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贤忠
(福州市萧治安中医外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1)
奶癣是婴儿哺乳期常见皮肤病,好发于头面额部或波及躯干、四肢[1]。皮损或以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结痂,或以红斑上附有油腻性鳞屑为主。患儿剧烈瘙痒、哭吵不安,病程常反复发作,很难速愈,多在出生后一个多月内发病,病程为数月至两年,好发于冬春二季。随着国家二胎政策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患儿及乳母摄入牛奶、蛋、海鲜等高蛋白食物增多,奶癣发病较从前有增多趋势。肖泽梁(1919—2013年),系福建省名老中医(1986 年),福建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1993年),福州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1985—1995年),从事中医外科临床诊治数十余年,擅以汤、膏、丸、散治疗外科疮疡等疾患。其在婴儿奶癣的诊治方面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奶癣经验总结如下。
中医认为奶癣的病因是怀孕时母食五辛遗热于儿;或因产母情志内伤,发怒肝火内动遗热于儿;或因生后喂养失当,饮食不节,脾胃虚弱,过食甘肥,以致患儿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奶癣表现虽在皮肤,但其病位根源在脾胃,脾胃运化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奶癣临床症状的轻重。婴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表现脾常不足,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婴儿脾胃功能尚未健全,而生长发育所需水谷精气,都较成人更为迫切,加之饮食不能知节,运化水谷、水湿负担相对较重,易为各种因素所伤[2]。《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一旦脾胃功能失调,脾失健运,则皮肤易出现渗液、水肿等症状。因此肖老认为奶癣病因主要为脾胃运化失职,患儿多伴脾失健运之食欲不振、腹痛、腹泻、便秘等症。
肖老认为奶癣临床上可分为以下两型:湿性型,多为湿热所致,常见于外形肥胖婴儿,以红斑、水疱、糜烂、渗液为主,前囟或眉间常有厚积脂性痂皮;干性型,多为脾虚所致,常见于营养较差,瘦弱婴儿,以皮肤潮红、干燥鳞屑为主,或有丘疹或片状浸润。两型均有剧烈瘙痒,患儿头面部常在其衣领、枕头上摩擦,或用手搔抓,哭闹不安,常影响睡眠和发育。奶癣患儿多伴消化不良症状如腹痛、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等症,病情时轻时重,时愈时发,往往到2岁左右皮疹逐渐减退乃至痊愈。若2岁后仍反复发作,长期不愈者,可发展为儿童期湿疹。
肖老治疗奶癣以疏风清热利湿、健脾消导平肝之法贯穿施治全过程,并随证加减。
3.1 湿性型 治疗以疏风清热、利湿平肝为主,辅以健脾消导。方以消风导赤散加减。方中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薄荷、牡丹皮疏风清热;淡竹叶、灯心草、泽泻、车前草清热利湿;茯苓、薏苡仁、山药、麦芽、神曲健脾消导。瘙痒甚者予白鲜皮、地肤子祛风利湿止痒;夜寐翻覆难安者予钩藤、菊花清热平肝。
3.2 干性型 以健脾消导为主,佐以疏风清热,利湿平肝。方以除湿胃苓汤化裁。方中茯苓、薏苡仁、苍术、白术、甘草健脾祛湿;麦芽、山楂、神曲健脾消导;金银花、连翘、牡丹皮、栀子、柴胡、车前草疏风清热利湿。瘙痒明显者予蝉蜕、蒺藜疏风止痒;皮肤干燥明显伴便秘者予白芍、火麻仁润燥止痒通便。
4.1 重视脾胃 肖老常在辨治奶癣方中投以少量荷叶,每获良效[3]。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机,荷叶味苦涩平,有醒脾升阳,清暑利湿之功[4]。李东垣云:“荷叶之体,生于水土之下,出于秽浊之中,而不为秽浊所染……食药感此气之化。”胃气何由不上升,荷叶升清降浊之性使脾健则生化有源,则病不难康复。奶癣患儿康复后,肖老常用建莲为食疗[5]。《本经》云:“建莲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建莲甘涩平,入脾肾心经,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安神之功,功能补先天,又能补后天,针对病因之禀性不耐,脾失健运,症状上奶癣患儿常有烦躁不安,故以建莲30 g煮粥服以巩固疗效。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感病又容易传变及乃虚乃实的特点,应用健脾消导之法治疗奶癣可扶正健脾,促进药物的吸收而发挥疗效,又可调和清热药物苦寒伤脾之性。总之,奶癣施治须时时顾护脾胃之气。
4.2 母子同治 奶癣患儿为母乳喂养者,肖老常母子同治。1~6月龄患儿的乳母须服与患儿相同处方的中药汤剂,通过乳汁喂养患儿,而患儿本身也少量多次服用。此为中医治疗疾病特色,祖国医学重视整体观,认为乳母与乳儿是整体,奶癣因母遗热于儿,治疗亦可以母及子,故母子同治。且患儿脾娇脏弱,喂药困难,常药效吸收有限,此时母子同治,可达到增强疗效的目的。哺乳期间乳母忌食海味鸡鸭等发物,保持愉快心情,不急躁发怒。
奶癣患儿就诊,肖老常嘱其家属细心调护:①注意皮肤卫生,防止搔抓,衣服、床单、枕巾、尿布要勤洗换;② 避免毛织品、人造纺织品内衣直接接触皮肤,穿衣不宜过紧;③ 避免日光曝晒,春季少带患儿户外活动,以避免环境中花粉接触;④ 乳母乳儿忌食辛辣鱼腥、油炸、鸡鸭、牛羊、酒类食物,患儿喂养须定时定量,不宜过饱,限制糖类;⑤ 暂不作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