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明
(晋江市池店镇鹤浦小学,福建 晋江 3622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采用实践操作方式进行教学。语文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重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倾听力”“理解力”“表达力”“写作力”的培养,把语言文字训练作为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
倾听是培养学生感知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在教师讲课与学生发言的过程中,学生都需要有耐心地倾听,待聆听他人讲话以后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其他人发言与自身的理解存在偏差的时候,应当先对发言内容进行评析,不重复其他同学的观点,自己的意见应当符合创新的要求;在聆听其他人意见与想法的时候,应保持虚心,一边聆听,一边对自身的观点与想法进行改进;应当用心聆听他人意见,不可以盲目随从,需要有选择的进行接受,以便于将聆听、表达与思考有机整合、互为补充,提升感知能力。为了能够引导学生认真进行倾听,可以要求学生一边聆听,一边记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聆听习惯。对于一些较为重要的句子,需要划出关键的词语,写下随文的批注,在课本上留下听课的“痕迹”。课后,可不定时检查学生的书本,检查听课复习的效果,促使学生养成课内外密切联系的良好习惯,将倾听进行到底。[1]
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上文与下文之间相互联系,充分地理解语句意思,更好地借助生活积累语句,理解其中的含义,培养思维能力。例如教学《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一文,抓住重点词语“卓尔不群”一词,对比当时的读书人,绝大多数闭口攻读、不谙世事、唯求科举功名,而徐霞客却胸怀奇志,走遍名山大川,贴近社会自然,写出大量传诵古今的考察游记,引导学生理解他确是一位奇人。[2]通过对课文字词的深度解析,引发学生逐步深入思考,进而有效培养思维能力,体会语言文字运用的妙处。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语文生活就是听说读写。应重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提升其语言的应用能力。教师可以采用阅读教学的方式,要求学生针对指定的文章进行阅读。在阅读之后,应当全面分析语言的应用特点与含义,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与此同时,还可以采用想象与表达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语言运用的训练活动中。例如,在讲解詹天佑相关文章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到中国游览的外宾,为什么会对詹天佑的伟大工程感到赞叹?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其进行想象,理解文章的内容。想象之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轮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升想象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只要语文教师坚持将踊跃发言“读中说”落实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积累知识,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此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了解文章中是否有可以拓展的空间,在原本的课文基础上,指导学生合理地进行想象,培养其发散性思维,使其可以形成较为独特的语言表达能力,感受到国家文化的伟大,并且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积极性。例如,《十五从军征》是一首叙事诗,语言平实简洁,留给学生很大的想象空间。例如,起首两行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六十五年间,有征人血、征人泪,也有家人泪。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边关寒苦之地,想象对音信全无、远在边关的亲人的思念。
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全面分析文章内容的特征,积累丰富的词语,然后应用在写作中。可以进行语言的模仿,也可以进行段落的复制,在写作中阅读、在阅读中写作,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匆匆》一课时,引导学生抓住第三自然段的经典语句,用“当……时候,日子从……”的句式进行仿写训练,让学生结合生活,写写自己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学生兴致高涨,写出许多真情实感、异彩纷呈的语段,写作能力得到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由此可见,语文课的教学应注重实践,在听说读写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例如《穷人》这篇课文中,两个孩子今后的命运会怎么样呢?桑娜和渔夫又会带着孩子经历怎样的考验?这些问题牵动着学生的心。此时,教师要顺势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创造性练笔,续写《穷人》故事。同时提醒学生,要把握情节的主线,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还要突出收养西蒙两个孩子后生活的艰辛。学生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延伸,全面了解作者创作时的真实情感。在写作的过程中,言作者之未言,言自我所欲言,此刻无声胜有声,促进了习作能力的提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从实践中来,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在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采用合理的方式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语文课的灵魂是语言文字,因此,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这是对语文学科本质属性的回归。因此,教师应准确把握教材重点,强化语言文字训练,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和谐发展,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