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苗,薛舒云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4)
动机是学习者因素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也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一种持续的驱动力。但是,外语学习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干扰因素,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也就难免会出现波动。多媒体网络技术深刻影响着教育。陈坚林(2014)指出,多媒体网络能够有效发挥丰富教学手段,增加信息输入量,强化感官刺激,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微社区,又称虚拟学习社区或在线学习社区。在微社区中,学习者通过社区交流平台(如QQ、微信、微博、APP等),实现知识共享,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因此,研究信息化背景下的外语学习动机有助于我国外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为探索新型外语课堂教学模式提供实证参考。
作为外语动机研究的代表人物,D·rnyei(1994)糅合了动机研究领域里不同的动机系统,扩展出了以语言层面、学习者层面和学习情境层面三个层面为基础的理论框架。其中,语言层面与Gardner(1985)社会心理学动机模式中的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相对应;学习者层面包括成就需要和自信心需要,成就需要高的学习者能保持较高的学习动机;自信心需要涉及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即语言的使用焦虑和语言能力的自我评价。该模式最突出的部分在于学习情境层面,其中课程因素是指与大纲、教材、教学方法和学习任务相关的因素,包含了学习者对该课程的内在兴趣、教学与学生个体需要及目标的相关性、学生对学好该课程的期望值以及对活动效果的满意程度等;教师因素与教师的行为、个性及教学风格相关,其中包括学生取悦自己喜爱的老师的亲和动力、教师的权威类型以及学生动机的直接社会化(包括教师示范、任务陈述和反馈)等;学习群体因素与学习者所在学习小组的集体动力有关,其中包括目标定向、行为规范和奖励体系、群体凝聚力以及课堂目标结构。该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外语学习动机与具体的教学情境有机结合,突出了环境对教学的影响。本文将D·rnyei的三层次动机理论与自建的微信虚拟学习社区相结合开展英语学习动机研究。
教育微社区中的学习动机是在教育虚拟社区中,学习者通过自我调节,使自身的内在要求与学习行为的外在诱因相协调,引起和维持学习者在教育虚拟社区中的学习活动,并激励以及指引学习者的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内部心理状态。因此,虚拟社区中的学习者面对教学活动空间分离、学习的高度自主性、社区中无人监督等问题,能否主动、独立地选择、接受信息,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动力主要来源于自身的学习动机。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学习的普及,近年来国内外针对网络环境下学习动机相关研究热度增加。成小娟、张文兰(2016)对近十年(2006-2016)国外网络环境下学习动机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可视化的分析得出,国外网络环境下学习动机研究呈波动增长的态势,相关的研究高频关键词依次是:在线学习、交互、教与学的策略、协作学习、学习环境、自我效能感。司炳月等(2018)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动机进行了探究发现,教育信息化为背景的教学模式对英语学习者的动机发展,尤其是融入型动机产生了显著性影响。李娟(2017)对英语学习者的水平、性别、阅读焦虑与学习动机进行了相关性研究发现:英语水平与学习动机呈正相关,且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不同。
由此可见,近些年国内外针对虚拟情境下学习动机的研究主要针对学生集体,不同水平的个体学习者的动机研究并不多见,而将虚拟情境下的英语水平与学习动机关系相结合的研究更是缺乏。因此,本研究聚焦虚拟环境下个体学习者的不同英语水平,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静态研究转向重视过程的动态研究,探究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动机的历时发展轨迹,进而考察动机变化的成因机制。
本研究拟回答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微社区环境下高中低水平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动机呈现何种历时发展轨迹?(2)微社区环境下高中低水平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动机在语言层面、学习者层面、虚拟学习情境层面上呈现历时发展轨迹?
被试的选取标准分别参考其高考英语笔试和口语成绩及任课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经同意,高、中、低各一名女生作为本实验研究对象。她们都选修了《现代大学英语》口语课,该课程每周一节。旨在通过话题讨论、活动设置、任务参与等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实验共持续10个教学周,每节课进行课堂观察,课后进行即时访谈。根据所得数据分析微社区环境下不同水平学习者英语学习动机的发展轨迹,进而讨论其在语言、学习者和虚拟学习情境层面上的动态动机。
图1 课堂及微社区表现结果
课堂观察的内容部分参考了王欣(2015)所用指标,但根据具体情况做了修改。内容包含:(1)课堂出勤;(2)作业(主要指预习作业与课后复习作业完成情况;(3)课堂精神状态;(4)课堂活动参与情况;(5)小组活动贡献率。将每位被试每节课的表现分别记录,各项指标合计为总数。课堂及微社区表现的结果(如图1)。从整体上看,高、中、低水平学习者或多或少都有浮动。其中,高水平学习者的表现较为平稳,中水平学习者整体趋于上升,其间有回落但不明显,而低水平学习者整体浮动较大且频繁,但总体呈上升趋势。
定量数据结果显示,微社区环境下不同水平学习者的动机发展在不同时期均呈现出波动的动态轨迹。其中,高水平学习者的动机发展相对稳定,而中低水平学习者则呈现出波动——稳定——波动的动态发展轨迹。
1.语言层面
语言层次上的学习动机,包括融合型动机与工具型动机。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高水平学习者的动机发展在语言层面上表现为融合型、工具型、阶段性及显著性的动态特征。而中低水平学习者在该层面上则主要表现为工具型和不显著的动态特征。从纵向来看,在实验初、中期阶段,高水平学习者的动机发展轨迹显著表现为融合型,如高水平被试提到:“我本身很喜欢学英语,我也喜欢英文歌曲和电影”“很喜欢上口语课”。而中低水平学习者在该子系统上则无显著表现。在实验末期,三个水平被试均显著表现为工具型的动机。如高水平学习者表示,“毕竟是期末考试,想得高分”,所以在提交微社区作业之前,“查阅了相关资料和专有名词,练习了很多遍”。中低水平的学习者也表示“希望考好一点”,所以对于微社区的作业“特别上心”“认真准备”“反复录音”“尽力做好”。可见,期末口语考试激发了学生的工具型动机,驱使不同水平学习者主动增加动机强度。
2.学习者层面
学习者层面上的学习动机包括成就需求和自信心需要。从定性数据分析来看,学习者因素贯穿整个实验周期,但不同水平学习者在该层面上的动机发展轨迹有所不同:高水平学习者在整个试验周期内一直表现出较高的成就需求和较强的自我效能感,语言的学习和使用焦虑感较低。如实验初期“满意于自己尽可能地抓住每个机会进行口语表达”“能用英语表达感到兴奋”,到实验中期(四、五、六周)“更活跃了”,再到实验末期“更大胆了”,参与活动和讨论“感到开心和放松”。而中低水平学习者在该层面上则呈现出波动——稳定——波动的发展特征。相比而言,低水平被试在学习者层面上的动机波动更频繁。如在实验第一周二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注意力分散”“懒于思考”等情绪,这表明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和较高的焦虑感阻碍了英语学习的动机激发。而到随着实验推进,情况有所好转,二者出现“开始参与讨论”“有意愿融入课堂”等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但在表达观点尤其是作为小组代表发言时“依旧很紧张”,尤其是低水平学习者虽然“主动发言”,但“紧张到语无伦次”。到实验中期,中低水平被试在学习者层面上的动机趋于稳定,如“没那么紧张,愿意主动发言”。其中,中水平学习者稳中有升,“觉得自己在观点表达和语言组织上进步了”,而低水平学习者则波动频繁,表示“看到同伴们表现得好,自己却还是平平,很丧”。
到实验末期,动机波动较显著的依然是低水平学习者,她的动机达到较好的状态“发现自己学会如何论证观点了”,很乐意“花时间思考”,觉得“对自己有信心”。中水平学习者也达到了实验周期里最好的状态,虽然还有“紧张”,但尽量“冷静自信,发准每一个音”。可见,随着实验的推进,紧张情绪对学习者动机的影响越来越小。然而,对成果的满意度影响不同水平学习者的自信心。
3.虚拟学习情境层面
虚拟学习情境层面包括虚拟社区中的课程动机要素、教师动机要素及小组动机要素。微社区情境加入课堂的第一周,三个水平学习者的动机在虚拟学习情境层面并未出现显著性波动。而从第二周开始,这种波动有了显著的体现并一直持续至实验结束,而且为学习者在之后的英语学习中培养和增强融合型动机、提高自主学习意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助力作用。在实验的不同时期,三个水平学习者的动机发展也表现出不同的动态轨迹。例如,在实验初期,高水平学习者对课程要素表现出较强的兴趣,课程动机较强,如“课堂内容丰富有趣”,使其对主题理解“更加深入”。而中低水平学习者则更多受到教师和小组动机要素的影响。如中水平被试提到“看到同伴发送进社区里的作业那么好,对我震动很大。琢磨着向人家学习”,教师的指导和反馈对低水平被试影响更大,“老师会及时反馈,让我做作业认真也有动力”。到实验中期,高水平学习者对课程和微社区活动依然保持较高的兴趣,而中低水平被试除了受课程兴趣影响之外,课程难易程度也对其动机发展产生影响。如中水平被试提到“活动难度适宜,我觉得自己能够参与其中并贡献想法了”,低水平被试则提及“微社区作业有点难,就没有完成”。教师因素和同伴因素则持续直接地影响学习者的动机发展,如“老师的反馈还有同学们积极的表现对我影响很大,想进步多一点”。到了实验末期,课程因素对学习者产生的影响更加隐性。而教师反馈和同伴互动则起着越来越显著的影响。由此可见,虚拟情境因素中的教师、课程和同伴因素协同作用,对三个水平学习者的动机产生了持续的、越来越大的影响。
本研究将D·rnyei的三层次动机理论与教育虚拟社区相结合,创建出一个专门服务英语教学的虚拟学习情境,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对不同英语水平英语学习者的动机发展进行了探索。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微社区环境下不同水平学习者的动机发展在历时上均呈现出波动的动态轨迹。在语言层面上,高水平学习者的动机发展表现为融合型、工具型、显著性的动态特征。而中低水平学习者则表现为工具型、不显著性的动态特征;在学习者层面,高水平学习者表现出较高的成就需求和较强的自信,而中低水平学习者则呈现出波动——稳定——波动的发展特征。在虚拟学习情境层面,三个水平学习者的动机在不同时期均呈现出波动增强的趋势。教师、课程和同伴因素相互协同,对学习者的动机发展产生了助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