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涛
【摘 要】 本文从高中历史教学出发,对讨论式教学的应用展开探析。文章先对讨论式教学进行阐述,随后对其应用现状与策略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提升课堂效率与学生历史素养作出贡献。
【关键词】 高中历史 讨论式教学 课堂策略
引言
随着课改进程愈加深入,新课标需要教学着重对学生调查、思考、实践等意识进行培养。很多教师以新课标相关理念为导向,将讨论教学引入課堂当中。讨论时间所占时长逐步提升,特别是对于高中历史课堂来说,教学涉及较多“问题”,因此应用较为普遍。但同时讨论式教学也由于方法单一、策略不科学等问题很难进一步发展。下面便针对上述现象展开分析,并从问答讨论式、情境创设、观点引导等方面总结教学策略。
一、讨论式教学基本概述
讨论式教学是以讨论法为核心设计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指导为基础来引导学生自学、自讲的课堂模式。讨论式教学秉持了“以生为主”的原则,在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不会削弱教师主导作用。传统模式多是教学为核心,学生被动化听讲的模式。而讨论式教学则是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要求进行了融合,依靠讨论来进行思想的交流,从而推动学生积极融入教学当中,提升课堂效率。其次,讨论式教学是以讨论法为核心,同时又融合了其他方式的教学。很多教师对于讨论式教学的理解便是“满堂议”的状态。其中讨论式教学具有综合性,除了要突出讨论法之外,还可适当地加入演示、讲解、参观等诸多环节。最后,讨论式教学需要以问题为引导。部分教师组织讨论法授课时会提前设计较多问题,但是问题最终变成教师自己解答,很难提升课堂效率。因此讨论教学需要明确唯一的中心问题开展,同时还需要以该问题为引导推动课堂发展。
二、讨论式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应用现状
1. 讨论形式不够完整,教学效果很难契合预期
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会提出契合教学重点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讨论,但是并没有针对讨论形式加以说明,使得问题表述不够清晰,课堂效率也很难契合预期。现阶段,有的教师组织讨论教学时仅关注问题设计的形式与内容,并未留置相匹配的时间供学生思考、交流,因此无法对学生积极性加以调动,即便依靠讨论获得答案也并不深刻。
2. 讨论教学有着较强的传统性
组织讨论式教学本质便是对学生相应的发散思维加以培养,但有的教师在组织讨论教学方面经验不足,并且引导学生讨论时也欠缺相应的理性思考,因此无法做到适时、有效地指导,讨论形式呈现出传统性。若学生思考存有偏差教师也无法及时应对,使得课堂氛围过于沉闷,讨论活动无法契合预期。
3. 教师过于追求答案的标准性和统一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适当引入讨论的目标便是推动学生观点向着多元化发展,但是教师却因应试教育等的影响过于追求答案的标准性和统一性,在学生讨论之后便会给出唯一答案。这种方式本质与讨论教学背道而驰,课堂效率较低。
三、推动讨论教学融于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策略
1. 积极实施问答讨论式教学
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是较为常见的课堂形式,同时也对教师能力有着较强的考验性。若教师没有在课堂中与学生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问题设计未能突出重点,便很难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于课前做好准备,从教学内容出发把握整体思路,明确提问的意义。
比如教师对“抗日战争”相关内容进行讲授时,该章节涵盖了诸多内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对学习能力、价值观等进行培养。为防止课堂教学过于枯燥,教师可借助问答讨论的形式组织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先提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大规模的侵华战争,那么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是什么事件?”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便会回答“卢沟桥事变”。随后教师便可提高问题难度,“将卢沟桥事变和九一八事变进行对比,为什么后者无法成为全面抗战的开端?”随后学生便可能以小组或者同桌为单位展开讨论,他们可能从日本的军事方针、国内各党派的态度等方面进行回答。此时教师需要予以肯定,并且从事件发生顺序、历史横切面等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考虑中华民族都是从哪些方面来进行抗战的。依靠教师引导学生们便会快速地把握讨论方向,从而有效拓展其思维宽度,提升他们对于问题的认知。
2. 依靠情境创设来提升讨论效率
为了有效凸显讨论教学的优势,教师可以从教材内容出发创设相应的情境,将学生置于情境当中提升其探究能力,并深刻地感悟历史问题。通常情境教学能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情境拥有的画面感优势能够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受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基于教材内容创设相匹配的情境,增强学生认知。
比如,教师对“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活动”进行讲授时,需要让学生以对理解新航路路线的理解为前提重点对其开辟原因与影响进行分析。教师可依靠多媒体等手段来播放新航路相关的纪录片,待学生观看之后再引导其思考开辟路线。此时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展开讨论,对哥伦布航行的行为、欧洲殖民侵略等问题展开讨论,以视频、课文内容为基础展开分析。教师依靠情境创设能够带领学生走进历史情景当中,推动枯燥的文字向着生动的画面转变,丰富课堂教学。
3. 精心准备,引导学生提出多元化的观点
教师指导对于学生讨论而言有着衔接作用,是确保高效讨论的关键。教师需要善于提问,依靠提问来引导讨论。若学生讨论很难深入进行时,教师便可借助巧妙点拨来进行引导。教师对讨论进行指导时,还应基于学生观点及其看法引导学生表述理由,切忌因学生观点有误便进行否定,否则只能导致学生思维陷入“凝固”状态,对于学生提出多元化的观点产生不利影响。
总结
素质教育需要高中历史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加以关注,教师需要明确讨论式教学的内涵及其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问题。教师应秉持“以生为主”的原则,以学生认知、兴趣等为导向,基于课程内容合理组织讨论式教学,从问答讨论、情境创设等方面总结教学策略,为强化课堂效率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妍凤.讨论式教学方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5(12):61.
[2] 吴艳.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教学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