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致性原则创新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2019-03-27 12:10朱征军李赛强
中国大学教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朱征军 李赛强

摘 要:阐释课程思政在课程育人和教学质量提升中的价值,理解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和具体体现,聚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引导高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反馈评估和教学活动一致性建构原则对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全要素和全过程进行深度反思。启发高校教师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根据人才培养要求、课程特点和学生发展需要确立合适的课程思政目标,创新学习成效评价方式,开展恰当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深入学习;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促使学生态度价值变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一致性原则;全过程全要素

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立体化育人转型[1]理念,经过上海高校率先提出并进一步探索,已经得到了初步的认可。之后的2017、2018和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和教育主管部门相继发布相关文件,对课程思政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指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过程中,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目前,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高每门课程育人成效,已经逐渐成为各高校和广大高校教师的普遍共识。然而高校教师在实际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理解上、实践上的一些偏差和问题。因此,必须促进高校教师进一步深刻理解认知课程思政的价值和内涵,内化为统一的教育理念;并且结合课程基本原理促使高校教师能够深度反思是否在课程的全要素和全过程中真正落实了课程思政的要求,促使课程思政能从点的试验突破到面的覆盖,促进高校课程育人质量全面提升,尽快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一、课程思政在课程育人和教学质量提升中的意义

课程思政概念创新之处在于与以往强调的“隐形思政”不同,这种提法旗帜鲜明,目标指向明确,要求全面具体,引领高校育人方向。高校的每门课、每堂课因为有了育人的元素而具有了“灵魂”,课程思政的推行和实施对于高校课程育人具有重要意义。

(1)解决人才培养“工具性”“单向度”[2]的问题。高校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之前偏重于学生专业性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和体系日益扎实完备,专业技能逐步熟练和提升,但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没有通过这些课程的引领而得到明显的提升。培养的人才更多注重的是其“工具性”的效用,学生的成长中出现“单向度”的倾向。高成本培養出来的“高精尖”人才或是大量流失到海外,或是在金钱名利面前迷失了方向。课程思政就是要将教学的过程与育人的过程有机统一起来,让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成才特点和发展需求出发,“育德”和“育智”并进,促进学生全方位、多维度提升,引导学生用专业知识来造福人类和社会福祉而不是为了追求个人名利去违反法纪、损害社会公益,课程思政是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2)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两张皮”问题。长期以来,从高校管理层到高校教师“默契”地达成了“共识”,即在思想上,将思想政治教育看成是辅导员、班主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事情。在行动上,有些教师也是一旦学生出现意识形态、道德品质问题都习惯性地推诿给思政教师和学生辅导员,连学生课堂礼仪、课堂纪律这些问题,个别专业教师也存在不想管、不愿管、不敢管和不会管的现象。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育德”的功能不断弱化,专业教师“育人”的能力不断退化,本应相辅相成的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却成了分化割裂互不相干的“两张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入了“孤岛”[3]困境。课程思政就是着力通过课程教学改革,通过系统化的推进,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

(3)解决课程育人规范性问题。一直以来,高校有相当一部分专业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兢兢业业、孜孜以求,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职业信念和操守准则,通过言传身教,在课堂内外向学生传导着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但是这些认知和行动绝大部分出自教师朴素的育人观念和自发的“觉悟”行动,且大都处在“个体性”“偶发性”或者“零星”的状态。课程思政要打造的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通过规范的课程教学改革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和全要素中,把个别教师朴素的认知、个体经验提升为全体教师统一的深刻认识和全员自觉的规范教学实践行动。

(4)解决课程育人成效问题。课程思政的推行和深化,能够解决课程育人成效三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倚重思政课的教育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中,学生的价值观在专业知识结构完善和技能提升过程中得到确立和提升。其次,改变课程教学尤其是专业课程偏重知识讲解单向输出的教学方式。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的成长需要课程学习过程中自身主动参与、体验和实践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多元有效的教学方式,从“以教师教学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转变,从单纯的完成课堂“工分”转变为注重课程育人的使命。最后,改变教学评价方式。目前很多专业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大都停留在对学生的知识记忆、理解和简单应用水平的测验,“智育”成效无法得到全面准确的测评,“德育”成效更是缺少衡量判断的依据。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就是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成长和提升作为课程教学质量评估的必要指标。由此,课程育人成效有了具体可视的反馈机制,在促进学生价值性反思成长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教师课程教学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目前,一些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的进程中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理念认识高度和行动执行力度都不够,专业教师队伍和思政工作队伍没有形成真正合力,专业课程教学思政教育的资源挖掘利用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不充分。这主要源于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不足,专业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认知还存在误区,同时通过课程改革提升课程育人成效的实施环节上也存在着偏差,需要进一步澄清误区、纠正偏差、形成共识。

1.认识上澄清误区、深化统一

(1)课程思政是教师本体性责任义务的内在要求。有的教师由于对课程思政认识的深度不够,难免对课程思政存在误解,认为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关系不大,高校推行课程思政对教师个体来说是一种外在强制性的约束,会加重自身教学负担。其实课程思政是教师本体性责任义务的内在要求。高校教师本应负有学生健康成长引路人的重要责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属性要求。课程思政要求突破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壁垒,把对两者的学习变为一个协调同步、互促互进的过程。推行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必须提升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消除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帮助教师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不会干扰专业课程自身的教学活动和减弱教学效果,相反还会提升教学的思想性、人文性,深化教学的内涵,提升教学的效能”[4]。

(2)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面向所有课程。在推行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改革中,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科学取舍,抓住‘牛鼻子,在课程选取上应该有所取舍,而不是全面兼顾,应该首先选取基础性课程和核心专业课程”[5]。这种认识只能说明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还不充分,因为课程的学习目标除了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外,还需要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有目标要求。所有的课程包括专业课程都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都可以进行充分的挖掘和运用。高校必须从教育“育人”的本质要求出发,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为此,首先需要消除高校管理者和教师认识上的误区,帮助专业课教师明确课程思政对于专业课程知识、能力和价值教育一体化的作用,帮助其加深对课程育人要求和价值的理解,明确课程对于学生科学思维、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性。促进教师的主动性和教学热忱,提升专业课程育人能力,使教师更多地感知自身育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从而获得更多的职业自豪感。

2.实施上纠正偏差、正确推进

(1)避免对课程思政内涵的泛化理解,教学目标恰当聚焦。在课程思政的探索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容易把课程思政泛化理解,将其扩展成学生的“素质教育”。高校教师在课程教学目标中必须体现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提升,既要防止泛化把不相干的内容包括在课程教学目标中,又要避免狭隘地理解课程思政,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知识结构的特点有所侧重地选择聚焦价值引领目标并将其有机融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

(2)避免课程思政元素的肤浅引入。在课程思政的探索实践中,有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没有深度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内涵,只是在课程教学中简单的谈及,缺乏深度思考和反思,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高校课程的教学目标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了解知识,而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未来新的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问题。在情感层面上,更是不能止步于让学生注意到相关问题、接受其中内含的价值观,而要体现教师价值引领的作用,使学生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准则,并在行动实践中始终如一地遵守。

(3)避免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实施的零散片面。在课程思政的探索实践中,有的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虽然加入了一些思政元素,但是只体现在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某个环节或者某个部分。这种认识实践还非常片面,形不成体系,达不到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改革的理想状态。课程思政其实是一种课程观。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改革是要推进高校课程的系统性改革,无论从整个专业培养方案的构建还是一门课程的设计,都必须把“价值引领”这个核心教学目标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加以推进。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应全面反思自己课程教学设计和实施中的问题,把思政元素融合在课程的全过程全要素中,结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层层递进,贯穿课程教学的始终,整体性地推进和实现课程思政,真正达到课程育人的目标。

三、用一致性原则改进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在课程思政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教学理论的指导,很难发现和改进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距离课程思政的目标要求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所以我们期望借用一致性建构原则来促使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反思,能够不断改进和打磨课程,提高课程育人成效。一致性建构(constructive alignment)原则由澳大利亚教育心理学家比格斯(John Biggs) 提出,是课程理论中课程设计的一条重要指导性原则。它是指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当首先确立课程预期学习目标,再依据学习目标确定相应的学习成效评估标准,并设计能够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教学活动。在教学過程中,教师首先必须清晰描述学习目标,提前告知学生相对应的学习成效评估标准,根据预设的教学过程设计和学生动态的学习成效评估反馈情况,开展并调整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有质量的学习,在教师有意识的指导下建构知识、提升能力、提高素质。因此,课程学习目标、学习成效评估反馈和教学活动的一致性建构是高水平课程设计和高质量课程教学的保障。鉴于课程思政的目标就是提升中国高校的课程育人质量、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因此,在学习目标上就要突出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就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引领的导向目标和核心准则。教师检验所教课程是否实现课程思政的要求和目标,可以依据一致性建构原则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对照,并进行深度反思和

改进。

(1)是否与学习目标契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价值引领。课程思政目标需要根据课程的专业特点,对课程里蕴含的思政元素充分挖掘,结合学生认知目标和技能目标综合设计。教师可以依据“三s”原则(students、subject、society),结合学生未来职业和自身成长发展方向、课程在学科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新时代社会发展现实需要和进步趋势来确立课程思政目标,课程单元的知识、能力和思政目标需要具体详细,呼应课程整体教学目标。

(2)是否与反馈评估一致,评估和呈现课程思政目标的达成效果。跟课程的认知目标、能力目标一样,课程思政目标也需要通过有效的反馈评估手段来进行测评衡量。课程思政因为其价值引领比认知和能力目标更为内隐和难以测验衡量,因此很多教师的学习成效评价中缺失了课程思政目标是否实现或实效如何的评估。其实教师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和手段来测量学生价值态度的变化来获得课程思政目标实现的情况。布鲁姆认为“当某种现象、特征或价值吸引了学生注意时”[6],价值内化过程就开始了。布鲁姆将这一过程分成5个层级,并对每个层级如何进行测量给出了例证性目标测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如: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外显行为获得学生价值观念和态度倾向证据。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结构性、半结构性或非结构性的问卷调查表以及进行深入的会谈来直接询问学生的价值偏好和行动证据;可以设计一些评估测验情境来获得学生陈述性或行动性的价值选择证据。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思政目标在评价量表Rubrics中设计相应的价值评价维度和评价标准,并根据收集到的相关证据数量和程度衡量评价学生的价值态度变化。但是需要注意在进行课程思政目标的反馈评估时,也要紧密结合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反馈评估过程,避免突兀的“价值拷问”。

(3)是否将“育才”与“育德”有机统一。在课程思政教學过程设计时,需要规范完整简明生动地呈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做到有机融合和层层推进;需要依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念和态度倾向,选取生动形象的思政案例来丰富教学内容;需要根据课程思政目标设计形式多元新颖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观察、讨论、反思和体验,推动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积极主动参与过程中理解认同课程的价值目标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自觉和实践行动。在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中,思政元素案例的呈现和讲解与知识内容的讲授、能力培养应该紧密关联,并运用正确的方法全面、理性、客观地理解社会现实问题,尊重科学事实。善于设置两难情境问题促进学生在价值选择冲突中深度体验反思,尽可能综合运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多元评价方式以及评价量表(Rubrics)、核查表等评价工具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鼓励学生挑战创新、引领学生态度价值观提升。

课程思政聚焦的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成长,要想使之得到有效的实现,教师必须通过规范精心的教学设计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课程思政是一种新时代中国语境下的“课程观”[7]。课程思政让“知识传授”

“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成为统一发展的整体,学生认知的深化、知识系统的完善构建以及学生技能的提升、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得以和学生的价值体系的形成、价值观的成熟同步进行,并且相互促进。课程思政让知识传授不再孤立和碎片化,让能力培养不再生硬和机械化。课程思政其实并没有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反而丰富和拓展了教师教学内容,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 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

[2]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高德毅,宗爱东. 从课程思政到思政课程: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

[4][5]陆道坤. 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

[6](美)D·R·克拉斯沃尔.B·S·布鲁姆等编.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二分册——情感领域[M].施良方,张高云,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7] 刘鹤,等.课程思政建设的理性内涵与实施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9(3).

[责任编辑:周晓燕]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