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成分库中结肠癌BRAFV600E抑制剂的筛选

2019-04-01 11:20张欢欢毛诗莹余陈欢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突变型划痕结肠癌

张欢欢,方 杰,毛诗莹,杨 扬,谢 珲,余陈欢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浙江省实验动物与安全性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13)

BRAFV600E突变,即BRAF蛋白产物第600位的缬氨酸(V)被谷氨酸(E)替代,持续性激活下游MAPK信号通路,使细胞增殖异常,进而引发肿瘤[1]。该突变首先在黑色素瘤中被发现,且呈高频率突变的状态,目前已经成为黑色素瘤的治疗靶标[2]。然而,约10%结肠癌也存在BRAFV600E突变[3],但由于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远远高于黑色素瘤,因而开发治疗结肠癌BRAFV600E突变的靶向药物更具有临床价值和经济效益。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威罗菲尼、达拉菲尼等BRAFV600E抑制剂,能够有效治疗80%以上BRAFV600E突变型黑色素瘤[4],但是对BRAFV600E突变型结肠癌的抑制效果却不足5%[5]。近年来,BRAFV600E突变型结肠癌作为一种独特的生物样本,因其难以进行标准的化疗治疗和严重的不良预后[6],已成为目前结肠癌治疗的重点。本研究通过慢病毒载体感染构建BRAFV600E稳定表达的CT26细胞稳转株,用于评价中药化学成分库中筛选所得的BRAFV600E高亲和小分子抑制剂的体外抑癌活性,为中药治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为开发高效抑制BRAFV600E突变型结肠癌的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细胞株与试剂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株,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保存。RPMI 1640培养基(BBI);胎牛血清(Hyclone);BRAFV600E慢病毒(PPL);中药单体化合物库(TargetMol);MTT(Sigma);抗体BRAFV600E(26039,NewEast Biosciences);MEK(4694S)、p-MEK(9154S)、p-ERK(4370S)抗体,均购自CST公司;ERK(16443-1-AP)、β-actin一抗(60008-1-Ig),均购自Proteintech公司;蛋白marker(上海翊圣)。

1.2仪器CO2培养箱(Eppendorf);荧光倒置显微镜(ZEISS);多功能酶标仪(MD);流式细胞仪(BD公司);电泳仪及转膜仪(Bio-Rad);化学发光分析仪(Linex)。

1.3细胞培养及分组CT26细胞置于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 培养基中,在37 ℃、5% CO2培养箱培养,2~3 d传代1次。设计引物扩增含CT26细胞对应人BRAFV600位点的序列,并进行测序。

1.4BRAFV600E慢病毒感染CT26细胞取对数生长期CT26细胞,接种于6孔板,待细胞生长到汇合度为50%时,更换为1 mL新鲜培养基,将60 μL病毒滴度>1011PFU·L-1的BRAFV600E慢病毒与4 μL聚凝胺(Polybrene)预混后加到培养基,37 ℃、5% CO2培养条件下继续培养48 h,加入4 mg·L-1嘌呤霉素筛选1周,获得BRAFV600ECT26稳转株。

1.5细胞增殖检测细胞接种于96孔板,每孔5 000个,每组处理6个复孔,分别在d 1、2、3每孔加入5 g·L-1MTT 20 μL,继续培养4 h。弃旧液,每孔加入150 μL二甲基亚砜,避光放置30 min,至紫色结晶完全溶解。多功能酶标仪在490 nm处测量吸光值。

1.6细胞划痕实验取两组对数生长期细胞接种于6孔板,待细胞汇合度为90%,用灭菌枪头在孔板底部单层细胞的中央划出一划痕,PBS洗去死细胞后,显微镜下拍照,并于24 h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并拍照。ImageJ软件计算各组0 h和24 h划痕面积,计算划痕愈合率,愈合率=(0 h划痕面积-24 h划痕面积)/0 h划痕面积×100%。

1.7Westernblot检测BRAFV600E细胞MEK/ERK通路蛋白分别收集BRAF野生型组、BRAFV600E突变型组对数生长期细胞,RIPA裂解,蛋白定量后,取等量进行SDS-PAGE,转移到PVDF膜上,孵育一抗、二抗,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各组BRAFV600E、MEK、p-MEK、ERK、p-ERK的蛋白变化,以β-actin为内参。MTT确定特异性抑制BRAFV600ECT26细胞的药物组,药物处理48 h以同上的方法检测BRAFV600E表达。

1.8中药单体化合物筛选利用Discovery Studio 4.0软件(DS),将Targetmol中药单体化合物数据库中的3万个天然产物与BRAFV600E蛋白对接,进行计算机虚拟筛选,总能量越低,亲和度越高,以此确定候选化合物,并将排分靠前的10个化合物分别进行体外活性验证,观察其对BRAF野生型和BRAFV600E突变型细胞的抑制作用。将细胞分为CT26 野生型对照组、BRAFV600E组,接种对数生长期细胞于96孔板,每孔5000个细胞,12 h后加入高、中、低浓度候选化合物,继续培养 48 h后,进行MTT检测。药物抑制率=(1-药物处理组OD/未加药物对照组平均OD)×100%。

2 结果

2.1BRAFV600E对CT26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前期测序结果显示,CT26细胞的BRAF基因为野生型(数据未给出)。BRAFV600E慢病毒感染CT26细胞,并经嘌呤霉素1周筛选,获得BRAFV600ECT26稳转株。Fig 1的MTT检测结果显示,在d 2、3,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BRAFV600ECT26细胞相比野生型CT26细胞增殖速度更快,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Fig 2的划痕实验结果表明,BRAFV600ECT26组24 h后划痕愈合能力明显强于野生型CT26组,量化愈合率有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说明,BRAFV600E能够促进CT26细胞增殖和迁移。

2.2BRAFV600E对CT26细胞MEK/ERK通路的影响Fig 3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RAFV600ECT26组高表达BRAFV600E蛋白,而野生型CT26组则无表达;与野生型CT26组相比,BRAFV600ECT26组p-MEK蛋白表达上调,但总MEK和ERK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Fig 1 Effect of BRAFV600E on CT26 cell n=6)

*P<0.05vswild group

Fig 2 Effect of BRAFV600E on CT26 cell migration n=3)

A: The result of wound healing(×50); B: Quantization of wound healing rate.*P<0.05vswild group.

2.3特异性抑制BRAFV600ECT26细胞中药单体化合物筛选如Tab 1所示,DS初筛得到18种与BRAFV600E具有高亲和性的候选中药单体化合物。采用MTT法,分别检测18种化合物对BRAFV600ECT26组和野生型CT26组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Fig 4结果显示,给药48 h后,低、中剂量芦荟素、安格洛苷C和杯苋甾酮对BRAFV600E组细胞增殖抑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在高剂量给药浓度下,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宝藿苷I(baohuoside I)、地奥司明(diosmin)和朝霍定C(epimedin C)对两组细胞增殖均有抑制效果,并随药物浓度升高,抑制率逐渐增加,但两组细胞的抑制率差异无显著性。其他药物对两组细胞均无明显抑制效果(数据未给出)。同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Fig 4),药物作用48 h后,随着芦荟素、安格洛苷C和杯苋甾酮浓度的增加,细胞中BRAFV600E蛋白表达逐渐降低。

Fig 3 Effect of BRAFV600E on MEK/ERK pathway in CT26 cells

Tab 1 High BRAFV600E affinity monomers screened by DS

VDW: Van der Waals force; Hbond: Hydrogen bonds; Elec: Electric charge.

Fig4Inhibitoryeffectofcompoundsfrom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nBRAFV600ECT26cells

3 讨论

BRAFV600E突变型结肠癌常见于近端结肠,分化较差,且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相关,原发肿瘤体积较大,化疗的缓解率和临床获益都较低[7]。研究表明,BRAFV600E突变能够持续激活MEK/ERK通路,并使癌细胞具有较高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此外,相对于黑色素瘤细胞,结肠癌细胞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活化水平更高;接受BRAF抑制剂处理后,可导致MAPK通路的再度激活,进而使其对BRAF抑制剂产生耐药[8]。因此,针对BRAFV600E突变型结肠癌,常采用联合用药的策略,抑制EGFR-RAS-BRAF-MEK-ERK通路的激活[9],如采用双药联用,同时抑制EGFR/BRAF或者BRAF/MEK;或三药联用,抑制EGFR/BRAF/MEK[10]。但是这些靶向药物常常毒副作用较强,成分较高,且疗效甚微[11],因此,研发新型的抗结肠癌BRAFV600E抑制剂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中药及天然药物中的小分子化合物因其毒副作用小、作用广泛等特点,是寻找治疗结肠癌药物的重要来源[12-14]。已有报道证实,某些中药成分能调控结肠癌细胞增殖[15],但针对BRAFV600E突变型结肠癌的中药单体化合物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计算机虚拟筛选并结合体外细胞实验发现,与野生型CT26组相比,芦荟素、安格洛苷C和杯苋甾酮对BRAFV600ECT26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在低、中剂量给药浓度下,对BRAFV600ECT26细胞抑制率在40%左右;且对野生型CT26细胞几乎没有抑制效果,提示这3种中药单体化合物可能是结肠癌BRAFV600E的特异性抑制剂;而宝藿苷I、地奥司明和朝霍定C对野生型和突变型CT26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且两组间抑制率差异无显著性,提示其存在着其他机制发挥抑癌作用。同时,Western blot结果也显示,药物作用48 h后,随着芦荟素、安格洛苷C和杯苋甾酮浓度的增加,细胞中BRAFV600E蛋白表达逐渐降低,进一步证明了3种化合物对BRAFV600E突变型CT26结肠癌细胞具有特异性抑制效果,但其药效机制及成药性仍需进一步通过体内、外实验证明。

猜你喜欢
突变型划痕结肠癌
富马酸卢帕他定治疗皮肤划痕症的疗效观察
纯合和复合杂合点突变型α地中海贫血的血液学特征分析
MRI征象鉴别IDH-1突变型与野生型较低级别胶质瘤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横结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基于微观划痕的疲劳强度预测
冰上芭蕾等
结肠内支架联合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在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中的短期及中期疗效分析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BRCA1/2突变型乳腺癌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