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2019-03-27 12:02吴永伦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新课堂分组教学学法指导

吴永伦

[摘   要]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是落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一条有效途径。新课改首先要做的是改变观念,其次才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学法的指导。教师要启发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锻炼学生,打造卓越课堂,做到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投入语文学习中,从根本上变革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堂;课程标准;分组教学;学案;学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3-0010-03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语感、主体性、可持续发展、活动课程、探究性学习、人文性、素质、创新等新名词占据了人们的视野,理论上的巨大冲击令人顿觉耳目一新。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紧锣密鼓地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对我们的教学理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研究的成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于2001年6月正式颁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也在2003年4月頒布。作为在国家高度重视之下由教育部组织研究多年而结出的果实,《纲要》和《标准》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历史做出了权威的总结。

就实践性的发展而言,语文教学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教师为主体的阶段。

在九十年代以前,绝大多数地方的课堂教学以“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这一观念为主,它体现为教师对文本阅读教学和作文指导的权威性或伪权威性,教学过程的单向性,评估方式的单调性和评价标准的唯一性;恢复高考后基础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持续热潮可以视为其最具体的表征。

第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阶段。

八十年代上海钱梦龙提出“三为主”的教育教学思想,在九十年代备受关注和推崇。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首次得到重视和认识。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之下体现出一定的主体能动性;教师重视教学设计,表现为对学生准备状态的预估,教学过程初步呈现多元化,重视方法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理论未能深入和惯性作用,语文教学结果的单向引导还是从本质上体现为封闭性的现代教育特征。教师循循善诱,目的还是要把学生活泼的思维引向预设的某个结论。

第三,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阶段。

这一阶段的来临是以《标准》的颁布执行为标志的。在《标准》中,两个重要的提法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种认识作为以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执行的基本要求,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实质上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发出的改革呼声的汇聚,也是对国内外心理学、教育学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的有力推动。

基于对语文教学这三个发展阶段和对语文新课程改革精神的认识,我认为:课堂教学,必须实现从“单向型教学”向“多向型教学”转变,开展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互动的教学活动,从而构建“对话文化”;必须实现从“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教学”转变,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探究式教学,从而构建“质疑文化”;必须实现从“应试型教学”向“素养型教学”转变,通过倡导合作学习,在师师、师生、生生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构建“合作文化”。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新课改将怎样进行?

我的回答是: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一、教师必须确立新的教学理念

首先,教师要研读吃透《标准》的精神实质,创造条件让学生“有为”,让学生“活”起来。常规思维认为,课堂上教师讲得越多、越细、越深、越透,学生就学得越快、越好,事实上这样很容易养成学生思维的惰性。那么该教什么?怎样教?教师应做到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学会,要少讲、精讲,只作点拨性的引导:如果学生讲对了,教师肯定;讲得不完整,教师补充;讲错了,教师更正。

如我以前这样教《雷雨》:从作者生平、文章的文体等讲起,然后分析矛盾冲突,最后归纳人物形象。课堂上基本都是我在讲,又或自问自答,学生很少参与,都在中规中矩的听讲、做笔记。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这样教:一开始什么也不讲,让学生先看书和学案约15分钟,自己掌握故事梗概、文学基本常识等知识点,然后对故事情节进行简介,继而开始一节课的重点教学,播放该话剧的录音片段给学生听,让学生分组讨论、赏析体会人物的性格,然后让学生小组分角色朗读,派代表分角色朗读,之后小组点评,评出朗读表现最佳者。

其次,新课程改革主张让学生在“做”中学,即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去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交流,教师只起引路人作用,引导学生投入教学活动中,让他们亲身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比如巴金的《小狗包弟》的教学,依据学案,我这样引导学生:

让学生标出小狗包弟讨人喜欢的地方与令人悲伤的地方进行赏析。通过赏析,学生得出小狗可爱、忠诚、机灵、听话、聪明、可怜的特点。

接着我让学生分析这篇文章的选材特点。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出了“平常和典型”的特点。

接下来我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几处细节描写,推敲其用语的特点。学生通过小组学习很快得出了“从细节入手”这一选材上的特点,并且还总结出了巴金语言平实质朴的特点。接着我让学生注意巴金的写作顺序,提出“如果将小狗的悲惨结局挪到文章开头去写行不行,为什么?”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对此争论得很激烈,一些平日课堂表现不积极的学生也被感染调动起来,激动地站起来发言。

最后学生总结归纳出这样几层含义:一是这样颠倒顺序不可以,人们在抑郁悲伤的时候是很难接受喜悦的情感的,如果颠倒顺序,小狗包弟可爱机灵等特点就很难接着描写了,文中这样的安排很符合读者的接受心理;二是开头第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起到了引出下文、深化主题的作用,引人思考关于“狗性与人性”的问题。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它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这正是新课改的核心所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

二、教师要努力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的又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旨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而分组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如何合作,是教学实施的核心环节,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1.让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

小组讨论中学生存在着只顾自己发言,不关注其他学生讨论的现象。一些学生不参与讨论而在闲聊,始终未进入讨论状态。

针对这种现象,我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等因素,让学生进行小组角色分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如一个讨论小组6个人,就选出:小组长、记录员、中心发言人、小老师、问题小专家等。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每个成员发言的要点,并由小老师进行检查;中心发言人负责将小组讨论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小老师负责讲课;问题小专家负责质疑、补充……这样让小组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我还经常转换每个小组成员的角色,这次讨论的中心发言人有可能就是下次讨论的记录员。这样,学生就有机会尝试不同的角色,从而全面锻炼能力。

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全班交流,我都要求学生注意倾听,记录别人发言的要点,有时我叫学生起来复述别人发言的要点或对别人的观点做出评价。这样学生就会投入其中,不会出现闲聊等现象了。

2.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参与讨论的时间

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由于受时间的限制,教师没给足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就要求学生讨论;有时合作未能深入,教师就要求每组派代表汇报,最后草草收场,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发言,从而丧失讨论积极性。

在小组讨论前,一定要给每个学生预留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学生准备发言,必要时可以要求学生按讨论题目写出发言提纲,这样在进行小组讨论时,他们就会有话可说了。试想: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怎么能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呢?

在讨论和汇报成果时,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创造更多的发言机会,确保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让每一个小组都能将本组讨论的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

只要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参与讨论的时间,他们自然就能讨论出深度,讨论出成果,讨论出积极性。

3.注意小组结构形式的多样化

学生知识层次的差距,参与的积极程度不同,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在我们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往往是按座位就近搭配分组,很多教师还特别强调好、中、差的搭配组合,这样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往往就不是平等的关系,而是依赖、主从的关系,即知识基础好、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就成了小组的主帅,不自觉地包办了一切,代替了一切,而那些学困生也就不自觉地成了陪衬,这样的合作学习效果肯定是很差的。

在教学中我采取多种形式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如结构分组,以座位前后左右为一组,它适合小型的分量不重的学习任务;自由分组,根据兴趣爱好自由组合,它适合有多种选择内容的活动学习;同质分组,分好、中、差生组,它适合分层教学,针对好、中、差生的程度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学习任务;异质分组,优、中、差生混合編组,它适合优生带动差生。

4.小组学习环节与具体教学过程

一般来讲有以下环节:

①展示问题、明确任务。②小组合作探究。③小组展示。④质疑、补充。⑤教师点拨、总结。

“导入”“分析”“讲解”是传统的“传授—接受”教学模式必要的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按照教师或教参的思路去被动地接受知识;“展示问题、明确任务”“问题引领、合作探究”是新教学模式的与众不同之处。新教学模式要求:上课伊始,教师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呈现课题性问题或任务(可以用语言、板书、多媒体等手段),并且要求学生尝试解决。其目的是让学生进行思考,去体验、感知和探索,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自主地建构知识。

具体操作:学生自主解决小组问题并进行讨论,交流成果(教师会提醒时间)。各小组成员首先解答自己这组所负责的题目,和小组成员讨论后,在纸上形成答案提纲,以方便成果展示。如有余力,可解答其他问题。

例如,我在教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在学生独立完成了朗读、背诵的基础上,抓住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认为作者是怎样构思这幅“秋景图”的?你能画出来吗?

每个小组一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一边画草图。当绝大多数学生完成任务后,我请学生展示自己画的画,并作构思说明。这时,学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景有山、月、松、竹、莲、泉,似乎还描写了一些人。我抓住这一契机,针对学生的困惑,请各小组的问题小专家提出问题。他们提出了以下问题:

到底有哪些人?

画上有没有“浣女”和“渔夫”?

这些问题再一次引导学生全身心地进入诗文中,并且引起了热烈的辩论,学生在辩论中进一步明晰了诗文的内容。

5.评价机制的制定

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小组学习的保证。

①问题分必答题和抢答题。必答题可由全组多人合作完成,如本组答不出,则由其他组代替解答,将给本组减“☆”,给相应的组加双倍“☆”。每组所有必答题全部完成才可获“☆”。②抢答题答对一小问即可获“☆”。抢答时,由最先举手的学生回答,若多人同时举手,则由教师点名回答。③展示成果时注意:要点明确,语言简洁(尽量少用或不用教材原话),条理清楚,声音响亮。其他学生要认真听和记。④学生还可针对其他组的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有思考价值的好问题亦可获“☆”。⑤回答若不准确、不全面则不得“☆”,由其他学生补充,若补充得好则得“☆”。⑥为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每人最多回答两次。积“☆”最多者为获胜方。⑦每一个学期结束前进行总结评比,评出一、二、三等奖。

在此,我把评价机制设置的依据说明一下:①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②小组讨论体现了合作意识,但也易形成表面热闹的课堂,而采用比赛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学生会尽力思考并展示。③学生在分组的情况下,可能会只分析自己所负责的那部分题目,这与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初衷不合,所以鼓励学生对其他部分的知识提出问题。④及时奖励。教师在具体过程中要及时依据答题情况给出评价并奖励,对于暂时落后的小组教师也要关注鼓励,由此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⑤为了公平起见,对每个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给予了限制。⑥鼓励学生用规范的语言答题,提高用语规范性。

三、教师必须转变备课思路,变教案为学案

课堂教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必须围绕着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形成能力去备课。教师首先要考虑的不再是如何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如何在规定的课时内,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且真正学有所得。因此,教师必须转变备课思路,把备教法改为备学法,把教案改为学案。未来的名师,一定是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师。

四、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改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由于学生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学习状态中,要使他们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还需要一个过渡期,换句话说,学生还没完全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主动地探究学习。

首先,初高中学习衔接不上。受初中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影响,不少高中生的思维简单化,学习方法多为死记硬背,独立思考能力差,依赖性强,没有自觉学习的意识,看课本不耐烦,课堂注意力不集中,把信心建立在分数上,而这些都有碍于新课程改革的落实。

其次,由于知识基础和个性品质的差异,在《纲要》提倡的研究性学习中,只有那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这种状况很容易导致学生两极分化。

因此,学习方法的指导就成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我的做法是:

第一,對学生进行新课程理念教育,让学生有理念上的改变,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在巩固基础知识后,更上一层楼,在探究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第二,讲清高考应试与新课改的素质教育实践的关系。新课改并没有淡化或忽视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只不过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双基”,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位。高中生探究性学习的真正含义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提升能力。这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反而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获取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终生学习的能力。

第三,加强学法指导,努力实现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飞跃。

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大胆解放思想,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把讲堂变学堂,教案变学案,让学生说,让学生做,让学生去实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更多地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喜悦,做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只有这样的教学才算成功,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不再枯燥无味。

[  参    考    文    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新课堂分组教学学法指导
浅析如何构建初中化学实验课高效课堂
探索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让英语后进生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一体化课堂分组教学中确定展示学生的策略
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利用数学建模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研究
浅析中学体育新课堂教学
分组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加强学法指导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