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丽
互文性阅读来源于法国学者克里斯蒂娃和罗兰·巴特首倡、确立的“互文性”理论。小学中高年级诗词教学中开展互文性阅读,有利于课堂上学习资源的丰富,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建立起关联性和整体性的认知,生成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和感悟,得到多元而深广的情感体验与审美收获。
互文性阅读的基本内涵是:文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文本在同其他文本相互参照、彼此勾连的互动关系中,形成以结合点为纽带的文本系统。开展互文性阅读,有助于在课堂上丰富学习资源,拓展阅读视野,积淀人文素养。
在结合文本特点和学情特点进行互文性阅读时,应基于教学目标进行“顶层设计”,由点及线到面,形成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感知和深入理解。“顶层设计”中的点,指的是互文性阅读中文本和文本之间的关联点,结合关联点进行互文性阅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建立起关联性和整体性的认知,生成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对情感的深入体会,得到多元而深广的审美收获。
基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诗词教学的特点,可以从内容理解、情感体悟、学法获得三方面进行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学生通过“展开想象”“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来理解诗词内容。想象,可以帮助学生把诗词中的文字变成可视性图画,学生脑海中的图画应该是有色彩,有动态,有温度的。怎样把口中诗变成眼前景?想象点又该怎样把握?如何通过互文性阅读,助力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来理解诗词内容呢?
下面以《忆江南》为例进行阐述。
《忆江南》这节课的核心问题是:作者白居易为什么要忆江南?学生很自然地把想象点聚焦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重点内容上,教师可通过“想象——互文性阅读——再想象”进行教学。
首先,引导学生想象:走进江南春天的早晨,你能看到什么?学生的回答往往是看到红得像火一样的江花,绿得像兰草一般的江水。他们这时候的回答,是基于文字的简单解释,对江南之美的理解并不深刻。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已有积累:你们的画面中有红有绿,色彩鲜艳,你还知道哪些诗句中有美丽的颜色呢?引出互文性阅读诗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进一步感受:读读“花欲燃”和“红胜火”,你能发现什么?学生会想到,花开得繁茂,开得热烈,红得像燃烧的火焰。
再进一步思考:这样的花被怎样的景物映衬着?学生会从诗句中到答案:青绿的山映衬着火红的花,碧绿的江水映衬着火红的花,多亮丽啊!再想象:江南的春天不仅仅有这些,还有你们说的“千里莺啼绿映红”呢,此时此刻,你走在江边,你能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呢?学生视觉、听觉和嗅觉被打开,眼前的景物一下子多了,活了,也美了,亮丽的色彩,动态的景物,蓬勃的生机扑面而来。让学生有机会在梳理中想象,在想象中发现,画面如在眼前,在憧憬与期待中丰厚了对江南之美的理解。
再如,《清平乐·村居》的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理解“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时,可以关联“卧”字,结合“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的牧童形象进行互文性阅读,通过想象儿童动态与神态,多角度地理解顽皮与可爱。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梳理和儿童有关的诗句进行互文性阅读,如“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等,都是鲜活而充满童趣的画面。
叶圣陶说:“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驱遣想象,能够深化对内容的理解,结合想象要点进行的互文性阅读,又从横向和纵向丰富了学习资源,无论是教师引入的诗词,还是学生曾经阅读过的诗词,都被当前文本所唤醒,当前文本又因互文性阅读而丰富鲜活。
文艺理论家朱光潜认为,感受艺术美离不开联想,我们在欣赏诗词作品时,常常也是在欣赏诗词中物象带来的联想。就诗词而言,“一切景语皆情语”,如蒙曼所言,“好的诗人笔下没有不带感情的风景”。读懂诗词中景之意,就读懂了人之情,因为诗人常常是通过融情入景或借景抒情等手法,含蓄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学习诗词时,不仅要想象画面,还要结合诗词中凸显意境之处进行互文性阅读,通过阅读和联想,深度走进文本的意义空间,丰富情感体验和审美所得。
《渔歌子》作者张志和能诗善画,《渔歌子》的画意诗情,学生怎样才能体会到?文字背后又有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呢?教师抓住“白鹭”“桃花”两处典型物象进行互文性阅读,通过联想激活体验,体会作者“不须归”的悠闲自得之情。
教学“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描绘的这幅春景钓鱼图中,苍翠的青山前,有洁白的白鹭,粉红的桃花,你知道作者为什么在这里写白鹭和桃花吗?学生的认识是这样的:因为这里有水,所以有白鹭栖息,因为是春天,所以有桃花盛开。
这是基于客观存在层面的理解,白鹭、桃花这样的景物之语是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已有诗词储备:平时你们积累过哪些有白鹭和桃花的诗句呢?聚焦到互文性阅读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诗句描绘的画面,颜色有什么特点?通过对比阅读,学生发现这些诗句营造的画面,色彩明丽,读之眼前一亮,身心为之愉悦。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这样清新秀美的画面中,抬头望,洁白的白鹭时而翱翔,时而盘旋,时而冲天直上,低头看,粉红的花瓣落入水中,随着水流啊流,你联想到什么?学生很容易理解:白鹭随意飞翔,流水随处可流,这就是自由,这就是悠闲,这就是白鹭和桃花两种物象的语言色彩,也是这首词通篇的情感色彩,自由自在,悠闲自得。
通过互文性阅读,学生走进作者自由的心境和悠闲的生活,感受这首山水词作的审美力量,生发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互文性是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发生关系的特性。教师在教学中抓住文本间的关联特性,层层深入,结合互文性阅读的诗句,让学生在有情有境的联想中,思维形成网络,解读景语背后的情语,生成真实的情感体验。
中国诗词源远流长,包罗万象,同类诗词常常具有明显的共性特征,基于结构的相同与相似点进行互文性阅读,通过分析、比较,发现规律,探究内涵,迁移学法,将已经掌握的内容向新领域延展开拓,再提升为更高层级的已知层次,周而复始,学生阅读能力也会得到有效提升。
小学阶段有很多富有哲理的古诗,抓住哲理诗的构成规律进行互文性阅读,引导学生从一首诗走向一类诗,在规律的发现和哲理的体验中,培养感受真善美的艺术心灵。哲理诗的教学,可以结合诗中的启示点进行互文性阅读。
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时,考虑到与苏轼同时代的王安石写过一首《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其风格写法非常相似,都是典型的哲理诗,由景入理,哲思深刻,发人深省。将这两首诗组合在一起进行互文性阅读,有利于学生发现哲理诗的特点,再通过精加略的教学方法,完成学法迁移。
课堂上,教师通过“想景悟理——互文性阅读——想景悟理”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引导学生思考:苏轼天天在庐山流连,他看了又看,看到了怎样的庐山呢?抓住“看”字,想象庐山横、侧、远、近、高、低的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同样是庐山,同样是看,怎么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的景致呢?其原因就是“身在此山中”,从感受奇迷的山色,到领悟深永的妙理,过渡自然,衔接紧密。接下来揭示,这样的诗叫做哲理诗,引入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进行互文性阅读,引导学生思考飞来峰之高和登峰之所见,感悟为什么站在飞来峰上,一切尽收眼底呢?其原因就是“身在最高层”。
其他类别的诗词,如写景类、送别类等,也常常可以挖掘到结构上的相似点。如前文谈到的《忆江南》就是白居易同类题材作品中的一首,教师也可以结合《忆江南(其二)》或《忆江南(其三)》进行互文性阅读,因为这三首词的结构非常相似,既能通过迁移巩固学法,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广度上体会江南之好,从深度上感悟作者对江南的热爱与怀念。
这里,基于求同、求通、求深的原则,在互文性阅读中发现诗词写作方面的规律与特点,运用所学方法阅读一首又一首,由一篇延展到一类,感知阅读这一类作品的阅读路径,构建基于某一阅读整体的审美发现与体验。
学者叶维廉说:“打开一本书,接触一篇文,其他书的另一些篇章,古代的、近代的、甚至异国的,都同时被打开,同时呈现在脑海里,在那里颤然欲语。一个声音从黑白纸间跃出,向我们说话,其他的声音,或远远地回响,或细语提醒,或高声抗议,或由应和而向更广阔的空间伸张……”这段生动形象的描述,很好地阐述了互文性阅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