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宇
(福州时代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7)
2016年国家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并发布了关于发展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基于此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成为部编教材课程设计的立足点,更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侧重点和难点。在初中语文的自读课上,立足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构建高效阅读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行为和阅读心理,让学生通过自行阅读、分工阅读等多种方式主动获取语文学科知识,提升学科素养,自觉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读写应用能力,从而培养探究、创新与合作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当前学校教育和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在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学科教学,而是学科教育从传统的知识核心过渡到核心素养,教学的重点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教材知识的传授,而更多体现在学科核心能力和综合素养。
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在于基础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文积累,熟练的语文技能、优良的学习行为、深厚的文化内涵、得体的言谈举止。这几个方面贯穿初中语文教学的所有环节,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
首先,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包括字词、语法、文章、阅读能力;其次学生要具备熟练的语文技能,能熟练运用所学语文知识进行阅读、写作,并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掌握必要的沟通交流技能,充分应用和发挥语文的工具技性能。再者,学生要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最后,学生要具备高雅的文学素养、得体的言谈举止,将语文的人文、道德、美学内涵应用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
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学生会逐渐明白,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知识,更是一门学科能力,是他们个人成长和终身发展中的必备素养。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前提下,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更着力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和阅读素养,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进行自主、个性化和科学化的阅读。[1]当前随着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自读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逐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自读课阅读教学侧重于让学生自主读书,利用教师所传授的阅读技巧,成为自读课上的主体,拓展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并通过自读实践逐步培养和提升探究质疑能力、语文知识应用能力、创新想象能力以及拓展延伸能力等。
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加强语文知识积累是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和前提,所有素养和能力的养成都是建立在足够的知识积累基础之上的。在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从自读中获取知识、积累知识的能力。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应当是潜移默化的,而非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单向灌输,因此在自读课上,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并运用语文知识,将语文知识的理论和应用实践相结合。如,在自读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同一体裁的作品放在一起阅读,通过阅读中的对比总结出同一体裁文章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技巧。如果学生能通过针对性的文章自读自发性地总结和归纳文章的写作特点,从中感悟文学作品的题材特点和写作风格,那么潜移默化中就能形成一定的知识积累,继而教师可以将自读和写作结合起来,通过读写融合的方法,让学生将从自读中获取的语文知识、技巧应用到写作中。[2]另外,还可以在阅读中对加强对词语的学习和积累,如在阅读中对文本中的部分词语进行替代,并对比替代之后语句在思想、意义和感情上的变化,从而进行词语用法的对比、总结。
一般而言,通过自读有意识地进行知识积累,能让知识累积的过程变得更加有针对性,更加高效化。例如,学生在文言文和古诗朗读中有意识地进行记忆、背诵和情境理解,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古文知识积累,培养古文语感,增强对古诗意象的理解和感受水平。
学问,讲究的是有学有问。自古以来,知识就是在不断的怀疑、解答和总结中一步步积累形成的。在教学中,小的疑问往往代表小的进步,大的疑问往往代表大的进步。因此在初中语文自读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允许学生产生疑问,更要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将传统的灌输式课堂转变为以设疑解答为主题的开放性课堂,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找到答案,以此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3]
一方面,让学生在朗读中自己设疑。传统课堂上主要是教师提问,学生解答。而在今天的语文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回归到课堂主体,让学生在朗读中自己发掘问题。当然,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多种提出疑问的方法,如对比性质疑法、理解性质疑法、换位性质疑法等。
例如,在学习《社戏》一课时,让学生在朗读、默读中勇敢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位学生在第一遍朗读后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刚开始看到题目,我还以为社戏很有趣,鲁迅一定是对社戏念念不忘才专门写这篇文章,可是读了课文才发现,社戏很没意思,小伙伴们都看得哈欠连天,没结束就都走了,那么鲁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
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是源自他在朗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而提出的,有这种疑问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应当鼓励的,因为这是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那么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细读文章,自己从文中找到答案。后来这位学生细读文章之后,根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和经历,慢慢明白了小说的主题,小说中“我”怀念的并不是那晚的社戏,而是当时当地一去不复返的少年生活,还有“鲁镇”淳朴真挚的风土人情。
想象能力是创新探究能力的基石,通过语言文字的阅读进行合理设想、联想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一个没有想象力的学生是很难学好语文,很难具备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因为语文的人文属性、情感属性和美学属性就决定了想象力的重要性。在初中语文自读课上,学生的阅读资料、阅读对象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各种诗歌、寓言故事、小说、童话等,这些阅读资料都为学生的想象创新思维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所以在自读课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改变传统思维角度,基于对文本的阅读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想象,从新颖独特的角度去阅读、理解文本,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取全新的体验,感受想象的乐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循序渐进,用复述阅读法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阅读材料的主题。例如,在阅读余光中的《乡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乡愁的诗作,反复诵读,并复述诗中提到的故事、情节、场景,感受乡愁诗中的多种意象,如子规夜啼、杜鹃泣血、明月千里、鸿雁传书等。有的意象是从故事中发展延伸而来的,学生在复述这些意象时,会加深对这些意象、成语的认识,进而感受不同的意象所代表的浓重的哀愁、忧思。最后教师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他们自己看作在外的游子,在外乡看到一轮圆月高挂,心头涌现出对家乡亲人的思想之情,感受时间的长度、空间的宽度所赋予乡愁的那种无可奈何。经过多角度、多维度的想象,学生会慢慢感受和体验到同诗人一样的内心情感,从而更加深刻地领略诗歌创作的魅力,体会诗歌的创作主题和思想情感。
复述离不开情感体验,教师让学生带着和诗人同样的情感进行诗歌朗诵,学生会在朗诵中体会到诗歌的旋律美、语言美、意境美,进而达到审美上的升华,提升综合人文涵养。
初中学生由于人生阅历、认知水平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看法自然也不相同。而语文虽然是一门人文、情感学科,但是其工具性能同样非常重要,而且对同样的文章、主题也有多种角度的看法和观念。因此探究、质疑、辩论等拓展能力也是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学生也会很自然地对文章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中心思想等产生疑问,基于此,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辩驳、讨论,让学生积极地组成小组展开讨论,发表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拓展能力,进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4]
例如,在阅读《最苦与最乐》一文时,关于什么是最苦,什么是最乐,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看法,那么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寻找或构建小组,围绕最苦、最乐以及人生中的苦乐等问题进行讨论。
为了让讨论更具深度,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去查找资料,形成补充文本,开阔学习视野,拓展学习渠道,借助图书馆、电子书和网络等去搜集相关证据、资料等。如,学生在搜集资料之后,对人生中的苦、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之前可能认为苦就是学习苦,乐就是游戏乐,而在通过查阅资料、浏览书籍之后,眼界和视野得以拓宽,发觉人生中的苦、乐并非指日常生活中的某件具体事情,苦可以是沉重的责任感,可以是人生失意,求而不得,也可以是生老病死,乐可以是天伦之乐、怡然悠闲,更可以是尽最大的责任完成自己人生中本应承担的使命。
当学生具备或形成某种观点之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讨论,将责任和人生苦乐结合起来,让学生讨论没有任何责任感,不承担任何任务的人生是否就是享福的人生。学生在讨论中不仅能加强对责任感,对人生苦乐的认识,更能通过团体合作加强集体协作意识,并通过讨论培养辩论、交流、沟通等语言交际能力。
总之,初中语文自读课堂教学应当立足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之上,充分利用美好教学教材,充分挖掘多种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渠道,利用朗读法、讨论法、复述法等多种阅读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基础语文知识积累、语文技能、文学素养、人文涵养和言行举止,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