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课地点:唐山市万达小学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与形》
辩课人员:河北省名师杜晓虎工作室 杜晓虎 王东青刘冬梅 马向葵 孙雪静
唐山市万达小学 魏晓晨 朱 妹
编者按:“辩课进行时”是本刊在2019年重点推出的新栏目,同时也是《河北教育》专注新课程改革实施,专注一线课堂教学的新举措。本栏目以“课堂展示”+现场“辩课”+“专家评价”的形式呈现辩课的具体内容、研讨成果和研究价值。我们将持续走进不同地区的不同学校将“辩课”进行到底。第四站,本刊编辑部走进唐山市万达小学,实地参加由河北省名师杜晓虎工作室组织的以“数与形如何从建构走向融合”为主题的教学展示及研讨活动,精心整理后,我们将相关内容呈现出来,希望能给老师们一些启发,同时也希望听到你们的声音。本栏目互动邮箱:hbjy⁃zh01@126.com
【实录】
1.出示图形。
师:仔细观察这组图形,你能用“数”或“算式”来表示在“形”中发现的规律吗?
2.交流。
(1)1,4,9,16。
师:结合图形,1、4、9、16这四个数表示什么意义?谁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生:这四个数分别表示每幅图形中包含的小正方形的数量。
(2)1×1=1,2×2=4,3×3=9,4×4=16。
生:每幅图形横竖都是由相同数量的小正方形组成,所以用乘法算式来表示每幅图形中包含的小正方形的数量。
(3)1,1+3,1+3+5,1+3+5+7。
生:1表示第一幅图形里面有一个正方形;后面图形是在前一幅图形的基础上,逐渐增加3、5、7个小正方形。
师:为了更清晰地表示出这种规律,我们把这些加数所对应的的小正方形用不同的颜色标识一下。
师:如果我们按照刚才发现的规律继续思考,看这个式子“1+3+5+7+9”,你会想到什么?
生:我想到“1+3+5+7+9”等于5的平方。
生:我会想到边长为5的正方形。
师:我们思考一下,这五个加数的和等于52,同时又想到它对应着边长是5的正方形,你有新的发现吗?
生:加数有几个,就等于几的平方。
师:看见72,100,你又会想到什么?
(学生想到正方形和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数列。)
师:看看刚才我们刚才研究的过程。
生:都是从1开始的,而且还是连续的奇数。
师:像这样从1开始,n个连续奇数相加的和等于——
生:n的平方。
1.请你根据刚才发现的结论算一算:1+3+5+7+9+7+5+3+1=( )。
生:把这个算式分成两部分,前面“1+3+5+7+9”等于52,后面“7+5+3+1”等于42,它们加起来就等于41。
师:再看这个,5+7+9=( )。
生:我可以在“5+7+9”的前面加上“1+3”,然后用52减去22就是“5+7+9”的和,等于21。
2.每幅图最外圈各有多少个小正方形?
生:第一幅图有8个。可以用“32-1”求出最外圈有8个小正方形。
生:第2幅图可以用“52-32”来求,第3幅图用“72-52”求。
师:那么不画图,第5幅图最外圈有多少个小正方形?
生:有40个小正方形。按照刚才的规律,112-92=40。
生:我发现了第几幅图最外圈就有几个“8”,所以第10幅图最外圈有十个“8”,共80个小正方形。
3.出示:(a+b)×c=ac+bc。
师:乘法分配律的确可以利用长方形的面积来理解它的算理。这样一来理解它的算理就变得直观了。
4.出示沙漏动画。
师:仔细观察,你能通过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关系,联系到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吗?
生:老师,我知道——a2+b2=c2。
师:上面两个较小的正方形的面积加起来正好等于大的正方形的面积,也就是两条直角边的平方之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
师:今天我们一起对“数与形”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感受到数与形之间的关系密切,数中有形,形中有数,彼此不可分割。像1、4、9、16、25这样的数既是我们熟悉的“平方数”,又被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称为“正方形数”。除此之外,他们还研究过“三角形数”“五边形数”。大家课下可以继续研究,相信同学们能够找到更多的规律。
【说课】
把数与形结合起来可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直观。
本课通过数形结合,让学生探索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之和与平方数(即正方形数)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发现规律后,让学生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与形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知识链接,感悟思想。
1.直面课题,回忆旧知。
师生通过对话对以往数与形的知识进行简单回顾。
2.揭示课题,体会魅力。
师: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例子还有很多,它能使问题更形象、更直观。再次走进数与形,体会数形结合的魅力。
设计意图:课前通过谈话唤起学生对数与形的感知,明确学习内容,感受数形结合的魅力。
(二)探索规律,深化思想。
1.快速计算,寻找规律。
出示算式1+3、1+3+5、1+3+5+7,学生计算并观察算式中加数及结果的特点。
引导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列出算式并计算。
2.引“形”解题,体会结合。
从数的角度分析了数与式之间的关系,不妨换个角度,借助图形再来研究它们的关系:看到“4、9、16…”或“22、32、42…”能想到什么图形,为什么?在此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由平方数想到正方形,初步体会以形解数,感悟数形结合。
看到“4、9、16…”或“22、32、42…”能想到正方形,1+3、1+3+5、1+3+5+7……这样的算式是否也有与之相对应的正方形呢?
学生组内交流想法,独立完成画图。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1个小正方形、3个小正方形、5个小正方形……可以共同拼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大正方形,通过图形的规律理解“平方数”和“正方形数”的含义。
3.思维碰撞,发现规律。
通过对数的分析和形的理解,能否很快计算这样连续奇数相加的结果?再次计算“1+3+5+7+9+11”;如果是“1+3+5+7+9+11+13+15+17+19”呢?只是72,你又能想到哪个算式?什么图形?
“你们的计算越来越快,是发现了什么规律吗?”引导学生逐步总结出“从1开始,几个连续奇数相加,和就是几的平方”。
设计意图:在题型的模仿、类型的强化中,学生渐渐明晰数的规律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规律。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体会数与形这种完美的结合,体验成功的喜悦。
4.运用规律,思维强化。
出示“1+3+5+7+9+11+13+11+9+7+5+3+1”,学生计算引发争议,在计算与图形的直观演示中,再次深化对“从1开始,几个连续奇数相加,和就是几的平方”这一规律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数的问题也可以用形来帮助解决,形的问题中包含数的规律,通过数与形的对应关系,互相印证。
(三)解决问题,提升思想。
出示课件,观察圆点的排列规律并计算图中圆点的数量。
思考:如果按照这样的规律,排到第10行共有多少个圆点呢?学生讨论计算方法。
师:我们能不能再利用图形,找到简便的算法呢?
师生交流,借助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探索求连续自然数和的计算方法,从而体会图形问题蕴藏着有趣的数的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几个层次的练习,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体会数形结合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四)回顾整理,探究拓展。
带领学生认识三角形数和正方形数,领略五边形数、六边形数及多面体数的神奇,为学生扩大探究的领域,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场】
杜晓虎(河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发展,数形结合思想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载体。数与形是数学中两个最古老、最基本的学习元素,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数思形、见形想数,数形结合考虑问题是一种常用的思想方法。今天我们就结合两节《数与形》谈谈如何让数与形从建构走向融合。
话题一:数形结合既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能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数与形的教学我们应该从几方面去建立数与形之间的连接,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王东青:让学生思维动起来要促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需要,即激趣。
内在学习需要的建立,要让学习内容立足于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学生感觉熟悉亲切。孙老师有意识在引入环节设计了退位减法、韦恩图、分数、植树问题等数形结合的展示,帮助学生回忆相关内容;马老师则是在课后用面积模型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并延伸到勾股定理。这种梳理,立足教材整体建构知识体系,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大有裨益。
内在学习需要的建立,还要有意识地创设能够激发学生认知冲突的学习活动。教学要让学生在研究、争论、质疑中展开。这两节课都注意到了这一点,学生在研究、讨论的过程中逐渐逼近数形结合问题的本质。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时,又引导学生想象数和算式表示的形是什么,学生不仅发现形的面积表达方式有多种,而且感受到形的面积与数、算式的紧密联系。基于此,教师接下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算式,通过算式和数想象图形,从“形中藏数”到“数中找形”,巧妙地建构起数形之间的联系。
刘冬梅:我同意东青的观点。马老师的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一点做得很好。尊重学生已有经验和认知规律,直接以“数”示众,强化认知对比,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规律。形与数的思维切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合作力与创造力。学生兴致盎然,完全融入“数形结合”的思维挑战中。
马向葵:促进学生思维动起来,我觉得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孙雪静老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发现“数”中的规律、学会学习、懂得思考问题的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参与热情,并体会到了数与形的密切联系,真正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孙雪静:我也能从马老师的课上发现这一点。他借助正方形图,以形助数,发现规律,让学生亲历了从“形”到“数”的过程,并直观地发现“形”与“数”的关系。学生在交流中不断进行思维的碰撞,理解规律,总结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正是因为这样的思维碰撞,学生学会了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体会和掌握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朱妹:让学生思维动起来,也离不开教师严谨的教学。在教学时,马老师引导学生思考:“1+3+5+7”下一个应该加几?学生很快答出“1+3+5+7+9”。马老师又引导学生“你会想到什么”,学生联系第四幅图,推断出“1+3+5+7+9”就是第五幅图,即边长为5的正方形。以此类推,学生在形中发现了数的规律,又用数的规律印证了形的奥秘,构建与融合相互交织,最终学生发现了“从1开始,几个连续奇数相加,和就是几的平方”的规律。
话题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倡导深度备课,能够以系统化的思维把握知识本质。数与形部分如何深度备课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价值?
王东青:深度备课要研读课标。数形结合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这离不开观察、数学思考和推理归纳,因此需要聚焦在数形之间的转化,让学生通过以形想数、由数到形的过程来明晰这一思想方法。马老师先是通过观察让学生发现“形中藏数”,接下来通过想象和验证发现“数中有形”,二者巧妙融合,促使学生不断地思考、探究、推理、归纳;孙老师则是引导学生由数构造形,体验形的助力作用,接着又从形回归到数,感受数形融合的价值,数形在相携相行的过程中,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亲历知识形成过程,促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马向葵:我觉得深度备课要清晰小学阶段的数形结合思想内容。我在备课时,发现小学阶段的数与形思想细分为三方面:一是体会形是抽象数量关系的可视化,帮助理解数和算式,进而为直观地解决数学问题提供思路和方向,甚至可以直接看出结论;二是体会形也离不开数和算式,借助具体的运算进行判断并得出结论;三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觉运用数形结合方法,体会作为问题解决策略的数形结合的益处。简言之,既凸显“形帮数”,也能感受“数助形”。
孙雪静:深度备课还要理清小学阶段“数与形”在各个年级及不同版本教材中渗透的点,能帮助教师找准生长点,抓住发展点,为学生后续学习积累活动经验。小学中渗透的数形结合思想方法,首先体现在根据数学问题中数的结构特征,构造出与之相应的几何图形,并利用几何图形的特征、规律来分析解决问题,化抽象为直观,易于发现问题的内在联系。
刘冬梅:另外,还要注重横向教材的对比,丰富备课的认知。两节课对三角形数、平行四边形数的拓展都借鉴了其他版本的教材内容。
朱妹:我认为马老师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数形结合的规律,这也是深度备课才能实现的。
话题三:数形结合思想对小学生而言,在之前的学习中都有应用,但这种应用只是渗透在某个教学环节中。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数与形从逐步建构走向深度融合?
刘冬梅:孙老师的课堂上,当学生对于加数的结构规律初建模型之后,再次将思维拔节——换个角度由数思形。“看到22,32......你想到了什么图形?画在方格图上。”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中对数的思考再上新高——平方即面积。而学生绘制的图形也是精彩纷呈:有用数方格形式呈现的,有用面积“2×2”“3×3”表示大正方形的,有用依次叠加分层描绘“1+3+5+7”的……就在几分钟的操作中,学生却创造出了不同思维角度的作品,将抽象的数学语言变为了直观图形,将“数”形象化,使抽象思维演绎成了形象思维,规律显而易见。
可见,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数与形的不断积累,并不是知识的简单叠加或量变,而应是对知识的突破、深化、超越或质变。
王东青:见形思数,使“数”直观化。马老师用“三次思考”给我们进行了示范。课伊始,出示一组图形:“你能用“数”或“算式”来表示在“形”中发现的规律吗?”学生兴致盎然,完全融入“数形结合”的思维挑战中。此为学生“一思”。练习中,马老师追问:“在‘1+3+5+7’后再加,你会加几?你会想到什么图形?那7的平方表示哪些数相加呢?又想到什么图形?那100呢?”学生由问题见数想形,引发逆向思维的深入思考。抽象思维与数形结合融合运用,相互转化,此为学生“二思”。最后的巩固练和拓展练,由数的运算到最外围正方形个数的问题解决,再到勾股定理的简单渗透,无不彰显着数与形分析的密不可分。借助几何直观,让抽象逻辑更具模型,此为学生“三思”。
在新知的生成与发展过程中,马老师准确把握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时机,以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验证,让学生深刻经历着数与形从建构走向融合的过程。
马向葵:六年级的《数与形》这堂课就是让数形结合思想从幕后走到台前。但数与形的融合并不是一节课就能实现的,前面的建构是基础,这节课帮学生建立一种意识,积累了数形相融的活动经验,期待学生看到“数”会想到“形”,看到“形”能够去思考对应的“数”,发展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孙雪静:对,之前数形结合思想在很多内容中都有渗透。比如说分数算理的分析中的应用、在应用题分析中画图方法的应用、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在函数问题中的应用等等,都是我们帮助学生从建构走向融合的素材,我们要重视起来,并指导学生加以应用。
抓本质 促融合
杜晓虎
本次辩课活动,工作室选取了《数与形》作为研究内容,我们想与更多的教师探讨:数与形如何从建构走向融合。数形结合思想在集合问题、方程、不等式、数列等很多问题中都有着广泛而有实效的运用。见形思数,见数想形,以形助数,实质就是以数化形、以形变数的结合。本次辩课活动,马向葵老师和孙雪静老师执教的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的例题1,本例题旨在揭示数与形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的意识和能力。
1.数形结合,起点在哪里?
两位教师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采用了两种策略:马老师由图形入手,让学生观察图形,用数或算式表达形中发现的规律;孙老师从算式入手,在学生充分观察算式及运算结果的基础上,思考如何与图形建立联系。
马老师的设计相对贴近教材,整个教学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孙老师从算式和运算结果的规律入手,引导学生用图形表达所发现的数的规律,渗透了构造思想。
2.数形结合,过程如何做?
马老师的课堂——
引入环节:上课伊始,让学生读课题,思考课题中的数和形分别指什么。开门见山,以谈话式引入,直奔主题,尊重学生的已有认知,用自己的思考来解读题目中的字义,简明扼要。
新授环节组织了两项数学活动:“由形想数”和“由数想形”。
a.由形想数。
出示一组图形,提出问题:“仔细观察这组图形,你能用数或算式来表示在形中发现的规律吗?”让学生从形入手,展开联想,理解同一事物可以有多种刻画方式。研究过程凸显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层层递进,逐步展开,引导学生关注形与数两者之间的联系。马老师在此环节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课件将不同颜色的小正方形拼组,帮助学生发现形的变化规律,借助形来直观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体会形与数能够相互解释,并能借助形解决一些与数有关的问题,突破本课数形结合的难点。
b.由数想形。
通过第一个环节的研究,学生已初步感受到正方形与“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和”有关,而这样的数列和恰好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初步建立了平方数、“从1开始的奇数数列的和”及正方形的联系。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转换思考角度,提升思维深度:如果给出算式,能否联想到数和形?如果给出数,能否联想到算式和形?从而建立三者之间的联系。由浅入深,引发学生不断地思考,学生乐此不疲。教师语言朴实精炼,清晰、直观地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规律,感受归纳推理的探寻过程,从多个角度体会数与形的关系。
孙老师的课堂——
新授部分分为两个环节:
a.快速计算、寻找规律。
教师出示教材上的“1+3,1+3+5,1+3+5+7,…”,让学生计算,并发现计算的规律。
b.引“形”解题、数形结合:在发现运算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换角度看问题,提出“看到‘4、9、16…’或‘22、32、42…’能想到什么图形”的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渗透构造思想。
3.数形结合,如何真正融合?
学习的过程就是融合的过程,巩固练习环节呈现了学习效果。当然,数形融合不是一节课就可以实现的目标,但两位教师均精心设计了多层次练习题,帮助学生向这个方向努力。
习题层层递进,学生不断地接受挑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地深入思考与学习,将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其中证明乘法分配律那个练习题,隐含的思考是:平方数与正方形通过面积公式建立了联系,由此可以联想,“二次”与面积有关。这个练习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同时给出了乘法分配律的一个证明方法。马老师的最后一个练习,需要利用平方数与正方形的关系进行思考,通过图形的直观演示,使学生初步认识勾股定理,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为初中学习勾股定理及证明做了良好的铺垫。
4.数形结合,其实是殊途同归。
细品两位教师的课堂,都给人以朴实、深刻的感觉。教学思路流畅、严谨,教学环节清晰、合理,学生思维获得深度发展。整节课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总能以恰当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教学课件精美实用,交互性强,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显而易见。两位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完美呈现了教材内容,而且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延伸,把教学内容放在整个数学的知识体系中去研究,用发展的眼光培养学生,关注与后续学习的衔接,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切实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