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例谈

2019-03-28 09:53李志芳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长方形生活化数学知识

李志芳

(古田县杉洋中心小学, 福建 古田 352266)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深信生活就是教育的中心,而生活教育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现阶段深化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却并未从根本上动摇应试教育的地位,学生仍深受灌输式教学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在学生内心渗透数学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随时随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合理地将数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内在需要,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点,真正学以致用。

一、利用生活化教材,激发学生自主潜能

构建小学数学生活教学模式,将核心素养的作用凸显出来,就必须把小学生当做教学主体。对小学生来说,教师不仅是启蒙者,还是引导者,要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数学有所感悟,[1]就要求教师在注重教学的过程同时,将更多的实践机会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领悟数学知识,将数学知识充分掌握。[2]当前我们使用的数学教材通常都很难有效反映出地区文化发展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所以教师要对课堂情境予以创设,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将教材内容巧妙地进行重组、改编和调整,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感悟数学知识。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9的加减法”教学,教材中呈现的是学生跳高图,写出了“8+1=9,1+8=9,9-1=8,9-8=1”这样四个算式,在实际教学时,可以将这一教材内容创造性地设计成一个学生熟悉而又喜欢的课外活动,并对这情境中的9个人进行精心设计:8位同学,1位老师;2个踢毽子,7个拍球;3个戴帽子,6个不戴帽;4个女孩,5个男孩。然后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思考:“一共有多少人?”又如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相关知识,对长、宽分别为3厘米、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面积进行计算;长、宽各为4米、3米的相片框需要配多大的玻璃。然后教师在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现公园里长、宽各为42米、26米的长方形水池,并向学生提问:“利用之前学过的方法你能把水池的面积计算出来吗?”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仔细观察刚才摆方格计算长方形面积的过程,对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进行思考,借助数方格的方法将长方形面积大小和长、宽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学生顺利地把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了出来。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生活中的实物进行测量,计算出实际生活中各种长方形物体的面积,深刻理解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知识的道理。

二、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和单元教学内容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对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予以创设,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乘法”相关内容为例,乘法知识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应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他们熟悉且兴趣浓厚的素材。例如,星期天,小磊和妈妈一起到超市购物,买了一个书包、两个笔记本和5支铅笔,价格分别为60元、5元/本、1元/支,妈妈递给了营业员100元钱,请问应找回多少钱?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让其展开深入思考,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时,准确理解乘法相关知识点后,学过的加减法知识得到了巩固,也充分认识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巧用生活化元素,突破教学重难点

学习数学离不开现实的生活经验,在学生的生活中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经验的总结与升华。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现实出发,设计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受真实数学的力量,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以“年、月、日”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有关“年、月、日”的短片播放给学生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师可以针对此知识点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使“年、月、日”的概念知识得到丰富。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机结合学生熟悉的“日历”展开教学,利用小组合作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对“年、月、日”知识的了解,完成具体时间段日历卡片的制作,并要求所制作的卡片不一样。当完成后,鼓励学生积极表述出自己的想法,如一年中最特殊的月份就是2月,只有28或29天;除了2月,其他月份的天数也有所不同,有30天,也有31天的。同时,教师还应在课堂教学中充当好各种角色,如组织者、协作者和引导者等,对小组成员在卡片制作中的发现,给予学生引导,让其展开积极思考,进而深刻理解“年、月、日”。

四、从生活中提炼数学元素,反哺数学规律与认识

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很广泛。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求真实的生活背景,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例如教学“加减法简便计算”时,学生在计算176+98、176-98这样的题目时,通常会感到一会儿加、一会儿减而使思维产生混乱。教学时可以设计这样的生活情境:妈妈带176元钱(有一张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币)给小华买一个98元钱的书包,让学生模拟生活中付钱、找钱的过程,引导学生把“付出100元,找回2元”用算式表示。通过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的处理,“176-98=176-100+2,176-98=100-98+76”的算理便不言自明。

猜你喜欢
长方形生活化数学知识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我爱长方形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分类数 不出错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巧替换 妙解答
长方形的困惑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