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系统思维构建我国良好的网络环境

2019-03-29 12:01蒋杰妮周博
商情 2019年7期
关键词:系统思维网络环境

蒋杰妮 周博

【摘要】当今社会,互联网已经成为人民群众交流和生产所必须的工具,因而构建起良好的网络环境,既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提高社会发展速度的必要手段。目前网络信息泄露、网络诈骗、虚假言论、网络暴力等环境问题频出,网络环境的维护还没有形成政府、社会、网民三方互动。本文从网络环境的现状入手,以系统性思維的视角出发,对目前我国网络出现的问题及如何构建良好网络环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网络环境;系统思维;构建良好网络环境

构建良好网络环境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在互联网高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的今天,其已经日趋成为生产生活、社会管理、信息传媒等不可或缺的存在。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今的网络环境由于制度、法律方面的问题,仍处在滞后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位置上,因而优化网络环境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网络环境现状分析

(一)网络环境的概念

网络环境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媒体计算机在物理上进行互联,依据当前技术条件实现公民进行学习目标追求、问题解决、信息资源交换、人际关系建立以及自我表达等目标的共享系统,更多的是指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的组合。通过该系统,网络环境的参与者可以对资讯、资源进行分享和交流,从而起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

(二)我国网络环境现状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人民群众获得信息的渠道已经从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拓展至互联网,据4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我国目前网民人数达8.02亿,手机网民人数7.88亿,同2017年末相比增加了3.8%,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7.7%。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资讯获取,已经是我国当前主流群体获取信息咨询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网民群体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

二、我国网络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环境缺乏安全、有效保护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致使相关的管理存在大量的漏洞和真空区域,使网络信息安全及相应的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有约三分之一的网民遇到运营商通过自身渠道对用户隐私进行大数据分析和销售、网络账户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网络支付陷阱、网络传销等问题。

(二)网络言论自由与权力滥用

开放和自由是互联网的最大特点,一方面开放自由的环境推动社会舆论环境的良性循环,制造了相较于传统条件下更多的舆论来源。同时也由于其开放自由的特点,造成在互联网空间对法律法规作用的忽视。由于法律意识淡薄与网络言论匿名性特征的共同作用,而导致缺乏全面考虑及随意发表的过激、不负责任的言论在网络范围中广泛传播,客观上形成了滋长网络暴力、虚假信息等网络负面现象的土壤。

(三)网络诈骗频繁发生

近年来,网络诈骗持续高发。自2011年以来,每年因网络诈骗导致的民众损失都超过百亿元,并且网络诈骗案件仍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快速增长。根据《2018年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被调查者中,有一半以上网民表示其遇到过网络诈骗等网络等安全问题。网络诈骗案件呈现出的特点主要有:手法简单,成本低,传播速度快,作案手段隐蔽以及诈骗案件的发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在网络诈骗案件中,往往是通过诈骗手段引诱一大批网民上当,从而导致受害人数众多,诈骗金额较大的现象发生。

(四)相关保护机制不完善

我国互联网保护机制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对网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制度缺乏,导致盗取、销售网民信息的情况时有发生,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匿名性,权利人很难识别侵权主体,且服务器分散隐蔽甚至架设在境外,导致网络侵权成本低、易蔓延,取证和维权都很困难;监管力度不够,对网络诈、网络暴力等缺乏有效管理机制,网络行为处于不受监管或监管较少的局面之下。

三、网络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缺乏责权明确、高效统一的网络监管运行机制

1.各监管部门职责划分不够明确

在进行网络环境管理过程中,相关部门在权责划分上的不明确在客观上阻碍了良好网络环境的构建。目前的管理过程中,以任意多部门分工的形式和成立相关的工作小组等方式来进行,这样的方式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相互推诿和扯皮现象发生,从而无法将具体的责任与考核指标分配至具体部门及具体人员上。另一方面,缺乏全局性的统筹会导致在网络环境构建工作中出现管理混乱的局面,因而需要建立起统一的网络监管运行机制来进行当前的互联网环境整治与建设。

2.监管缺乏专业技术支撑

互联网的监管离不开专业技术的支撑,一方面是由于互联网其本身是当前先进科学技术的产物,另一方面,互联网所涵盖的内容范围广、数量大,对相应的内容需要进行专业的甄别和分类。例如:在进行政府、社会、网民三方共同治理的时候,需要搭建起能够进行多方交流的平台。在满足其具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还需要进行后续的社会舆论引导、舆情分析等工作。同时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相关专业技术的支撑也有利于通过信息技术来综合统筹各个管理部门,协调工作内容以及进行管理工作的实时监督监控等,从而进行低成本、高效率、实时化的管理工作。

(二)立法、执法体系不够完善

1_网络安全法律体系不够健全

我国构建的维护互联网安全的法律体系还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成熟的法律体系,主要有《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其目的在于保障网络安全与公民合法权益。但各类维护互联网安全的法律法规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成熟的法律体系,更多的法律法规体现于地方规章和部门规章中。

2.执法人员力量薄弱

我国网民人数庞大,且增长速度快,网络执法人员的配置远远不够,同时网络执法需要较高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和过硬的职业素养,对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而造成目前执法人员力量薄弱。另外,由于互联网的特殊性,因而网络社会中可能涉及到多个地域对执法权的划分及归属问题容易造成争议,从而在执法过程中产生执法空白现象。同时由于网络执法的执法对象认定模糊,嫌疑人认定困难等因素都会稀释稀缺的执法人员,造成网络执法难的原因。

(三)没有形成政府、社会、网民三方共同治理的局面

1.没有积极发挥社会舆情力量

社会舆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社会的真实需求,根据实际需求人手,引导舆论有利于良好网络环境的构建。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网络环境构建中,缺乏对社会舆情的监控管理程序,面对舆论时所采取的管理手段往往是“删…‘堵”等手段,同时由于网络信息的繁杂,也对相关管理人员造成难以梳理的困境,从而导致在进行网络环境治理的时候,难以找到适合的切入因此因而,在进行网络环境构建过程中,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梳理,同时要主动参与到引导社会舆论,寻找切入点的工作中去。

2.缺少政府与网民互动平台

从实践的意义来看,合情合理合法的网络舆论对网络环境构建有着积极作用,因此,提供政府和网民的互动平台非常必要,在网络环境构建工作中,让网民有渠道向政府表达诉求和意见,行使其公民权利;同时也为政府提供问政于群众的渠道,从而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目的。由当前的实际来看,在进行网络环境的构建时,仍缺乏对群众意见的参考机制,也缺乏对社会实际需求的综合考量。

四、运用系统性思维构建我国良好网络环境相关对策

系统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认识论,即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相结合的有机整体,系统的整体不等于其局部的简单相加。系统论作为一种普遍的方法论是迄今为止人类所掌握的最高级思维模式,系统思维就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一种思维方法。

运用系统性思维能够整体把握我国网络环境出现的问题,能够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优化各项资源配置,从顶端设计,到個体合作构建我国良好的网络环境

(一)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进行相关网络法律法规制定过程中,制定明确的网络管理规则,对网络行为进行切实的管理和治理,并配合已有法律法规对相关行为进行规范。需要明确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互联网执法过程规范等主体地位;相关部门要协调合作,共同进行法律监管和责任追究,确保公民隐私、人身、名誉权等安全;对互联网监管部门的法律责任要进行明确合理的划分,便于高效地监管和责任追究,避免部门间扯皮推诿行为;要分条块制定相关规则和建立起明确的投诉举报途径,通过快速有效地对相关反馈进行甄别,来对网络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强有力的处罚,从而实现规范网络行为的目的。

(二)建立完善统一有效的监管运行机制

1.建立完善沟通协调机制

通过细化管理责任、纳入考核的方式可以对相关部门、责任人进行权责的明确,并以此确保各单位细化量化网络环境建设中,各项工作与任务。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抓好再分解、再细化工作,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将网络监管工作落实到人、到岗、到位,形成网络监管的所有单位及工作人员“人人有事抓”的局面。同时,可以通过建立联席会、共同商讨、交流会议等方式,来形成工作合力,并通过部门与人员的相互监督促进,来要求其围绕网络环境构建工作,按照责任进行分工,进而有效推进工作任务。

2.加强网络环境技术支持

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离不开对人才的需求,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通过计算机专家、网络专家、安全管理专家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共同发挥作用,也需符合时代要求的高新技术支持。在人才方面,应建立人才储备计划,构建起针对网络监管的人才档案,以便明确、清晰、直观地掌握储备人员情况,并根据储备人员进行补充和调整,保证当前网络环境构建工作中人才的充足。在技术层面上,积极增设网络监控、网络过滤,促进网络安全共享和合作,通过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交流,促进先进的网络监管经验流动,达到提高人员整体素质的目的。也可以通过与高校进行合作,共同应对当前网络环境优化中所面对的技术问题的方式,来寻求具体的解决之道。

(三)坚持大社会治理观,形成政府、社会、网民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需要加强体系化建设,形成政府、社会、网名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社会的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网民自我治理的良性互动。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增强政府对网络环境进行监管的意识,提升以政府为核心的领导能力和引导能力,同时以舆论和政策的形式来组织社会对网络环境治理的方针进行响应。通过摸清目前网络格局,以及网络环境中人、事、物的底数,为实现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并通过社会、网民的反馈进行网络环境中数据的收集与报送。同时以数据为基础,建立面向管理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数据共享的机制,从而为政府各方协调打下坚实基础。

在调动社会和网民进行共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对相关反馈进行处理,并建立起反应机制,针对较为重大的事件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资源的整合之后,才可以将网民、社会等相关主体的主观能动新开发和应用,解决实际面临的网络监管及网络环境治理问题。

1.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

要充分认识到网络环境中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性,将全社会的思想统一起来,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舆论环境瞬息万变,在进行舆论引导时,需要把我舆论源头,进行超前规划,并有针对性地把握住网民思想动态,通过多部门共同合作、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手段相结合的方式,科学、精准地研判舆论走向,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实现构建良好网络环境的目标。在引导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社群、建立舆情管理队伍、与媒体合作等方式,对网络环境中出现的舆论情况进行及时的引导,同时专门化的舆情采集观测方式也有利于对网民和社会意见进行综合,对今后工作的推进产生积极影响。

2引导网民树立良好的上网意识

通过加强宣传力度,规范网民的上网意识,是从根本上优化网络环境的有效方法。在引导过程中,一方面要强调对网络诈骗、个人信息安全等内容的宣传,以增强网民的网络安全意识,减少相关案件的发生。另一方面要引导网民在网络环境中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防止网络暴力等现象出现。同时,需要通过政府来影响企业进行相关网络规则的变更和优化,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来规范网络言论和网络行为,以节约实际管理中面对的成本。

3.建立畅通、有效的投诉反馈渠道

针对网络环境中的违法、违规现象建立起有效的投诉渠道,可以起到对相关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可以借助政务平台、微博微信平台、网络问卷等多种渠道进行展开,实现与网民的即时对接,在相关事件发生时即可对相关的情况进行举报,缩短处理时间。同时还应建立起以传统的热线电话在内的投诉、反馈渠道,作为网络渠道的补充。通过顺畅的反馈渠道,可以收集起网民对网络环境构建工作中的意见,并有针对性地改善工作方式,优化工作手段,实现网民与政府协同进行网络环境监管的目的。

五、结语

通过文章分析,在进行网络环境构建过程中,需要通过系统思维,来针对相关法律、机制措施、宣传以及人才培养团队搭建等多个方面来进行思考,从而才能构建起良好的互联网环境,推动推动社会进步和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猜你喜欢
系统思维网络环境
以系统思维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
系统思维视角下的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研究
商科学生系统思维能力提升对策探索
工程管理系统思维与工程全寿命期管理分析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