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存 苏瑛
摘 要: 新一轮中学历史课程标准颁布后,课程资源的运用更受到重视,但调查显示家庭历史课程资源的运用现状并不乐观。家庭历史课程资源的运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丰富历史教科书内容,还有利于形成历史教学课上、课下的互动和网络线上、线下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加强历史受重视程度。
关键词: 家庭历史课程资源 历史教学 教材内容
一、家庭历史课程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家庭不仅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而且存在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新课标提出“家庭也是历史学习的一种资源,家庭里所收藏的照片、图片、实物、家谱或族谱,以及长辈对往事的回忆和记录,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①“家庭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每一个学生家庭中所具有的有助于歷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总和”②。为了解新课标颁布后家庭历史课程资源在中学的应用情况,笔者于2019年4月对所在地区(陕西省延安市)中学进行抽样调查,对象为延安大学附属中学、延安市第二中学、延安技术学院附属中学、延安市第五中学的师生。学生问卷发放了200份,收回198份,有效问卷为195份;教师问卷发放30份,回收26份,有效问卷26份。通过问卷了解家庭历史课程资源运用的现状、学生家中历史课程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师生对家庭历史课程资源运用的态度。
调查数据显示80%的学生表示对家庭的历史感兴趣③,86%的学生表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展示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家中历史收藏品④;84%的学生表示家庭历史课程资源对自己学习历史有帮助⑤。此外,学生家中的历史收藏品较丰富,照片、钱币、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票据和家谱的数量为70%,藏书、字画、器物占30%⑥。部分学生对家庭历史课程资源在课堂的运用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老师能够进行教学活动。教师调查数据显示教师对家庭历史课程资源进入历史课堂普遍持支持态度,75%的教师认为在历史教学中应该运用家庭历史课程资源⑦。58%的教师认为家庭历史课程资源对历史教学有影响,31%的教师认为关系很大⑧,这些教师表示家庭历史课程资源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历史知识。但具体教学实践中却很少运用家庭历史课程资源,课堂上58%的教师偶尔使用家庭历史课程资源,40%的教师没有用过家庭历史课程资源⑨。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家庭历史课程资源运用主要存在的问题为教师对家庭历史课程资源不重视及利用意识淡薄,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少且形式单一。家庭历史课程资源存在于学生生活环境中,是学生最易获取的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将传统的历史教学与家庭历史课程资源有机结合,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历史教学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使家长认识到家庭课程资源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解决当前历史不被重视的问题。
二、家庭历史课程资源运用案例分析
根据对家庭历史课程资源运用现状的调查分析,它的运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教师可以课前通过“问卷式”了解家庭历史课程资源拥有情况,课堂上创设情境、问题探究、实物展示,课后举办活动如“走进家庭”“家长参与教学专题探究”,形成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式运用家庭历史课程资源。本文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案例,说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如何利用家庭历史课程资源。此课有三部分内容,分别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设计思路以“新时代”为主题,把整节内容串联起来,划分为两部分:“开启新时代”和“新时代的征程”。
(一)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问卷了解学生家中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相关的资源,与学生和家长沟通,收集和整理资源,了解哪些实物资源可以带入课堂,哪些家长可以参与课堂,合理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提前做好准备,合理有效运用家庭历史课程资源。
(二)课堂讲授“开启新时代”
1.视觉冲击,相册展示。教师展示学生及学生家长曾在天安门前拍摄的照片,设置连环问题,(Where)拍摄照片的地点?七十年前(Time)在这个地方发生了什么大事(What)?学生知道了W、T、W,对本课内容形成基本的三维空间。设计意图:相册展示在视觉上冲击了学生对传统课堂的认识,成功地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连环问题让学生获得了较强的代入感,提高对本节课的兴趣。
2.内心冲击,情景创设。教师讲述:“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等领导人登上天安门,隆重举行开国典礼。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时教师邀请提前联系的学生家长进入课堂,家长的参与顿时使整个课堂有了“活跃度”和“温度”,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产生“×××的家长进入课堂要干什么?难道有什么事情发生了?”的疑问。学生家长依托前期准备,介绍接下来要谈论的内容,学生的内心由平静上升到高潮,产生冲击。学生家长讲述自己所了解的开国大典,以及自己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经历,分享当家做主人的喜悦心情。家长的讲述给学生带来真实感受,加深对开国大典的学习、理解、感悟。教师对家长讲述的内容进行材料的补充,用史料进行佐证,引发学生思维的涟漪。一位同学提问:“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1949—2019年),您认为现在与祖国刚成立时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另一位同学结合家长的讲述和教师展示的材料,提问:“对您而言,新中国成立的最大意义是什么?”学生在问题框架下探究本课的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有的学生可能因没有自己家长参与而沮丧,教师鼓励学生主动采访家中的长辈,采访过程和结果制作成视频,通过多媒体展现,以多媒体为桥梁,链接家庭与学校,将教学空间延伸至课堂外。设计意图:家长站在普通民众的角度分析开国大典,一些经历的讲述,新中国成立一些历史情节的呈现,拨动着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为历史课堂增加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