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2019-06-22 06:37王素文郑晓萍
福建中医药 2019年3期
关键词:阴虚阳阳上亢高血压病

王素文,郑 欣,郑晓萍

(福州市中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1)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基础,常呈家族聚集,可由周遭环境或无序生活习惯引发,现临床已定义为心血管综合征[1-2]。高血压病的治疗方案根据国内外的最新科学研究进展而不断更新,由于高血压病易受其他疾病或个人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可以根治的方法,同时由于高血压病的治疗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都存在依从性差的问题,且大多数患者因为长期服用药物和控制饮食而苦恼。针刺治疗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高血压的降压效果上有着安全、无不良反应的独特优点。笔者根据近3年在心血管科和针灸科所收集到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相关总结,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3]中的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1.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中高血压病中医辨证标准,证型涵盖肝阳上亢证、阴虚阳亢证、痰瘀互结证、阴阳两虚证4种。

1.3 纳入标准 ① 符合诊断及辨证标准者;② 年龄18~80岁;③ 未曾使用降压药治疗者;④ 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 继发于肾性或肾动脉狭窄等高血压者;② 妊娠妇女;③ 合并有严重心、脑、肾功能障碍者;④ 超体质量者;⑤ 恶性肿瘤者;⑥ 精神异常者;⑦晕针或不能接受针刺治疗者。

1.5 剔除标准 ① 未按研究规定用药者;② 治疗中出现超预期或意外、配合欠理想的患者;③ 研究过程中症状加重者。

1.6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于我院心内科和针灸科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西药组和汤药组,每组各30例。3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3组一般资料比较(x±s)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2.1.1 西药组 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3]进行规范降压,口服络活喜(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每次5 mg,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给予单味降压药后若降压效果不佳或2周未达标,则换用或加用第2种降压药物继续治疗,药物参照如下:β受体阻滞剂选用比索洛尔,利尿剂选用呋塞米、氢氯噻嗪等,ACEI类可选用贝那普利,ARB类可选用缬沙坦、厄贝沙坦等。

2.1.2 汤药组 根据中医临证思路,证属肝阳上亢证用自拟高血压1号方(天麻、钩藤、龙骨、牡蛎、牛膝、炒栀子、枯黄芩、菟丝子、酸枣仁、桑寄生、甘草);阴虚阳亢证用自拟高血压6号方(淮山药、山茱萸、熟地黄、茯苓、牡丹皮、天麻、枸杞子、龟板胶、贡菊花、龙骨、牡蛎、天麻);痰瘀互结证用自拟高血压3号方(法半夏、天麻、白术、茯苓、陈皮、石菖蒲、党参、生姜、大枣等);阴阳两虚证用自拟高血压2号方(野菊花、黑枸杞、炮附片、肉桂粉、熟地黄、鹿角胶、山药、山茱萸、牡丹皮、茯苓)。以上四方为我院心血管病科高血压病的治疗经验方,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等个体差异增减或调整药物的剂量,每日1剂,早晚分次温服,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1.3 针刺组 主穴选用双侧风池、血海、曲池、合谷、太冲。肝阳上亢证选取行间;阴虚阳亢证选取双侧肝俞、肾俞;痰瘀互结证选取双侧丰隆、阴陵泉;阴阳两虚证选取关元、双侧足三里。治疗中施针随个体差异调整针刺刺激强度,根据补虚泻实的临床治疗原则,让患者处于理想配合体位,规范消毒。使用0.30 mm×40 mm佳健牌无菌不锈钢毫针进行针刺,针刺的部位需让患者产生酸胀、麻重等自觉反应,留针30 min,每隔10 min间歇行针。每日行针1次,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2.2.1 血压监测 使用符合计量标准的鱼跃牌(器号为16976285)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前患者需安静休息5~10 min,排除各种因素影响。测量时患者坐靠在椅背裸露上臂,首诊患者应测量左右两边上臂的血压值,复诊病患测量较高值一侧上臂的血压。上臂测量部位与心脏处同一水平,袖带下缘束于肘弯上2.5 cm处,以能伸进一个指头宽度为宜,将听诊器体件置于肘窝的动脉处,快速充气,并同步听取动脉搏动至其消失后再注压气囊,使之上升20~30 mmHg,后放松气囊,徐徐放气使其下降的速度为2~6 mmHg/s,直至取得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归零。每位患者取2次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均值作为该患者的血压值。

2.2.2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拟定。① 显效: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量化评分减少70%以上,舒张压下降≥10 mmHg,达至正常或未完全控制,但下降≥20%;② 有效:症状和体征好转,量化评分减少30%以上;③ 无效:有关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量化评分减少低于30%。

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选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拟采用(x±s)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处理;计数资料拟采用χ2检验。

3 结 果

3.1 3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3组临床疗效比较

3.2 3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 见表3。

表3 3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x±s)mmHg

4 讨 论

高血压病归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断术语·疾病部分》将高血压病称为“风眩”病[5-6]。 中医大多从肝论治,分为肝阳上亢型、阴虚阳亢型、痰瘀互结型、阴阳两虚型,故中医论治多从虚、痰、瘀、风、火论治,方剂多从肝论治选方,常用的包括天麻钩藤饮、左归丸、半夏白术天麻汤、归脾汤、通窍活血汤等[7]。

原发性高血压病从中医的发病病机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以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阴虚阳亢及痰湿壅盛这四类多见,根据中医“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阳上亢、阴虚阳亢的临床治疗大多从肝论治,应平肝潜阳、滋阴平肝;痰瘀互阻型需健脾化痰、活血化瘀;阴阳两虚型则应滋阴补阳、调和脏腑。在中医针灸治疗的选穴处方上,风池、血海正是根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原则来取穴;而风池为胆经之穴,内含肝经,其位于头后枕部,根据近位取穴原则,亦可在高血压病治疗中起到畅达经络气机之作用;阳明经多气血,合谷、曲池平冲降逆,泻人体多余气血,平衡血压;大肠经合谷穴和肝经太冲穴为四关总穴,两者相配,不仅能调和阴阳,沟通上下,畅达气血,还可交联脏腑而达到平衡人体脏腑气血阴阳之功效,且太冲穴亦为冲脉之支别处,与冲脉、肾脉两脉脉气相和,故针刺太冲亦有调理冲、肾脉之功;肝经为风木所寄,荥穴行间清泄肝郁、平抑肝阳;膀胱经之肝、肾俞滋补肝肾、养血益精、培元固本以治本;脾经合穴阴陵泉配合胃经络穴丰隆,可化痰除湿;关元为人体强壮之穴,属任脉而交汇于足三阴经,培本固元,联用足三里补益气血。目前国内在针刺降压的机理研究已经涉及血管内皮功能、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自主神经的敏感性等多方面,均可达到治疗目的[8-10]。 蒋璘等[11]研究发现,针刺可通过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来达到血管重塑的效果,从而降压。现代研究认为,针刺既可降压,又可改善相关的临床症状,对靶器官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研究方向和趋势受到高度关注[12]。

原发性高血压病,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多发慢性心血管疾病,其研究的深度和范围一直是一个长期持久的工程。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刺组在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和改善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方面优于西药组和汤药组,西药虽然服用较汤药简单,但不良反应时有发生,而汤药的口感和依从性方面却不及西药,针刺作为一种安全绿色的替代疗法,在副作用的减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靶器官的保护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13],但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持续降压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阴虚阳阳上亢高血压病
针刺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头痛(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效果观察
肝火旺和肝阳上亢,你会区分吗
中医名言拾粹
中药汤剂Ⅰ结合西药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
八三感怀
天麻钩藤饮加减合复方羊角颗粒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