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核心能力视角下的民办高职数学课程改革

2019-04-01 06:40张福珍刘以宁
职业时空 2019年1期
关键词:民办高职职业核心能力高等数学

张福珍 刘以宁

摘要:加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时代的召唤,也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承担着服务专业、培养学生基础素质、提高数学素养的根本任务。文章从职业核心能力的视角审视高职数学课程的定位,探讨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编写、课程考核等方面的改革,以期更好地发挥高等数学的工具与文化价值。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 民办高职; 高等数学

一、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目标是培养职业能力。人的职业能力可以分为三类: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1] 职业特定能力是每一种具体职业岗位上的能力,适应面窄;行业通用能力是适用于相近工作领域的一种能力,这类工作岗位通常由相同知识模块和技能模块组成;职业核心能力是人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一种通用能力,能适应不同职业,且是一种伴随人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 职业核心能力一般包括数字应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与人交流合作能力、自学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2]通过研究发现,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特定能力与行业通用能力养成与发展的基础,且随人的学习内容、工作岗位、生活环境变化而可迁移,由此可见,该职业核心能力能为人提供最广泛的从业能力,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和广泛的可迁移性,对人的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1]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职教育也不例外。随着现代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开启,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职业岗位的变动,激烈的社会竞争态势,仅凭一技之长已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特定能力与行业通用能力,还要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从关注技术技能层面向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向转变,这不仅是时代的召唤,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二、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有助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新目标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高素质”可理解为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既要按照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和要求进行,还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关注学生就业和今后发展的需要,即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3]“技术技能人才”即培养掌握技术并会应用操作的人才,不仅会而且懂,知行合一,能够持续发展,也就是说培养学生掌握相应工作岗位技术技能的同时,并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4]从高职培养目标的解析看,德、操、技、行的培养都需要职业核心能力作支撑。

三、从职业核心能力的视角透析高职数学课程改革

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落脚点,课程建设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高等数学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数学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宣言中指出“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是理解世界及其发展的一把主要钥匙”。随着注册入学的实行,民办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高职数学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亟需进行改革。高等数学课程是各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数学课程,下面从职业核心能力的视角审视高等数学课程改革。

(一)厘清高等数学课程定位

高等数学是依据高职工程类、机电类、经管类等专业建设需要而开设的一门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技术技能奠定基础。数学是思维的智力体操,通过学习能够增强思维的本领,提高抽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了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智能化信息化时代,数学与科学技术结合日益紧密深入,数学也必然是高职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今后持续深造发展、转岗就业的基础。为此高等数学课程的定位为:高职院校工程类、经济管理类等专业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通过学习一方面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技术技能做准备,二是培养数学素养,增强综合素质,为提高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服务,三为适应现代生活、转岗就业、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习数学服务专业可视为数学的工具价值,旨在培养职业特定能力和职业通用能力;数学教学的实施,学生习得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意识与习惯,在此过程中提升数学素养,奠定持续发展的基础可视为数学的文化价值,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可见,高等数学在高职院校中需要发挥好两方面的作用:工具价值和文化价值,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发挥好数学的文化价值。

(二)优化高等数学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我们遵循以下三原则: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结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工作需要的知识和能力;[6]学生今后持续发展与转岗就业的需要。高等数学课程具体教学内容见表1。

(三)调整教学要求,修订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教学不仅传授具体的数学知识,还应向学生介绍其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这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載体。国内知名学府清华、北大、复旦、南大等面向文科生开设高等数学,重在向学生普及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体现了开设数学课程的本质特点与要求。许多数学教育家都发现,学生毕业后如果从事的工作与数学联系不甚紧密,那么他们上学期间所学到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计算方法等具体知识可能都用不上,甚至忘却,而所学习领悟到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思维、数学精神、思考问题的着眼点等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身。

鉴于此,课程标准的修订方向可确定为,结合专业建设需要和民办高职学生实际,降低计算技巧性与繁难度的要求,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常用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掌握与应用,删去学生难以理解、今后用的少、与专业关联不大的内容,突出数学的应用。 [7]这样处理突出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旨在增强高职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四)改革教学方法

多数高职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畏惧数学、厌学弃学较普遍,如何组织教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体验成功中培育兴趣提高自信?显然过份严谨呆板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合高职教育实际。依据教学规律与民办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宜采用下列方式处理数学中的概念、定理、计算、应用等内容。对于概念教学采用“说概念”的方式处理,用学生容易接受的通俗语言诠释实质,指出概念的来源及其应用,适当介绍产生的社会背景;对于定理公式教学采用“析定理”的方式处理,着重分析定理公式的结构,指出使用的条件,重点介绍如何应用定理公式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对于数学方法采用“明方法”的方式处理,对常用的数学方法剖析其蕴含的数学思想,归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指明问题解决的方法;对于数学应用采取“强应用”的方式处理,通过各种课内外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进行练习,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学意识和能力。[7]

在讲授具体内容时融入数学文化,通过数学文化潜意识影响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发展理性思维。从传统文化视角分析处理高职数学教学内容,融入数学文化教育,还数学自然发展规律与应用,明显降低学习难度,符合当前高职教育实际,符合时代要求,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教学有法”是指不同学科的教学都有规律可循;所谓“教无定法”是指在具体的教学中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万能方法,一切都要因时利导,因才施教,因地制宜,才能达到教的目标和学的目的;“贵在得法”是指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象不同,方法不同,结果肯定不同,达到最好效果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找到最好的方法才是得法。对于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环境灵活采用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学得知识,体验成功,提高学习兴趣就是好方法。

(五)教材改革

教材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资料。民办高职学生数学基础薄弱,抽象思维能力差,普遍学习习惯不良,部分学生连常见的函数名称都叫不出。结合当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需要和学生的特点,教材编写应往以下几方面努力。

1.力求通俗易懂,符合高职学生认知规律,即降低教材的起点,对于重要概念、常用数学思想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叙述,阐述实质。

2.精炼内容,科学通俗实用,即保留微积分的基本框架和知识系统,删去繁难和技巧性强的计算题、定理证明和与专业关联不大的实际问题等,增加专业建設需要的模块内容。

3.例题习题力图自成体系,难易度明显,呈梯子型分布,方便教师选用组织教学,便于学生分层练习、自主学习,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

4.突出数学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与习惯。

5.融入现代化信息技术,走向立体化。借助大数据、云平台等移动互联网技术,依据情景化、形象化、动态化、直观化教学需求构建资源,融入教材,方便教师学生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交流。

(六)考核评价改革

评价方式的变革是伴随教学思想变化而进行的一种活动。为此,我们应参照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改革等采取教师学生容易接受、符合民办高职教学实际的方式方法,如开卷+闭卷、开一页、口答+笔试、课程学习小结+考试等形式,对课程内容和教学实施效果进行价值评判。科学合理地考评不但检验教与学的成效,还能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思想、研究教学、改进教学、调节教学活动,督促学生学习,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自学意识和能力,也能检验教学改革的成效。[8]因此,课程考核评价是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

参考文献:

[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核心能力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组编.职业方法能力训练手册.中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

[2]  童山东.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60-68.

[3]  瞿振元.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素质教育思想的丰富内涵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J].重庆高教研究,2014,(7):1-3.

[4]  王继平. 新形势下我国职业教育的十大突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6):5-7.

[5]  高文,徐斌艳. 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01—302.

[6]  李连喜,谢世伟.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定位与教学目标[J]. 教育与职业,2013,(20):123-124.

[7]  张福珍. 注册入学后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以九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江苏教育,2014,(12):64-65.

[8]  张福珍,刘以宁.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考试改革探索与实践[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18):24-25.

猜你喜欢
民办高职职业核心能力高等数学
对民办高职质量工程内涵建设的建议
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社团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浅议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管理学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民办高职院校校内考务管理工作实践与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