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检验心肌酶谱检测的临床分析

2019-04-01 07:19李雄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6期
关键词:心肌细胞心肌梗死心肌

李雄伟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 464000

心肌酶属于酶类物质,存在与人体心肌细胞中,对心肌细胞的代谢具有催化作用,能调节患者心肌细胞的生理活动。故当患者心脏功能发生异常情况时,心肌细胞便会遭到破坏甚至坏死,继而导致心肌酶释放至血液循环中,导致临床各项指标发生异常变化。对此,临床上通常采用心肌酶谱检测来衡量患者心肌细胞的缺损程度或坏死程度。而心肌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五种[1]。当心肌细胞发生异常情况时,上述物质浓度则逐渐上升。而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疗效的关键,常规的检测效果并不理想,易导致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当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时,其心肌酶的入血量则呈增高的趋势发展,继而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2]。为进一步探讨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则将本院收治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检测数据与健康人群进行比较,并观察治疗前后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酶谱的检测结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本院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其设为观察组。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27~75岁,平均年龄(53.20±2.41)岁。并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8例健康人群(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26~76岁,平均年龄(54.14±2.30)岁。本文所选取的对象均接受本次的研究调查。且观察组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排除有精神疾病者、药物过敏者、恶性肿瘤者、肝肾等重要器脏疾病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对两组观察对象进行心肌酶谱检测:使用心肌酶检测仪器(日本日立公司制造的7180型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进行检验,在观察组患者病发前收取患者3ml的肘部静脉血液,并将其血清完全分离后对各项心肌酶检测指标进行记录;对照组患者则在早晨未进食前抽取肘部的静脉血液(3ml),并将其分离后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观察对象心肌酶谱的检测结果,即AST、LDH、CK-MB、CK及α-HBD。并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心肌酶谱的检测结果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肌酶谱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各项心肌酶谱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检测结果比较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各项心肌酶谱检测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见表2。

表1 两组心肌酶谱检测结果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3 讨论

由人体心肌细胞产生并释放在血液中的物质称之为心肌酶。细胞酶存在于心肌细胞中,并在机体各项的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对患者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对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以往临床上常采用肌钙蛋白检测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诊断方式,但由于检测仪器等临床因素,该检测方式未得到广泛的应用[1]。加之,该检测方式的检测费用较高,故不适用于基层医院的检测。而AST、LDH、CK-MB、CK及α-HBD是心肌酶的主要酶类物质。当患者的心肌细胞遭到破坏或坏死时,上述各项酶类物质则被释放至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继而提高其浓度。通常情况下,临床衡量患者心肌细胞的损坏程度则主要通过对心肌酶的酶类物质,即AST、LDH、CK-MB、CK、α-HBD的水平进行检测,继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早期,且其心肌未出现大面积的坏死时,则能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液,对心肌酶CK的情况进行准确检测。在急诊科中,心肌梗死较为常见,故CK在早期诊断与治疗心肌梗死中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的发病时间均在3~8h内,而CK水平在此期间则显著升高,在10~36h内水平达到最高值,而在经过72~80h后其水平便会恢复正常。为此,当患者未出现大面积的心肌损害时,则能通过对CK的检测观察与了解患者心肌酶的变化[3]。为此,CK被作为早期使用心肌酶谱检测心肌梗死患者最敏感的指标。CK-MB存在于患者的心肌,在心肌损伤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作为心肌损伤的重要检测标志物。而CK-MB在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发病中具有较高的浓度,在12~36h其水平可达到最高值。为此,CK-MB可作为心肌酶谱检测的重要标志物,能准确及判断患者心肌损伤的面积及程度,能为患者的抢救时间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α-HBD在急性心肌梗死中具有较高的活性,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初期,α-HBD水平明显上升,故可作为心肌酶谱检测的标志之一。而由于酶类物质的特殊性,在同样的环境中存在不同的稳定性。在对患者采取血液标本后,应及时送至检测室进行检验,继而降低检测的误差[4]。对此,可说明将心肌酶谱检测纳入急诊的检测项目是早期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的必然趋势。

表2 观察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检测结果

注:与治疗前相比,bP<0.05。

本文结果显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肌酶谱检测,并与正常人群的检测结果作对比,发现,观察组各项心肌酶谱检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酶谱检测水平有所降低。故可进一步说明,在急诊中将心肌酶谱检测作为检测项目对早期诊断与治疗心肌梗死等临床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心肌细胞心肌梗死心肌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活血解毒方对缺氧/复氧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冠心舒通胶囊对心肌细胞Ca2+ -CaM-CaMPK Ⅱ δ信号系统的影响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槲皮素通过抑制蛋白酶体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肥大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