运用某种特定的场景再现教材内容,并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终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主要以“身临其境、情境交融”为基本核心。“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境”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场景。教学实践过程中则是将“情”与“境”相互融合,强调情境带给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在实施情感教学过程时,应该强调以“情境”激发学生思维,以“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将“情境”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确保知识教育、学生成长和学习趣味融为一体。对中学学生而言,亲身经历的情境往往印象非常深刻,学习同样如此,自我感受过程的理解则更加透彻。在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法即是教师创设特定情境,再现生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探究教学法。探究教学法主要是“一种面向学生发展,以学生为本,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和以教材为载体,与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紧密联系,教师在教学中作为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设置教学情景,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关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的能力,达到政治课教学目的的新型教学方法”。简而言之,探究教学法就是发现问题——寻找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立足于教学目标,创设情境,提出探究领域,学生通过观察、测绘、考察、分类、比较等方法,收集信息,形成假说,最终由小组或者个人共同努力,最终得出结论。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懂生活、会生活的个体。探究教学法使得知识并不是直接呈现给学生,强调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参与探究过程。探究教学法提倡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为达到这一目的,学生需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以寻找解决问题方式。在此背景下,学生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既能够强化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亲近感,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建立完善的实践性教学评价体系
(1)评价内容全面性。评价内容全面性就是除了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外,还应该包括学生参与实践性教学的态度、参与积极性及自我反馈。当然,学生遵守实践性教学的纪律与规范情况、实践性教学课后作业完成质量都应该记录在册,并予以客观、公正评价,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性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发展。
(2)评价主体多元化。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教学除在课堂进行外,还要走向家庭和社会,因此,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教学评价的主体应该多元化,教师、学生、学校、家庭、社会都应是评价的主体。要由多个主体对学生做出评价。最终的评价结果可以由以下部分构成:知识层面终结性评价,即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占据学生课程总成绩的一半;学生成长记录,由学校及教师对学生在校情况进行登记,记录学生成长情况,可占学生课程总成绩的五分之一;自评,由学生对自己参与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教学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占学生课程总成绩的小部分,也可以采取课业论文形式;他评,由学生对他人参与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教学具体情况进行评价,且明确说明评价理由,占学生课程总成绩剩余的部分。
(3)评价方法多样化。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教学应该采取丰富多样的评价方法,既注重学生参与实践性教学的结果评价,又注重学生参与过程的评价。针对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教学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成长记录、项目评价、教师谈话、传统考试、日常观察等。教师要将这些评价方法结合起来,以确保评价结果客观有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当中实施的“成长记录”,真实有效地记录学生在实践性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对全面、准确评价学生思想品德大有裨益。
结语:道德与法治虽然不在中考的范围之内,但是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够走的更高更远。因此在初中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增加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式,完善评价体系,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向着高素质人才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