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孙莉莎
音乐剧专业的艺术指导是较为特殊的一种形式。和传统的声乐艺术指导不同,音乐剧专业更为流行,和时代发展联系得更加紧密,百年音乐剧的发展可以看作是一部流行文化的普及史。从历史发展角度而言,音乐剧拥有多个源头,它是经历长时间汇总和融合的产物,更近似音乐戏剧形式。
19世纪中期在法国诞生的轻歌剧,由于其结构短小,音乐风格轻松活泼,题材贴近生活的特点,在欧洲迅速流传开来。同时期,在英国出现了一种被称为“音乐模仿剧”(Musical Burlesques)的音乐戏剧表演。这种表演有些类似于现在流行于网络上的各种搞怪视频,往往拿各种知名歌剧作品“开涮”,以极度喜剧化的形式(有时甚至流于粗俗),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二度演绎。美国同时出现了类似“墨面秀”一类的表演体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音乐剧在与英国音乐剧争锋的过程中逐渐占据了上风。科恩和许多其他的美国作曲家,此时也开始尝试在音乐剧中加入当时流行的音乐元素,比如拉格泰姆和爵士。在这之中,尤以作曲家乔治·格什温的尝试最为知名。他的歌剧《波吉与贝丝》之中,便含有浓重的蓝调以及爵士乐元素。因此,《波吉与贝丝》也常被一些研究者认为应该是一部轻歌剧,或者甚至是音乐剧作品。因为它所使用的音乐语言,已经与传统的歌剧大不相同了。
在不断的变革中,音乐剧的表现形式变得更加通俗易懂,唱、跳、演一体的方式完全深入人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音乐剧与现代音乐更加密不可分,爵士类的现代音乐元素也完全渗透进了演唱与舞蹈的表演方式之中,发声的方法不再仅限于美声,而是大量地融入了流行、摇滚、灵歌等多种唱腔。舞蹈也融入了爵士、踢踏舞等一些非常有特点的舞种,荣获“格莱美奖”的音乐剧电影《爱乐之城》也用爵士乐的魅力再次掀起了浪潮。因此,作为音乐剧艺术指导,我们的责任更重,更需要包容并蓄,了解复杂的现代流行音乐走向和脉络,需要对现代的音乐风格、舞蹈种类、演唱技巧等各方面均有涉猎和了解,才能在教学和演奏中更加准确地去诠释和引导学生。在此,笔者以两个常用剧目中的经典唱段为例,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简述如何理解和准备教学,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对音乐剧艺术指导的职业要求、工作方式有所了解。
以音乐剧《芝加哥》中的“All that Jazz”为例。
故事素材根据穆玲·达拉斯·华金斯(Maurine Dallas Watkins)的话剧《芝加哥》改编,取材于20世纪20年代末芝加哥地区的真实事件。1996年,由约翰·坎德尔(John Kander)作曲,弗雷德·艾伯(Fred Ebb)作词改编成音乐剧。同年,音乐剧《芝加哥》开始在百老汇演出,并大获成功。整部作品描述了贪婪、背叛、暴力等一系列的丑陋人性的真实面目。舞蹈天才鲍伯·佛西(Bob Fosse)更是为这部剧目贡献了最有价值的爵士舞蹈的创作,而最终获得了多项“托尼奖”。
1. 唱 腔
以传统的歌剧规格来讲,这首歌的音域并不是非常的宽广,但是它的最高音对于音质的要求却非常高,这种音色和我们常见的《剧院魅影》或是《小美人鱼》都不是一种风格。由于整个剧目的题材所塑造的主人公是非常张狂、野性,甚至是扭曲的,所以在音色塑造上要追求一种既狂野但是又非常有力量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歌手是很难用传统的演唱方式完全达到这样的角色感。所以在音乐剧里有一种唱腔是最常用也是最实用的,通常叫真声或者胸混(Belting Singing)的唱法。这是一种高音胸腔共鸣的技巧,对于演员本身也是有一些音色要求的,运用合理的元音练习,气息结合胸声的“真混”可以轻轻松松达到有力量的音质。这也属于音乐剧或者流行演唱里混声练习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由于胸混的很大一部分是脱离不开真声,所以从说到唱就更加容易自如地转换。这样的发声方式也可以大大强化演员的戏剧张力。所以我们在处理类似这样的作品时,需要引导和帮助表演者来辨识和挑选演唱的唱腔,作为艺术指导,需要在课上清楚地告诉学生如何找到合适的音色去进行演唱,以及如何体会角色情绪。
2. 节 奏
从这首作品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它和爵士乐息息相关。无论是乐队配置还是舞蹈,都体现出浓烈的爵士乐的特征。乐谱里处处都充斥着大量的切分音,很多乐句的重音也都是在反拍或者后半拍上,而不是常规的传统律动。在课堂上,需要明确地帮助学生分析乐谱,找出重要的节奏转折。例如,第21小节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转折,这里的重音完全是在第二拍上的。
第25小节的八分音符在演奏时的律动也是有着不同的分句和气口,因为作曲者所标识的连线正是他想表达的节奏律动,所以必须严格按照谱例的重音来弹奏,而这些重音便是爵士乐最显著的特点,即第二和第四拍才是它的重心。
更不用说整首歌曲里的那些切分音,比如第7小节的“and all that jazz”这句需要完全贴合着旋律的切分音来演唱,无论是节奏还是语言,它的重点都在爵士乐上,和传统的长音为重音的切分音是完全相反的。
当然以上所述这些细节都是分解的,无论是演员还是音乐演奏者,如果想要更加准确地演绎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都需要对基本的爵士乐语言,尤其是节奏方面有一定的学习和了解,否则同样的乐谱,很有可能就演绎得非常不伦不类(建议读者们浏览伯克利音乐学院Bob stoloff的爵士乐节奏内容作参考)。
以音乐剧《歌舞线上》中得“I can do tha”为例。
1. 音乐情境及人物分析
在音乐剧中,每个角色都会有自己的故事,而音乐便是整个剧目的指引者,任何一个乐器或者任何一个动机都将可能引起我们对后面的剧情的想象。因此,如何充分利用音乐给予的线索来营造戏剧情境是非常重要的。“I can do that”这首歌是主角之一Mike的开场曲,整首歌曲也是以纯爵士的配乐方式呈现。课堂上,首先要分析歌词,然后通过音乐来帮助预设情境。
主角Mike坐在最后一个位置,跃跃欲试希望自己可以第一个做自我介绍,在他的请求下成功了。评委Zach问:“你是怎么开始跳舞的?”Mike回答:“因为是我的姐姐先开始的。我来自意大利的一个大家庭。我的外婆总是喜欢在窗外休闲地靠着一个小枕头。我是家里的第十二个孩子……我是个意外(大家哄笑),那是我姐姐告诉我的。哦,是Rosalie姐姐—就是因为她开始去舞蹈班的。我妈妈每个周六都会带她去上课,也经常带着我。”Zach又问:“你当时多大?”Mike答:“4岁。我非常得意地坐在那里……”而后进入唱段。
在短短的歌曲开始之前的这段台词里,就可以看出Mike是一个非常年轻并且极其可爱的男孩子,他的个性简单但是又非常热情,表达自我的时候也容易“跳戏”,无论是说起外婆还是姐姐都体现出意大利人的温情和直接。从言语中,我们不难看到他对舞蹈的热情及自信,同时他极其放松,渴望立即表现自己的舞蹈才能。这些也在之后的歌词和舞蹈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一段台词其实是至关重要的,不仅让我们快速了解了主角的性格特征,同时也是一种递进的关系,因为在整个自我介绍的后半段他将献上一段精彩的爵士踢踏舞。
同样的,这一谱例中的音乐背景也运用了一些切分音,但是与上例不同的是,这里的处理需要更加惬意,带着流行音乐中常有的那种往后倚靠的感觉(Lay Back)。谱例中的很多跳音都显示出了俏皮的性格,在演奏时,我们不可以弹得过于粘连或者笨重,应该尽量地用音乐呈现出一种放松、自信的状态。歌曲开始前的最后句台词是:“我非常得意地坐在那里……”音乐部分的渐进就像他回到了当年一样。因此整个触键也需要轻盈、随意一些,尽量避开演奏古典钢琴作品的那种过于精致的弹法。
2. 舞蹈与音乐
在第47小节,贝斯低音行走的节奏转换把角色心态展现得非常明显,两句“I can do that”都是在独舞前的情绪积累,所以贝斯低音行走是一个暗示,同样,当我们演奏的时候,重拍仍旧需要做出调整,并且要尽量模仿木贝斯的音色和那种律动。整首歌从说到唱也是极其自然,场景的穿越其实在音乐的节奏律动上也体现得非常明确,拍的铺垫到拍的舞蹈律动,需要演奏者和演员同时做出转换。而大量的切分音与歌词的贴合则完全体现了角色的表现欲,整个音乐的配置也是直接透露出了角色满满的热情,爵士大乐队及铜管和踢踏舞的对话更是让短短几分钟的自我介绍达到一个高潮,虽然钢琴很难做到像大乐队表现出的那种辉煌和绚烂,但是可以在情绪和节奏的重音上做得更加肯定和利落。如果我们想要很快地掌握爵士乐元素比较多的作品,还是需要进行一些节奏与风格上的基础练习。同时,我们也可以教授学生不断地聆听,来感受这样的律动所带来的情境预设(推荐阅读Jerry Coker的《爵士键盘》)。
音乐剧的经典剧目很大一部分都是英文,所以每当演绎的时候,都需要翻译剧本,但是由于语言韵律的不同,在翻译之后语言速度多少都会和作曲家的原谱有所出入。所以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需要仔细校正剧本台词,并且根据翻译的台词在原谱上做一定的调整甚至是编配。所以无论是从乐曲的结构方面还是和声方面,这种能力和敏感度都是需要提高的,只有做合适的修改和编配才不会破坏原剧目合理的安排。
现在还有一些原创的甚至是流行的歌曲,也都需要艺术指导在最短的时间内可以立即演奏,但是有可能原曲的和声过于传统或者简单,甚至有一些仅仅给出一条旋律。如何应对这样的情况?其实也是可以提前练习和准备的,但是学会快速的阅读和声谱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举一个关于Em7/A7/D7/Gmaj7的小例子。
当看到这样的和声标记,传统的读谱方式会让人感到手足无措,其实这是一种爵士的和声记谱法,从大和弦到小和弦都有着自己的缩写方式,那么在学习之后我们就可以迅速在键盘上有了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排列方式,以上的四个和弦就是E小七—A属七—D属七—G大七,而同时可以在这些和弦基础上根据旋律来添加色彩音,这样所弹奏出的和声就会非常的饱满并且美妙。这样的一个技能在现代音乐的运用上是非常必要的。哪怕是在已有的音乐剧的乐曲里,也可以尽量地去改编,以贴合乐队所表达出的那种丰满感。
以上几点是我从业以来积累的一点儿小小心得,这与学习传统古典音乐作品的经历完全不同,我们需要从新的视角看演奏,以及音色的处理,做一名音乐剧艺术指导,其实并不是一件易事。音乐剧有别于传统的歌剧,我们不再仅仅是按谱照弹,需要拥有更全面的能力。由于音乐剧是和现代音乐不可分割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演奏者和教学者,我们必须不断地拓展风格,提高敏感度,同时还要具备创造力。相信我们将从这份工作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