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娟
摘要:都说“教师当有教育情怀”。以前我的理解就是“一个不完美的大孩子领着一群不完美的小孩子一起成长、一起追求完美的过程”。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班主任则是一位懂教育的妈妈。不可否认,我很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在感受到三年级的孩子天真、可爱、活泼的同时,我也发现了他们身上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的孩子性格十分内向、自卑、懦弱、倔强;有的独立性差、自我、喜欢打闹、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怎么做呢?众所周知,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 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心灵)和社会生活整体的健康。所以,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创伤,更是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有道德。而这里的心理健康是当今社会、家庭,乃至学校最容易忽视的一点,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必须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建设。
所以,我的方法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这学期指引我的教育理論。第二部分是本学期我的教育实践成效。
关键词:家校共育 教育情怀 教育实践
一、指引我的教育理论
首先,我结合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对三年3班的学生做了一个数据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学生认知发展的差异 ;学生人格发展的差异;学生差异性的分析 。
三年3班的学生的年龄主要在(8-10)岁。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三年3班的学生的认知发展处于第3个“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思维”。其次,关于学生人格(个性)发展差异,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6-11岁的孩子处于“勤奋感VS自卑感”→任务:培养勤奋感 。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课程,就会获得勤奋感,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中充满信心,否则会产生自卑;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即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术和智慧。
根据三年3班32位学生的人格发展分析,有2位孩子是自卑感大于勤奋感,也就是说在同龄的孩子里,“能力”有所欠缺 。再者,分析学生的差异,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我们知道,学生间的差异主要是:认知差异:分为智能差异即认知能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认知差异: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主要分为(场独型与场依存型、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性格差异:对于性格差异,我们主要研究影响其形成的因素分别是外因影响和内因(决定性) 。外因起影响的作用,分别有:社会社区、家庭、学校;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分别是:遗传基因、个体的自我意识。
从三年3班32位学生的“性格影响因素”分析中,我们得出: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有5位;离异家庭有6位;家庭完整有10位;书香家庭有11位。
从三年3班32位学生的:“认知差异”分析中,我们分析得出:
场独立型:27位、场依存型:5位;
沉思型:15位、冲动型:17位;
辐合型:25位、发散型:7位。
以上就是指引我的教育理论和所面临的客观实际情况,哲学上认为,科学的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第二部分就是本学期我的教育实践成效。一手抓孩子的心灵建设+一手抓取得家长的信任、支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我的做法主要有三个方面:
二、教育实践:
1.智取家长——“教育不是不管”
案例:“黄妈妈和她的孩子”
黄同学,只要是三年段的老师都会认识这个孩子,她是典型的特殊人才。有轻微的自闭症。自一年级入学至今,学习、生活全部是由妈妈、老师、同学包办。对于这样的孩子其实是轻松的,就是按部就班、照往常让同学、老师代劳。记得第一次开布集会“自我介绍”,当我叫到“黄同学”时,几乎全班都说;“蔡老师,黄同学是傻子、不正常、老师不管她的、不用考试的…”各种声音,我随即严厉地教育了全班,从此不允许给任何人贴标签,不论你以前是优秀还是顽皮,此刻你们所有人都是一张白纸。可能是这点举动触动到了黄同学,这个从不与人说话的孩子,会跑来跟我聊天说别人都觉得她不正常,所以我不愿意和他们一起;会主动与人相处,有一次同年段的老师跑来告诉我:“你们班黄同学会和老师打招呼啦!”;还会教唆新生:“你不喜欢做的事或不喜欢做作业就赖着不说话,会有人帮你做,老师也不会批评你”等等一系列小事,让我笃定,黄同学的智力是没有问题的,甚至挺聪明,只是心里处于亚健康。于是,我一改往日的作风,事事都让孩子亲力亲为,刚开始我们彼此都挺痛苦的,甚至连黄妈妈也是。没办法“变革”总会疼痛、总有牺牲。
究其根源在于家长,妈妈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小时候你给她什么世界,她就拥有什么世界。我常常和黄妈妈交流。第一次我说:“我也有女儿,养女儿太费心了,特别怕她受伤害,我们会老,不可能永远保护她,授其本领才是最好的护身符”。第二次我说:“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岁而立”。孩子三岁前后,就必须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习惯。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必须自己做,凡是自己应该做的,当尽力去做。黄同学8岁了,要正视问题、接受现实、改变心态才能有所为”。后面黄妈妈没有再事事亲力亲为,也看着她女儿一点一点独立地去完成自己的事,甚至学着去帮助别人:拿纸巾、找衣服、拿水杯、叠椅子等等。最后,也给黄同学报了课外的特殊课程“感统课”,用更科学、更专业的方式帮助孩子。
我相信,每个班级都会有让老师们省心的优秀学生,这批孩子的背后也有一批上心孩子的家长。对于低段,副班主任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面对中途换老师,还是一位年轻教师,家长们心中难免忧虑忡忡。所以,开学的第一个月也是三班家长的“上学”月,对于我而言9月是黑色的。午间、傍晚、晚间、甚至早晨,活动室总有三三两两的身影,其中一个必定有我。怎么办呢?孩子挺优秀的,常常来就是还不放心老师。于是,我从两个方面入手:
(1)理论:只要孩子们离开,我就和家长聊天,彼此间只谈教育,国内、国外的各种观点随之欲出,一个结果就是你比她更专业,说到她心服口服。最久的一次是从傍晚6点15分聊到8点40,孩子们安静后从9点40继续聊到10点半,直到对方忍不住想回家了。记得有一次聊着聊着,军丞的妈妈看到我桌上放着一本书《正面管教》,说自己一直想看,问我是不是也在看。我直接回她早就看完了,向她简要介绍了几句,便把这本书送给了她。
(2)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让每天来访的家长看到我的教育观点和方法以及孩子们的变化:开学初的“食不言寝不语”、平日用各种方式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当然,孩子们回家对老师的评价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就这样,慢慢地3班的家长们也不担心“甲醛”了、也不担忧“安全”了,有时孩子们的小感冒也不来了,因为信任你了。
2.借力发力——“教育不是管”
案例:“林妈妈和她的孩子”
开学初,林同学是我们班出了名的调皮、捣蛋鬼,很聪明但是特別能违反纪律:只要老师不在就说话、玩各种游戏、还时常会和同学一言不合就动手、能言善辩但是一到写作文就头脑空白等。被我和班主任那是天天批评啊!我们难受,他更难受。有一次,我一边批评他一边和他交心,孩子的一句:“蔡老师,我很想变好、很想改正,但是有时我就是控制不住,我可能有“病”,不能告诉别人,这是我们间的秘密”。可能初为人母,我被孩子的坦诚感动到了,毫无疑虑地相信他。后面我主动联系了孩子的妈妈,才知道孩子是感统失调,因为很多人不理解,起初她也不愿多说,慢慢地我们彼此间建立了信任,无话不谈。不仅是家长、老师还是孩子我们都要以积极正面的态度去理解感统失调的孩子,主动寻找专业的方法解决问题。所以,参加课外感统培训课是值得被表扬的,只有勇敢地去面对、交流,才能让我们更科学的去理解孩子、帮助孩子。
案例:“刘爸爸和他的孩子”
在3班同样让老师头疼的刘同学,非常的聪明,成绩班级前列,就是特别调皮、点子多。举一个午休的例子,他午休每次准时就寝、老师查时也不怎么说话,但就是不睡,眼睛一直是睁开的,还老喜欢在床上打滚,有时看老师不在就下床在地板上群魔乱舞。哪怕是我坐在他旁边他也只是装睡,没办法老油条了。后面,在一次聊天中,孩子告诉我他亲妈妈今年4月在一次意外中去世了,现在是后妈,爸爸很严厉,我很怕他,也不想让他失望。因为长期不午休势必会影响学习和成长。于是,我私下和孩子的爸爸谈了许久,两个人联盟,先是爸爸发现他不午休严厉斥责、再者要他每天傍晚汇报今日表现,我呢,就负责随时汇报情报。别说,还真的有效。至此,刘同学午休真的睡着了。
案例:“吴妈妈和她的孩子”
记得以前在一本书上读到“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得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我们班吴同学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据我调查,3班只有吴同学从小是由奶奶带大的,而奶奶也就是他的外婆,在一次聊天中得知,吴同学的妈妈特别忙,忙什么呢?在岛内忙着带妹妹!因为妹妹是个平面模特,要学很多才艺还要经常去拍照。当你问孩子,那你想妈妈陪你吗?孩子坚定地回答:“想”!但又无助的呢喃:“没办法,妹妹要比赛,妈妈太忙了。所以,有时其他妈妈来看同学,我故意搞怪,因为我心里难过,怎么我的妈妈就都没来过,我想他们多关注下我。”
一个活生生典型的缺乏母爱的孩子,而家长又强盗似的把所谓看似正确的道理压在孩子身上,有时甚至让我觉得是道德绑架。随后,我找佳霖的妈妈谈了许久,把孩子内心的想法以及他行为背后的原因如实地向她反馈,并告诉她:“只要有心,多忙都能来陪孩子”。也就在12月16日的周日的指导课上,我擅自主张和吴妈妈一起策划了一场吴同学的专场生日会。当同学送出那句祝福:“希望你的妈妈以后能多陪陪你。生日快乐!”简单、充满力量的声音,瞬间赢得所有人的掌声,吴同学也红了眼睛。他在一点一点进步!
3.家校共育——“教育是将心比心”
生活中的小事,反映出太多的东西,对于副班主任来说,教育就是“将心比心”。
案例:“林妈妈和他的孩子”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做父母的心愿,但有时会让家长、老师们忽视了孩子的想法——“我是个独立完整的个体,我有我的想法”,根据孩子的成长有三个关键期:第一个在3岁前后,第二个在9岁前后,第三个在13岁前后。如果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后患无穷。恰巧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8岁、9岁,因此,小叛逆、“小大人”思想尤为明显。
某日的星期三刚好是林同学的生日,正碰到学校的新规章:“禁止家长携带蛋糕、熟食进入校园”,于是,林妈妈就特地大晚上从莆田赶回厦门,带了一小块蛋糕给自己的孩子过生日。本是一件开心的事,没想到在活动室传来一阵阵响亮的拍手声,随即一看,林妈妈正不停地扇打孩子的耳光,足足十几下。这一幕,震惊到了我,与孩子交谈后得知,林妈妈一直严格要求孩子,优秀的他不耐烦妈妈的唠叨、拍照,随口一句“烦死了”,伤到了妈妈的一片苦心,妈妈越是强硬责备甚至出手,爱面子的林同学就是不愿意道歉,因为在活动室还有本班和四年级女生在,他感到自己的自尊心被深深的践踏,对妈妈的恨意油然而生。
于是,我当着所有人的面像护着自己的孩子一样,严厉的批评林妈妈,还要求林妈妈给孩子道歉,并在全班解释、下令不能出现嘲笑同学的现象,同时也讲述“严师出高徒”、“尊老爱幼”的相关例子,就希望能正确地引导孩子以及避免后期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和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
事后,我和林妈妈进行了一次深入地交流,大意如下:“父母给孩子讲道理是必要的,但给9岁前后的孩子讲道理时,要注意自己讲话的姿态,姿态比道理更重要。否则,孩子会厌恶,反抗。因为,他们会长大,孩子会说:你讲的话都是对的,但你讲话的那个样子很令人讨厌。在孩子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无为的放任型父母。在孩子9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积极的权威型父母。在孩子1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个消极的民主型父母。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但严要有法、有度。”我清楚地记得林妈妈红着眼眶说:“谢谢老师,爱我晋吉,有你真好,我一定检讨。”到了家还跟我分享一堆自己的感触。
最后,我借助家长会进行了一次家庭教育,为更好地践行家校合作做铺垫。
总之,我用行动说话,以成效佐证。
时光匆匆而去,不知不觉陪伴了这群孩子70个日日夜夜。“教师当有教育情怀”,现在我的理解是“如果你想让孩子遇到怎样的老师,那就做怎样的老师”。
突然想起《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我深知任重道远,不论是专业知识还是教育经验,自己还有许多不足,有待继续深入学习,特别是对教育心理学的研习,这对班主任的工作性质帮助尤为显著。我愿意就这样守望在教师的田地里,保持终身学习、不耻下问、终身成长,扩充自己的知识,保持心灵的自由,不辜负每一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