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外无法 法在字中
——小学书法教学中提高学生读帖能力的策略研究

2019-03-22 10:58
成才 2019年2期
关键词:读帖结体章法

一、问题的提出

我2003年参加工作,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也承担了学校教科研的管理。2014年,我参加了武汉市书法优质课竞赛。从磨课到参赛再到表彰会上的展示,整个过程让我对书法这门课程有了新的认识。也是从那以后,我转行成为了一名专职的书法老师,现在我教全校六个年级的书法课。通过几年来对书法的学习以及在教学上反复实践,对小学阶段的书法教学有了一定积累,并尝试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了系统地梳理。

不论是在自己学书法的过程中,还是在教学生写书法的时候,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读帖的重要性。可以说,读帖是学好书法、提高学习效率最重要的一环。什么是读帖,应该怎么读帖,怎样让孩子们掌握读帖的方法,这些问题在我脑中挥之不去……

“万事理在先”。“书法”二字中的“法”,指的就是书写的“道理”。沈尹默先生说“字外无法,法在字中”。法帖犹如老师,但这个老师是不会开口的,方法全在其中,要你自己主动去请教,这就是“读帖”。

苏东坡曾云:“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姚孟起也在《字学忆参》中告诉我们:“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必得其妙,始能入神。”这些书论都说明读帖在学书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在书法教学中,我们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是写好一个字的技能,还是掌握写好字的方法,亦或是形成正确书写的能力,让他们哪怕是时隔多年以后想练书法的时候,随便拿起一本字帖,知道从何下手。

基于我在教学中的困惑以及在学书过程中的这些思考,我申报了第四批武汉市教师个人课题《小学书法教学中提高学生读帖能力的策略研究》,对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读帖进行系统地研究,希望通过科研引领教学。

二、选题意义

1.传承母体文化的需要。写好祖国的文字,是中国人传承母体文化的要求,也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和基本素质。习近平总书记说:“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因此,指导学生写好祖国的文字,继承祖国的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2.学生综合发展的需要。书法的不断临摹练习是动态系统训练的一个过程,过程中要求学生专注认真每一个汉字,这时大脑会自动指挥手及眼睛完成一系列动作,使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功能同时启动并起到提高互相协调的能力。读帖,是高级别的观察,良好的读帖习惯,能够促进学生智育的发展。

3.学科教学突破的需要。作为书法学习中最重要的读帖能力的培养,是书法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通过训练学生掌握读帖能力,高效进行书法学习,对促进他们学好书法非常关键。

4.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作为武汉市书法教育实验学校,我们学校一直在书法教学中积极探索。学校书法教育在全区具有一定影响力,书法社团“西希印社”也被评为全区优秀社团。而我作为学校的专职书法教师和江汉区书法兼职教研员,在书法教学中也在不断研究,力求提炼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力争做到事半而功倍,提高书法教学的效果,也促进自己在专业上不断成长。

三、核心概念界定

小学书法教学,是指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导下,使用地方统一教材,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书法教学活动。书法教育分为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我校以武汉市统一使用的西泠印社出版社《书法练习指导》为教材,本课题研究以软笔书法为主。

读帖,是在临帖之余,或临帖之前,详观和揣摩帖中字的点画、结体,用笔和神韵等,将它们观之入眼,铭记于心,然后意在笔先,精准落笔。因此,读帖是学习书法的重要方法之一。

四、研究过程

(一)理清“读帖”的科学含义和实质

什么是书法中的读帖?所谓读帖,实际上就是看字帖上的字,对其进行揣摩,找出其书写的方法和规律。何谓“读”呢?读有看的意思,但比看认真。读帖的目的,是通过比较、分析,从而了解、把握。正如唐孙过庭《书谱》中说道:“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察之者”,指的就是读帖。

学习书法,历来都十分强调读帖。宋代大书家黄庭坚说:“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宋代书法家姜夔也说过,学习书法,一定要选名碑名帖,放在书案上,挂在墙壁上,朝夕凝视,揣摩其运笔之理。是所谓,胸有成竹,才能如有神助。

读帖,一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为用笔,二为结体,三为章法。用笔,即仔细观察法帖笔画是怎样起笔的,行笔过程是怎样的,怎样收笔的,同样的点画又是怎样变化的,等等。结体,主要看法帖中字的点画之间的联结、搭配和组合以及虚实的布置,由此而形成的风格特征,诸如雄浑、秀丽、疏朗等。章法,有大章法和小章法之说。古今书家对章法均强调“变而贯”,即讲求字与字、行与行之间要富于变化,血脉贯通,一气呵成。

可见,读帖,是为临帖作好准备,是学习书法的重要手段和过程。通过读帖,对字帖的用笔、结体、章法了然于胸,临帖时才能胸有成竹,意在笔先。

(二)找准学生读帖存在的问题

每个初学者在临帖时常常遇到许多问题,如:不理解用笔方法,掌握不准字形,没有原碑帖的神韵等等。究其原因,无不与“读帖”有关。

1.只描不临。描,是根据字形的轮廓,以笔描之;临,是照着原贴写。临书比描书难,一些学生图省事,描书时尚能认认真真一笔一划写到位,到了临写的时候,就随便写。这样做,会形成依赖,极难出帖,丢开字帖就不会写字了。

2.临字不读帖。许多学生临不好帖的主要症结不在手上,而在眼上。有些学生不读帖,拿起帖就临,读帖不认真,一看而过,眼未看清字帖的精微,手必然临不好其神。

3.“抄书”式练字。在练字的过程中,就像抄书一样,也不注意读帖,一个字没写好,又写下一个字,通篇抄一遍。这样的练字达不到任何效果。

4.不能坚持。学习书法要持之以恒,从一点一滴学起,日积月累才能积少成多。学书是一个枯燥的过程,相对来说也有一定难度,一些学生刚开始时劲头很大,时间一长就难免松懈,疲于应付。

五、研究成果

找准了问题,才好想办法去解决。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总结和反思,结合书法学习的规律,形成了提高学生读帖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策略一:读笔画,发现变化

“学书以用笔为上。”笔画、线条是书法的生命,它要求形、神、质三者具备。不同的汉字包含的笔画不同,即使相同的笔画,在不同的汉字中的书写也是不同的。在指导学生读帖时,要引导他们仔细观察汉字的基本笔画,对每个笔画的形态特征、用笔方式了然于胸。

1.读准形态特征。形态特征,即笔画的长短、粗细、俯仰等。读什么呢?一读形状,读帖要比较地读,相同的笔画在同一字中比较,相同笔画在不同字中的比较。如“三点水”中的三个点,虽都为点画,但是形状各不相同,一点为圆点,二点较平,有下带趋势,三点上提,在指导学生读帖的时候,应该尤为注意认准每个形状,这样才能深入研究笔法。二读方向,每一个笔画之间都是存在呼应关系的,读准方向,体会笔意间的贯通。如通过画辅助线的方式,让学生读准“三点水”三个点的方向,对于书写正确是很有帮助的。三读关系,谁和谁距离近,谁和谁离得远,彼此之间是什么位置关系,也是读帖的重点。“三点水”的三个点,上紧下松,呈弧形排列,这就是关系。读准了,才能写对。

像这样的教学案例有很多,例如在执教“四点底”和“皿字底”时,我重点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四个相同笔画的形态特征,从长短、粗细、大小、角度进行多方位地比较它们的不同。还通过画辅助线的方式,准确观察每个笔画的走向、关系,把握每个笔画的形态特征,对学生书写帮助很大。

2.读准用笔方式。每一个笔画形态都是由笔法决定的。所有的笔画都可以分为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部分,重点要放在起笔和收笔上,将它的提按、顿挫、疾徐、藏露、方圆的用笔技巧看清楚。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学生找出相同笔画的不同之处,体会用笔的不同所带来的效果。例如在执教《横》一课时,我将两个横画的起笔及收笔部分遮挡起来,让学生判断两个横画哪个写得更好看。学生只看行笔的部分,表示无法选择。当老师拿开遮挡物时,所有的学生一致认为,藏锋起笔、藏锋收笔的那个横画更好看。这样的读帖方式,让学生印象深刻,在书写时自然也会多加注意。

不仅如此,对于笔画之间的呼应关系,在读笔法的时候也要提醒学生注意,尤其是遇到“笔断意连”关系的时候,可通过画虚线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笔尖在空中的运行轨道,从而理解笔画形态的形成原理。

策略二:读结体,掌握规律

由用笔所产生的点画线条固然十分重要,但所有的点线运动变化都不是随心所欲的,它们必然有一个运行的轨道,这就是字的结体。结体,就是把笔画进行合理安排、搭配,使整个字平稳、端正、美观。书法家之所以能够随心所欲的挥洒,是基于他们点线功夫的深厚以及对点线关系的深识。所有独立的点画线条都必须结合到“字”的结构中去运动变化,才可能获得它们真正的意义。所以,学习书法,除了对笔画的重视之外,对结体也需用功。

1.轮廓定型法。读帖时,可以让学生认真观察了解汉字的轮廓,在心中想好字的整体轮廓,便于书写时对范字的结构进行大体把握。用几何图形,对轮廓定型,不仅可以把握轮廓,还能够对字的结构特点有所帮助。

对于合体字,一个部分和另一个部分的关系,也可以用轮廓来加以辨别。比如“部、即”这类含有右耳刀和单耳刀的字,左边和右边的关系就是左高右低,学生一看就明白,不仅书写不会出错,对于这一类型的字的共性特点和规律也有所掌握。

2.关系定则法。汉字是由笔画组合而成,它们都是有生命、有情感的,都要占据字内的部分空间,安排得不好,就会你争我夺,不但破坏了和谐的关系,还会造成点画及各部分之间四分五裂、没有连贯呼应,更失去了平衡。

为了让汉字达到平衡,就一定要处理好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在读帖中,要细细揣摩汉字的关系特点。疏密相间、向背有致、伸缩自如、高低相顾、开合有度、避就相让、虚实相生、纵横变化等等定则,只有在读帖时引导学生多加留意,才能逐渐养成关注结体关系的习惯。

还有一些规律,也是需要在读帖时好好分析、领会,以便更好掌握同类字的结构。如“吹、嗅”等“口”在左边的,“口”要偏上;“和、如”等“口”在右边的,“口”要适中。“赫、非”一类的字,左收右放;“多、出”一类的字,上收下放。

只有正确理解这些结体的规律,才有可能在书写中,逐渐对同类字的结构有所领悟,达到与字帖合拍。理解得越正确,越容易合拍,就越成功。

策略三:读章法,学会布局

章法分两种,一种是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即整幅作品的“布白”,也称“大章法”。另一种是指一字之中的点画布置,和一字与数字之间布置的关系,称为“小章法”。读章法,既要从整体入手,感受全篇“大章法”的节奏,也要关注局部,看准每一个字,以及字与字之间的对比和谐、变化统一等。

《书谱》里说:“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孙过庭把学书分成“三个境界”,合乎法度的初级平正阶段;求对比度和变化的中级险绝阶段;世事经历复归平淡的人书俱老高级阶段。小学生学习书法,属于初级平正阶段,一切皆有法度。读准章法,读出整篇字的大小、轻重、错落、疏密、节奏等变化,以及布局格式、落款内容、字体变化等等,对于提高学生书写和欣赏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读章法幅式。对于初学者,读章法应从各类幅式入手,了解一幅作品的构成要素有哪些,书写中应该注意什么规律。

每一种幅式,如条幅、对联、横幅、斗方、扇面等,都有布局的规则。书法作品,一般都是从右往左、自上而下的书写顺序,这些也是要通过读章法来具体学习感知的。

2.读分行布白。再好的书法作品,也是由一笔一画构成的,所谓:“集画成字,集字成行,集行成幅。”“布白”是研究字体结构组织的方法。布乃分布,白是空白。留白太多,字就稀疏散漫,太少则拥挤促迫。教学中,可从以下几个部分指导学生读准分行布白:

一是格式适当,整体和谐。字数较多的横幅或条幅,不应四角齐平,可以实三虚一,即左下角空出几个字,其它三角可满而实,以虚实相生,黑白相间。左下角空字多少无定规,但像楷书这样较规则的字体,最后一行不宜只写一个字,否则太显孤单,所谓“单字不成行。”

二是四边留白,行间透气。在纸上写一幅字,不能安排得顶天立地,拥塞不堪。应四边留白,上留天,下留地,左右留边白。行间也要留出相应的空隙,宽窄适度,行间透气,不犯不离。

三是行列有序,行气贯通。楷书讲究横有行,竖有列,每行每列字的中心都应相对并处在一条直线上。如果布字歪斜,偏离中心线,就会产生左右摇摆、黑白失调的感觉。楷书要做到行列相等。

在教材中,每个学期有集字临摹练习的内容。一方面让学生将学与用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理解章法也是很有帮助的。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从字的大小、疏密、排列等方面,初步了解书法作品的和谐之美。

3.读落款格式。“款识”又称“铭文”,本指古代钟、鼎等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后来就泛指在各类器物上特意留下的记录该器物制作的时间、地点、工匠姓名、作坊名称等等的文字。后引申为书画上的题名,书法作品中凡正文以外的部分都称款。

落款是书法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好则锦上添花,错则白璧生瑕。落款的内容、位置、方式,字体的大小、变化,以及印章的使用……这些都是要认真去读的。

一些常识是必须要在教学中逐渐渗透给学生的,比如在落款时,要用雅称不用俗称;署名可用名,也可用字号、别称,一般不带姓(名为单字除外);正文字大、款识字小,受书者姓名应高于作书者姓名,下款不可低于字的底边等。另外,落款的字体,一定要按文字产生的历史来划分,正文前、款识后,如:篆、隶、楷作正文可用行楷落款;行草可用行书落款;草、楷、行不可用隶、篆落款;落款文字与印章位置应当一并考虑。

六、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曾说,善于继承才能创新。通过对读帖策略的研究,一方面,我对书法教学有了更深层次地钻研,另一方面,我也从学生身上看到了实实在在的进步。学校370多名学生中,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学生在校外参加过书法的学习。其余99%的学生,都是在学校里接受的书法教育。一到六年级全学段落实书法课、配备专职书法老师,这些,都让学生受益。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书法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书法家,而是让学生通过六年的学习,熟悉和掌握传承几千年的书写工具和书写方法,沉下心来,真正能够感受祖国文化的魅力,让这渗透在骨血里的文化基因,在不断熏陶中逐渐被唤醒。

猜你喜欢
读帖结体章法
例证段的基本章法
学好书法,重在读帖和临帖
规范化的清代刻本宋体字与楷书结体差异浅析
读懂细节 临出神韵
——《书法练习指导》五上《读帖与临帖》教学课例
让章法更好看的九个方法
谷松章:章法的主线
读帖浅谈
读帖三式:欣赏·分析·记忆
篆书条幅《游金山寺》创作说明书
助建脚手架 写作显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