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物学具的小学数学难点突破策略

2019-03-27 15:41:57何文辉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学具教具人教版

何文辉

(诏安县建设乡中心小学,福建 诏安 363500)

小学数学相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学习难点,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或是对某个数学概念难以形成有效的认知建构,或是对某个数学推理过程感到困惑不解等。鉴于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针对学生“学情”特点,立足教材特点,借助学生学具、教师教具及生活辅助用具等实物学具,以此实施相关数学教学难点突破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教材特点,具体分析学生的“学情”与教学目标相冲突之处,并紧紧抓住这一点,根据学生身边的学习用品,认真分析这些学生学具与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间某种关联,以此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实践,从而突破数学教学难点。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身边的学习用品,如铅笔、水性笔,或三角板、圆规,或语文书、数学书、音乐书等,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学生学具进行数学学习实践活动,以此突破数学学习难点。例如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九页的内容《上、下、前、后》及相关的练习。教学时,笔者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引导: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主题图中的位置,以此让学生明白教材主题图的位置关系:汽车在火车的(上面),轮船在火车的(下面)。2.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学习用品进行如下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把美术课本放在语文课本的下面,音乐课本放在语文课本的上面。3.让学生对于这样的摆放选取一本课本作为参照物,同桌的同学相互说一说另外的两本课本的位置,在平面摆放变换位置说一说,加深了学生对上、下、前、后的位置的认识。同时明白两本课本的位置是绝对的,但是对于三本课本的位置又是相对的,如语文课本相对于美术课本则就在美术课本的(上面),语文课本相对于音乐课本则就在音乐课本的(下面)。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就班级里同学们所坐位置的前后座位训练,所见到的天花板、地板、课桌的位置说一说。这节课学生在观察中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身边就可以学习数学。再如,教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三)”这一数学知识,笔者是这样借助学生学具来引导学生突破数学教学难点的:1.发给每位学生一张方格纸,再让学生拿出直角三角板;2.引导学生以方格纸上的一个点,让学生将三角板固定在方格纸上,每次按照顺时针进行旋转90度,观察三角板的位置变化;3.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教师进行总结。这样,教师针对学生所学习的相关数学知识,借助学生的学具引导学习,从而突破数学学习难点。

二、借助教师教具突破数学教学难点

教师教具相对于学生学具来说,与数学教学的关系更密切。教师教具是针对学生学习数学中的难点设计、制作出来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可借助教师教具来突破数学教学难点,如对某个数学概念通过教师教具形成有效的认知建构。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说,当面对数学理解难点及数学技能训练难点时,他们就希望借助直观的教具演示来获得相关数学学习感性认知,并以此化解学习难点。

教师在学生学习数学碰到困难之时,可引导学生通过教师教具来破解学习难点,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例如,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相关数学知识,笔者是按照如下教学步骤引导学生借助教具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1.发放正方形橡皮泥给每个学生;2.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借助橡皮泥自制的“圆柱”,经过削切加工成等高等底的“圆锥”,然后将“圆柱”和等高等底的“圆锥”的体积之间包含关系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判断,从中去发现规律;3.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又如,教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三)”,笔者是这样借助教师教具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课的数学知识的:1.发放教具,发给学生每人六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教具;2.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操作:(1)引导学生用4个小正方体摆出不同的组合,从正面看到一样的形状;(2)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的图形不变,可以怎样进行摆放;(3)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进行探究;(4)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进行总结。上述两例,学生通过具体凭借——教师教具,顺利地突破了“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相关数学知识的学习难点,从而有效地把这些数学知识纳入到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中。

三、借助生活辅助用具突破数学教学难点

生活与数学的关系密切相关,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当巧妙利用生活物品,进行细致分析,并根据生活物品特点,引导学生把生活物品与相关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借助这些生活物品进行有效探究,从而有效突破数学难点。

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数学知识的一味灌输,学生学起来往往觉得非常复杂,久而久之,学生就产生了学习数学的畏难情绪,对数学失去了兴趣。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物品进行数学实践,将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单化。如:一本书为25.6元、一个杯子6.5元、一瓶矿泉水2.5元、一个笔记本0.7元。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把小数找出来,并仔细观察:“相较于过去认识的数,今天所要学习的小数有什么区别?”借此引导让学生初步认识小学的特征和意义。然后以“元、角、分”这些生活常识为切入点,将这些小数的实际价值构建起来,如6.5元实际上就是6元5角,0.7元即7角等,让学生立足于熟悉的商品价格,利用直观的图示感受分数和小数的内在联系,从而为借助分数理解小数奠定坚实的基础。

再如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二)”,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实施数学实践活动的: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课桌椅的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2.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在合作小组里探究观察情况;3.引导学生在全班中进行探究,形成学习感悟共识。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引导学生回家后,去观察家中物品正面、上面、左面所看到的形状,然后跟父母进行交流。这样,教师把相关数学知识与相关生活物品巧妙结合,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变抽象为形象,从而觉得数学学习很有趣味。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基于实物学具,运用恰当教学策略,学生便能突破数学学习难点,从而实现以实物学具为学习感悟凭借,在数学实践中展开学生思维,提升数学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学具教具人教版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7:56
展教具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应用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语文知识(2015年9期)2015-02-28 22:01:43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