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四学魅力课堂”在中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实效经验

2019-04-03 05:39夏云和
读天下 2019年9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摘要: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为教学重点,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让教学真正从“教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因此,不少学者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习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也是基于“七步四学”教学理念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面笔者就以“七步四学”为基础,谈一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落实“七步四学”。

关键词:“七步四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前言

“七步四学”课堂教学模式正是推行素质教育、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必然产物,它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四学”,也就是将课堂教学分为四个教学阶段,即“明确目标——自主合作——答疑解惑——当堂达标”;“七步”,即“出示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自学——小组合作交流——学生自我展示——师生答疑解惑——当堂达标测试——课外拓展延伸”7个基本步骤。每一个步骤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但每一堂课不一定要完全按照七个步骤去落实,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应该灵活变通,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因材施教,因事而定。只要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过程都是符合“七步四学”教学模式的。

二、“七步四学魅力课堂”具体实施

(一)课前充分预习,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学生在学习新知前,通过预习初步熟悉内容,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防止预习出现表面化、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教材,给学生确定一个预习目标,对教材的内容加以处理,以扫清障碍,理解基本内容、学习思路、重难点知识。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创设教学情景,通过交流、抢答、讨论、表演等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不急于将解题方法告诉学生,引导学生重温旧知,观察图表、发挥联想、讨论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加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学习中,教师为增进学生情感、刺激学生的学习,科学地组建小组,每组以4至6人为宜。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进行分组,以实现优势互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让他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补充、学会评价、学会反思,能按照一定的合作程序开展活动。

(四)学生自我展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学生经历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之后,学生基本上对知识点已经有了详细的理解。这个适合我们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展示,以小组为单位,每一个小组推荐一个代表来论述自己小组学习的结论和心得,总结学习结果,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师生答疑解惑,总结课堂

任何情况下,课堂都是离不开教师的。在自学学习、合作探究之后,我们教师也应该对课堂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总结进行点评和指导,要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对学生学习存的问题进行及时解答,对表现好的要提出表扬,鼓励学生再接再厉。

(六)当堂达标测试,巩固练习

一节即将结束的时候,当堂测试应该是必备的,测试既是一个练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检测和反馈的过程,通过测试,学生自己能够知道问题在哪,教师也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在下一次授课能够做到因材施教,针对性教学。

(七)布置课后练习,倡导行动

学习知识的目的根本在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简言之就是应用。因此我们需要适当地布置一些课后习题,倡导学生身体力行。当然,课后习题并不仅仅局限于题海战术中的习题,而是包括各种课外活动、小实验等一切课外练习的内容。

三、具体教学案例分析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时,我们首先可以让学生先提前预习三角形的概念知识,搜集身边三角形的物件、图形。其次是带着问题自学:①任意画一个三角形。②找一找三角形有()条边,有()个角,有()个顶点。③写出你所画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接着进行小组讨论:①发现三角形的特征。②概括三角形的定义。学生讨论后,让学生总结归纳问题,教师在进行点评和疑问解答;完成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巩固练习:请同学在作业纸上画出每个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学生画完后汇报的同时,我们点击课件演示。强调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中当其中一条作为底边时,另一条就是高。最后给学生布置作业:利用家里现有的材料,制作一个手工艺品,其中必须运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

四、教学具体成效总结

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对课堂更感兴趣,课堂参与度也提高了,学习能力也明显提高。课前预习能够对课堂中要学习的内容加以熟悉和思考,培养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中,实行合作交流探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在小组间的观察来及时地解答同学们的疑惑,关注同学们的疑惑点在哪里,关注同学们的交流表现如何。同学们通过小组间以及班级内部的合作交流,想必能够更好地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合作学习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最后,通过课堂末尾的总结和反馈,同学们能够表达自己对于课堂教学感受,也能够对自己仍然疑惑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同学们才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主要的责任就是引导和衔接,将重点知识加以阐释。

五、结束语

总之,“七步四学”教学模式要求一线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认真钻研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以素质教育为主要依据,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该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反思,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蔡淑萍.新课程探究学习教学实例丛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3.

[3]柴改改.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4]韦鸿敏.初中数学“三环七步教学模式”的课例探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夏云和,重庆市,重庆市巫溪县城厢中学校。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