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 刊
2019年11月1至4日,“第四届全国钢琴教学研讨会”在苏州成功举办。本届研讨会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主办、《钢琴艺术》杂志承办、苏州大学音乐学院协办,研讨会用琴由雅马哈乐器音响(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提供。本次研讨会以“辉煌七十年—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系列回顾活动、钢琴重奏教学研究和教学法”作为主题。来自国内外数位著名钢琴家、音乐理论家,以及三百多名与会老师齐聚一堂,共同交流学习。研讨会开幕前夜,苏州大学音乐学院的多位教师登台演奏,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开幕音乐会。
喜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本届以“辉煌七十年”为主题的研讨会自始至终贯穿着浓郁深厚的中国气韵。活动伊始,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梁茂春就举办了题为“光辉七十年,艰辛钢琴路”的主题学术讲座。梁茂春老师首先回顾了1949年之前的中国钢琴音乐的“昨天”,为大家介绍了中国钢琴音乐最初的“萌芽”。随后,他详细钩沉了1949年以来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几大高潮,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1949至1965年、1966至1976年和改革开放以来。梁茂春老师就每一阶段的亮点和特色分别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列举出了陈培勋、汪立三、林海、梁雷等具有代表性的钢琴作曲家范例,并随之展示音响和老照片,十分生动。讲座中,储望华老师不时拿过话筒,对讲座中涉及的话题进行补充。最后,梁茂春老师提出,钢琴不是工具,而是一种无为而为、指向心灵的东西,能够完善一个人的灵魂和人格。他希望中国音乐家要用钢琴“说中国话”、表现中国人的心灵,只有如此,钢琴才能真正成为中国的“民族乐器”。
旅澳华人作曲家和钢琴家、钢琴协奏曲《黄河》主要执笔人之一的储望华老师讲述了自己“钢琴作品中国风格探索60年”。在讲座的开始阶段,储望华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虽然他早年上学时主修的是钢琴专业,但那时他已怀揣着音乐创作的鲲鹏之志:“我虽然人不在作曲系,但一定坚持作曲。”当他坐到钢琴前,一边随手弹奏着自己创作的《隔江相望》《筝箫吟》《二泉映月》等乐曲,一边追述创作的始末和细节时,让人不禁感动。他说,在这些作品中,自己并不把视阈局限在某些具体的情景,而是想表达广义的华夏人文情怀。他向大家讲解演奏这些作品需要注意的技术问题,如踏板要用在节奏的主干音旋律上等。他还介绍自己创作时,格外喜欢双音二度装饰音和宽大的音区,并建议大家可以在即兴演奏时参考这些手法。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教授邹翔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中国当代原创钢琴音乐”讲座音乐会。本场讲座的三个关键词是“中国”“当代”“原创”。讲座开始,邹翔老师首先就什么是中国风格、当代风格和原创进行了辨析。他认为,中国风格、当代风格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很难成为某种有具体指涉的风格概念,而是十分宽泛的地域概念和时代概念。而原创,不仅是指自己创作的作品,更是指具有原创性的个人语言,当今时代亟需真正具有个性化、原创性的音乐。随后,他详细为大家梳理了音乐由调性走向无调性的历史发展轨迹,辨析了多位具有代表性的现当代作曲家的音乐风格,并强调今天的钢琴家应该用当代思维去面对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在演奏阶段,邹翔老师分别精彩献演了周龙的《敦煌幻想》、叶小纲的《纳木错》和高平的《“浮影”第一奏鸣曲》,并对照乐谱就这些作品进行解读。最后,他呼吁广大钢琴教师将眼界放高放远,更加注重个人的不断学习和演奏实践。
讲座首日晚,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江晨举行了“中国钢琴作品独奏音乐会”。当晚的曲目以王建中的作品为核心,同时包含了江明惇、朱践耳、陈培勋、桑桐等对中国钢琴音乐有着重要贡献的作曲家的作品。音乐会以《春江花月夜》开场,以《百鸟朝凤》结束,自始至终贯彻着浓郁的中国风味,引领学员徜徉漫步在中国钢琴音乐七十年的美丽长廊之中。
高度的务实性是本届研讨会的另一个鲜明特色。多位专家围绕着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钢琴研究院副院长王雁举办了题为“钢琴基础教学精要”的讲座。她分享了自己,以及几位比较有代表性学生的成长经历。通过这些成功的教学案例,引导在场的各位老师重新思考基础训练在学生早期习琴阶段的重要性。她认为,基础训练十分重要,如果缺失了扎实的早期基础训练,后天会很难弥补。此外,作为钢琴教师,还应在教学过程中尽早给学生建立立体而有层次的声音概念,使其明白主调和复调织体的区别,理解谱面上不同声部线条之间的关系。思考、感悟、实践、探索,是习琴过程中缺一不可的重要过程,只有不断在打下牢固基础的前提下重视各个环节的培养,才有可能引导学生最终超越自己,达到更高的目标。
著名作曲家崔世光举行了题为“《刘天华即兴曲三首》的音乐表现和技巧要点”的讲座。讲座开始,他介绍了自己在国外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以及作为一名中国音乐家和中国钢琴音乐的传播者,他从西方音乐文化中得到了哪些启发。随后,崔世光老师为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生何婧夷讲授公开大师课。何婧夷首先演奏的是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册)中的《C大调前奏曲》和《c小调前奏曲》。在对这一部分的讲解中,崔世光老师认为,巴赫的音乐虽然是为古钢琴而写的,但他的头脑中实际上早已有了对后人演奏钢琴的音乐想象,并通过和声开放与密集的变化暗示出来,因此我们在弹奏的时候可以更多注意力度的变化。在对《刘天华即兴曲三首》的讲解中,崔世光老师提出了四个踏板概念,分别是“旋律踏板”“和声踏板”“节奏踏板”“特殊音效踏板”。他认为踏板的表现可能性非常大,根据不同的音乐形态,可采用不同类型的踏板,让音乐得到更好、更准确的表达。他还特别强调,钢琴技巧的核心不在于运动,而在于放松,弹琴的常态应当是松弛的,只有在练习的时候充分让自己放松,手指才能跑得动、弹得响。讲座最后的互动环节,多名学员就巴赫作品的诠释等问题与崔世光进行了进一步的现场交流。
星海音乐学院附中钢琴学科副主任孙鹏杰举行了题为“常用肖邦练习曲的教学”的讲座。讲座开始,孙鹏杰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进入肖邦练习曲之前需要进行的三项准备:其一,要做好音阶、琶音、和弦、八度等基本功的训练;其二,要学习克拉莫、海勒、克列门蒂、莫什科夫斯基等预备练习曲;其三,要选择一个较好的肖邦练习曲乐谱版本。随后,他将肖邦的全部练习曲按难度分为了初级、中级、高级,给出了他个人建议的学习顺序。他坐在钢琴前,从作品25之3开始,对照乐谱为大家详细讲解了肖邦每一首练习曲的教学要点,中间不断提示练琴的窍门,并讲解了许多常见的记谱细节问题。例如,他认为肖邦不写踏板的地方不一定不用踏板,而是指相应的位置要格外注重音乐的清晰性;再如,他认为在肖邦的音乐里,写“重音”的地方常常不是真正的重音,而是代表音的保持性。讲座最后,他为大家介绍了肖邦练习曲多个不同版本的录音特点。孙鹏杰老师的讲座长达四个小时,风趣幽默、细致实用,为广大学员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和往届研讨会一样,本次活动依然邀请了在国际上卓有名望的钢琴教育家,分享当前国际前沿的教学理念。任教于苏州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系的俄罗斯钢琴家安吉拉·齐拉乾举行了题为 “艺术形象在俄罗斯钢琴教学中的作用”的讲座。讲座以关键词“艺术形象”(Artistic Imagery)展开,她认为,在以前的钢琴教学中,技巧训练与音乐的感知想象常常是相互分离的。更好的教学方式,应吸取心理学的理论,如在弹一首作品之前,首先要引导学生通过“艺术形象”对音乐进行想象,形成清晰的演奏预期,这不仅是指音乐感知方面,而且也包括纯粹的技巧方面,应让学生对技术难点提前有全局的了解和掌控,不再感到畏惧。讲座中,安吉拉还为大家勾勒了钢琴教学法的发展历史和前沿理论,并向大家推荐了值得进一步阅读的钢琴教学著作。
匈牙利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及德国魏玛李斯特音乐学院教授巴拉兹·佐科莱依是去年获得“利兹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的四川青年钢琴家王心源的老师。来自江苏、四川等地的四位学员上台演奏了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作品23)、《A大调波兰舞曲》(作品40之1)和《升f小调波兰舞曲》(作品44)等作品。佐科莱依不仅就学员演奏当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指导,还引导大家思考如何读谱,如何叙事,如何理解和声的意义。除了亲自示范之外,他还不时用手指挥或哼唱旋律。他风趣地说:“一个音还不是音乐,两个音就是音乐了,我的任务就是告诉大家两个音之间可以做点儿什么。”细致入微而又生动有趣的讲解,使大家获益良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参加大师课的学员课后用“严谨的框架内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来形容佐科莱依的钢琴教学风格。大师课前,他还与王雁、王心源进行了题为“中西钢琴教学之对话”的对谈,探讨了中国和欧洲钢琴教学中的共性问题。研讨会次日晚,佐科莱依和王心源举办了师生音乐会,演奏了舒伯特、李斯特、勃拉姆斯和德沃夏克的乐曲。
来自日本桐朋学园大学钢琴系的中井恒仁、武田美和子夫妇是日本著名的钢琴重奏组合。他们应活动之邀,首次来到中国,分别讲授了四手联弹和钢琴二重奏的奥义。上半场的主题是四手联弹,中井恒仁提出在钢琴重奏中,最核心的是两个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夫妇二人以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创作的《伏尔塔瓦河》为例,一边示范,一边讲解。他们十分强调音乐的意象与性格,并引导大家在演奏时想象音乐所要表现的场景和管弦乐队中的不同音色。此外,还就两人弹一架钢琴时常遇到的诸如由谁来踩踏板等细节问题进行了讨论。下半场的主题是钢琴二重奏。他们首先指出演奏二重奏前钢琴的准备和摆放等注意事项,说明其对演奏的重要性,并演奏了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第一乐章的呈示部,通过示范,引导大家关注两架钢琴之间的对话及声音的融合。
研讨会第三日晚,两人一起举办专场音乐会,献演了莫扎特、贝多芬、肖邦和日本的音乐作品。
本届研讨会期间,共有三十个省市的近百所高校的老师们参加到活动中来。苏州大学为本届活动提供全面的硬件支持,保障了研讨会在良好的环境下顺利进行。继上海、厦门、昆明之后,钢琴音乐的种子又播撒在了古老、美丽的姑苏城。为期四天的“第四届全国钢琴教学研讨会”圆满落下了帷幕,但中国钢琴创作、教学和演奏的征程却正蓬勃昂扬地前行着。薪火相传七十年,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下,我们相信,中国钢琴音乐的明天一定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