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丙方
摘 要:《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编写体现了国家意志,充分强调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新教材的设计灵活多样、与时俱进,促进教师在课堂中开发创新、妥善引领,一改以往的刻板教学模式。
关键词:立德树人;教材解读;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05-0004-02
国家统编“三科(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是由这三门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所决定的。笔者的理解是,学科教学应从教科书入手,从小就对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从而为学生发展打上“红色”底蕴,这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这三科新教材的研发改变了“一标多本”的格局,今后或将不存在冀教版、人教版、河大版等其他版本,从一年级和七年级将逐步更换为“部编本”的国家统编教材。笔者就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进行研究,发现它与过去其他教材相比有如下改进:
一、课程名称
从一年级到高三,思想品德课程名称统改为“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依据为《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版)。该科的课程标准还是沿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但在原先的内容上增加了法治教育的内容。
二、核心理念
整个教材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三个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层面道德规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社会向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目标。新教材通过大量事例、数据、插图和一些探究性栏目,从思想和行动上让学生理解、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文化传承
新教材强化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力度。当今世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军事上不可能征服中国,且经济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此西方媒体就想从思想、精神、文化上对我国进行瓦解和渗透——他们通过媒体负面报道、历史解释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诋毁和污蔑。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缺失自信必将最终拖垮一个民族——要想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值得从教科书改编入手,从根本上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四、立德树人
新教材更加明确地体现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育人功能。该学科的三维目标落实顺序为:第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第二,过程与方法;第三,知识与能力——这与其他学科的三维教学目标排序相反——“道法”课程把情感、态度、价值觀排在目标之首,突出了该学科的独特育人功能。新教材中设计的感悟性和体验性活动,指出了由实现三维目标向发展核心素养的升华途径。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材改革的先进性还包括以下几点:1.教材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中越来越符合时代要求,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2.教材中选取了许多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生活中的事例为素材,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3.设计教材探究问题的答案更加多元化,越来越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4.设计“运用你的经验” “探究分享” “拓展空间” “相关链接” “阅读感悟” “方法与技能”等教学环节,这些教学环节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5.教材增强了情境体验与沟通对话,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同时提高了教学的开放性。
据笔者观察,在实际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依然照本宣科,读教材、讲教材,导致学生不得不采取被动的学习模式——上课“勾”教材,课后“对”教材,考前“背”教材,考完“扔”教材。落后的教法偏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淡化学科的德育功能,轻视核心素养的发展。而教材的改进,必然“倒逼”教法的变革。针对这些特点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如何做呢?
教材的改革要求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教学过程的开放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对教材灵活运用,大胆取舍;学校应以教材为载体,开发教学资源,重新架构教材,拓展课堂教学空间,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使教材功能与学生成长有效对接。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建议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基准,依托教材解读课程目标,而不是依赖教材、宣读教材。总之,教师要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