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军舰
摘 要:语文是基础的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学习语文主要是学生对文学知识的积累,文学知识的积累离不开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在文学知识中,同时文学知识又在各方面体现着传统文化。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育领域更加注重语文教学中对情感教育的渗透,更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本文就初中语文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提出措施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措施 语文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材在古诗词方面的编写比例也不断增加,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含着很多的文学知识,如古诗、书法、绘画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丰富文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因此如何在初中语文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现今教师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现在的语文教学中会涉及很多的传统文化,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我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从未间断,涉及多方面的教学内容,包括神话故事、奇闻逸事、景色描写等。也包括诗、词、曲、赋等多项形式。除了语文中已经开始涉及简单的文言文,对初中的学生来说,文言文的学习,还是非常困难的,同时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一般会要求全文背诵,初中阶段会同时增加到多门课程,但是学生的精力有限,会降低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促进语文知识体系的丰富化。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在初中阶段所涉及到的文言文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激烈大量的人为知识,通过拓展文章背景,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1]。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
1.分阶段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及理解
在初中教材上,传统文化一般体现在文言文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因此,在教学中要分阶段进行教学。前预习中要求学生可以通篇阅读文章,并对文章的大概意思有基础的了解,对自己自学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记录。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先通过答疑解惑,对学生在预习中遇见的问题进行解决。并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在课堂导入中,可以对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背景加以阐述,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比如在学习《观沧海》中,就可以讲解曹操的一生故事,帮助学生建立对曹操这一代枭雄的正确认知,《三国演义》人人皆知,但是历史与小说终究是不同的,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分辨历史与小说的区别,同时还可以穿插文学体裁的分析。从背景讲解中,更体会作者的情绪变化。并通过文章背景的解释,渗透传统文化的传播,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背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2.对学生的汉字书写展开训练
现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汉字书写顺序以及字体规总图要求较低。语文并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课程,更体现着书写艺术,我国的字体从古至今经历了多次的发展,文言文中常涉及一些生僻字,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中,可以对生僻字单独拿出来讲解, 引导学生体会到汉字的书写之美。借助汉字讲解,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掌握字体的书写顺序,还可以从中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精深,提高学生对汉字的欣赏水平。比如在学习《逍遥游》中,“蟪蛄不知春秋,上古有大椿者”这一句中,“蟪蛄”就是生僻字,读音为“hui gu”,是指“知了”,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帮助学生认识蟪蛄的样子,然后引导学生说出现在的名字,了解多年文化发展下,对“蟪蛄”的变化。通过对文中生僻字的讲解,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印象,从而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2]。
3.引导学生对经典文言文进行诵读
常有人说“熟读唐诗300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提高学生对青年诵读的兴趣,可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体会到我国古代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层之美,学生经过经典诵读,可以在学习之前就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的认知,可以有效地促进语文学习效率的提高。比如在学习《伤仲永》这一课程中,通过文章的诵读过程,对仲永的前后变化有了更深的认知,并了解到“天赋是天生的,但并不能决定未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心态,在学习中不驕不躁,稳步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在身心方面都可以健康成长,也有助于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有效的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应当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更新自身的传统观念,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更有效的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文菊.论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探究[J].中文信息,2017,78(33):45-46.
[2]张娜.渗透传统文化,增强初中语文教学品质[J].神州,2017,23(3):9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