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诗歌比喻研究

2019-03-22 07:34杨丽婷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暗喻喻体海子

杨丽婷

(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比喻,又叫譬喻,是根据事物联系,抓住本质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描写或说明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1]。比喻辞格的四要素包括:本体、比喻词(喻词)、喻体、相似点。本体指被描写的事物;喻体指用来描写本体的事物;比喻词(喻词)指本体和喻体的连接词;相似点指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似的地方。

当代青年诗人海子用不到七年的时间创造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成为中国诗人的精神符号和中国文化的独特人文标识。海子作品中的比喻辞格广泛使用,成为他营造意象、宣泄情感的绝佳手段,折射出海子精神世界的强烈冲突。

1 比喻形式的多样性

比喻是海子诗歌中使用最多的修辞手法之一,它形式多样、寓意深刻,和谐地分布在海子诗歌中。根据本体、比喻词(喻词)、喻体之间的关系及隐现情况,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1.1 明喻

明喻是指本体、喻词、喻体均出现,形式完备。海子诗歌中本体和喻体之间常用明喻词“像”“如同”“似”“犹如”“如”连接,基本结构:本体+比喻词+喻体。如:

(1)你把枪打开,独自走回故乡/像一只鸽子/倒在猩红的篮子上。《自杀者之歌》

(2)那唢呐/像谷地里乍起的风/想起了从前。《传说》

(3)一条无望的财富指之河上众牛滚滚,月亮如魔鬼的花束。《老人拦劫少女》

(4)中国丁香的少女!在林中酣睡/长发似水。《野花》

例(1)喻词“像”连接了本体“你”和喻体“鸽子”,海子通过自杀的方式返回故乡,将死亡视为一种超越现实,更高意义的提升。明喻的使用进一步深化了海子对自杀行为的赞美和欣赏。例(2)喻词“像”连接了本体“唢呐”和喻体“风”,风是无形的,但吹过谷地的时候使谷子植株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从而通过谷地将唢呐的驱动力巧妙地呈现出来。例(3)喻词“如”连接了本体“月亮”和喻体“魔鬼的花束”,赋予自然事物月亮以邪恶的附加义,强化深沉的主题。例(4)喻词“似”连接了本体“长发”和喻体“水”,头发像水一样轻柔,巧妙的比喻将女子美丽的样子体现得淋漓尽致。

1.2 暗喻

本体和喻体均出现,根据比喻词的隐现来划分,暗喻分为:有暗喻词的暗喻、无暗喻词的暗喻。海子诗歌中用的暗喻词有“变成”“是”“成为”等,有的不用比喻词。暗喻的运用使海子的诗歌灵动婉转、委婉含蓄。

1.2.1 有暗喻词的暗喻

海子诗歌中暗喻的基本结构为:本体+暗喻词+喻体。如:

(5)在我手能摸到的地方床脚变成果园温暖的树桩。《肉体》

(6)孤独是泉水中睡着的鹿王/梦见的猎鹿人。《在昌平的孤独》

例(5)喻词“变成”连接了本体“床脚”和喻体“温暖的树桩”,爱使木头的床脚有了温度。海子的一生情路坎坷,但诗篇中依然存在歌颂爱的句子。例(6)喻词“是”连接了本体“孤独”和喻体“猎鹿人”,将诗人沉甸甸的寂寞生动地呈现出来。

1.2.2 无暗喻词的暗喻

海子诗歌中暗喻的形式多样,无暗喻词的暗喻根据结构可划分为偏正式暗喻、同谓式暗喻。

1.2.2.1偏正式暗喻

海子诗歌中的偏正式暗喻指定中式暗喻,本体修饰喻体,修饰语和中心语分别由本体和喻体充当。基本结构为:本体+的+喻体。如:

(7)我所热爱的少女/河流的少女。《王冠》

(8)用野花的琴/盖住岩石/盖住骨头和酒杯。《泉水》

(9)你野花的名字。《给萨福》

以上三例,本体分别为“河流”“野花”“野花”,喻体分别为“少女”“琴”“名字”。喻体取自诗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素材,极具生活化,这也是海子在生活中的特殊审美感受的流露。

1.2.2.2同位式暗喻

海子诗歌中的同位式暗喻表示复指的关系,本体和喻体所承担的语法成分一致,二者进行相互补充解说。基本结构为:本体+喻体。如:

(10)野花,我的村庄公主/安坐痛苦的远方。《诗人叶赛宁》

(11)人类,你这充满香气的肮脏的纸。《大札撒》

(12)只有一串北方的星,七位姐妹。《黑翅膀》

以上三例,例(10)本体为“野花”,喻体为“村庄的公主”。随着乡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故乡也只剩下遍地的野花。在城市中漂泊无依的海子对故乡充满期待与爱,但回到故土,眼前呈现的满目疮痍让海子痛苦,精神家园不断地走向坍塌。例(11)本体为“人类”,喻体为“肮脏的纸”,新奇的比喻传递了诗人对人类行为的控诉。例(12)本体为“北方的星”(北斗七星),喻体为“七位姐妹”,用富含蕴味的喻体折射出诗歌的整体意境和感情基调。

1.3 借喻

借喻指直接用喻体来替代本体[2]。喻词和本体均不出现,借喻的运用使海子的诗歌简洁有力,灵活多变。如:

(13)你可知道/这是一片埋葬老虎的土地。《死亡之诗(之一)》

(14)如雪白的柴和坚硬的条条白雪横放在众神之山。《祖国(或以梦为马)》

(15)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6)雨夜偷牛的人/爬进了我的窗户/在我做梦的身子上/采摘葵花。《采摘葵花》

要理解以上四例的借喻,必须结合全诗语境,诗句是海子心声的传递。例(13)的喻体为“埋葬老虎的土地”,把本体“自己的坟墓”比喻为“埋葬老虎的土地”。在该诗中,老虎不再是啸踞山林、威风凛凛的形象,反而显得凄凉和落魄,但老虎不绝望,依然孤傲如常。例(14)喻体为“白雪”,本体为“骨”,以白雪喻骨,彰显了海子理想的清白与纯洁。例(15)喻体为“幸福的闪电”,本体为“转瞬即逝的幸福”,诗人对稍纵即逝的幸福呈现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认知,同时又饱受向往、恐惧和排斥的矛盾心理折磨。例(16)喻体为“雨夜偷牛的人”“采摘葵花”,本体分别为“死神”“死亡的过程”,诗人对死亡的想象轻松自在并充满向往,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诗人对死亡的迷恋情结。

2 比喻的变式

比喻的明喻和暗喻格式一般为“本体像喻体”“本体是喻体”,但是为了满足表达的需求,常将格式改用为“本体不像(不是)喻体”或“喻体像(是)本体”,从而构成比喻的变式。人们将这种比喻叫做比喻的变式,海子诗歌中常用的比喻变式为反喻和倒喻。

2.1 反喻

反喻指用否定形式构成的一种较为特殊的比喻[3]。普通比喻中本体和喻体的联系是相似点,而反喻中联系本体和喻体的是他们的不同点。普通比喻常从正面来说明和肯定本体,而反喻是从反面去说明,直接否定喻体,从而突出本体的真正特点。结构为:本体+否定词+喻体,如:

(17)河流噢河/再美的爱情也不像花朵。《鱼》

例(17)将本体“爱情”和喻体“花朵”之间的联系切断,更深入地从反面突出了诗人的爱情观,爱情不能像花一样完美,始终存在缺陷。

2.2 倒喻

倒喻,即本体和喻体颠倒使用,主要结构为喻体+本体,喻词不出现,喻体在前,本体在后,如:

(18)上帝的斗篷/太平洋/太平洋上海水茫茫。《折梅》

(19)我的秘密/我的新娘/叫小灯。《灯》

(20)蓝色的公主/青海湖。《青海湖》

上述例子中,本体(太平洋、小灯、青海湖)分别被比作(上帝的斗篷、新娘、公主),且喻体均前置,构成倒喻。倒喻常将眼前之物作为喻体,并由喻体联想到不在眼前的本体。

3 喻体选取的主观性

在特定的语境下,诗人为了达到特殊的表达效果,常常自觉地、临时性地打破常规,喻体的选择呈现偏离、变异,和本体构成超常搭配,审美对象也随之产生了变异。喻体的选择在海子诗歌中特点突出,带有审美主体的主观印记,从而体现出喻体选择主观性的特点。这种主观性主要和诗人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诗人对客观环境真切感受后微妙而复杂的心理的诠释。

3.1 以多喻一

以多喻一指用多个喻体比喻一个本体,本体相同,喻体不同。在艺术语言中,事物作为一种审美形态,主观印象会随着主体感受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同样,不同喻体的选择也反映出审美主体的不同心境,喻体是对客体变异描写的反映。在海子诗歌中,本体“死亡”在喻体的选择上呈现多样化。

(21)燃烧的马,拉着尸体,冲出了大地。《马(断片)》

(22)身体没有门/只有手指/竖在坟地,如同十根冻伤的蜡烛。《天鹅》

(23)请在麦地之中/清理好我的骨头/如一束花的骨头。《莫扎特在<安魂曲中说>》

以上三例中的喻体“尸体”“坟地”“骨头”不同,但是本体均为死亡。对海子诗歌中死亡主题的解读是我们了解海子的艺术追求、生命理念以及把握海子诗之精神的重要手段。除了上述的“死尸”类、“坟地类”和“白骨类”,海子选取的比喻死亡的喻体还包括黑夜、血、桃花等。诗人将“死亡”这一抽象名词通过主观感受,使之变为有形的事物,这是喻体选择主观性的体现。这一系列的喻体都透露出阴森恐怖的气息,喻体的选择印记着诗人“死亡”的生命体验。

3.2 以一喻多

以一喻多指用一个喻体比喻多个本体,本体不同,喻体相同,海子诗歌常把神、无法圆满的爱恋等比作女性。如:

(24)我们沉默地靠在一起/你是一个仙女,住在庄园深处。《雨》

(25)我爱过这四姐妹啊/光芒四射的四姐妹。《四姐妹》

以上两例中的喻体均为女性意象,本体分别为仙女、四段不同的感情经历。诗人笔下的女性意象所比喻的本体不同,主要归因于海子的感情体验。海子恋爱时期的诗歌中常将女性比喻为神,但是爱情带来的不只是美好,四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均没有圆满的结局。追求和渴望幸福是人的天性,多次爱情的失败让他更加渴望弥足珍贵的幸福。以一喻多在海子诗歌中较为常见,例如海子前期诗歌中把与农业文明相对立的移动、迁移以及可能带来的伤害比作大海,海子后期诗歌中把荒凉、绝望以及毁灭比作大海。

3.3 以具体喻抽象

艺术语言中,比喻是把深奥的、抽象的潜在语义信息隐藏在浅显的、形象的表层语义中[4]。喻体给抽象的概念或事物附加语义信息,从而使语言更加生动,如:

(26)孤独是一只鱼筐/是鱼筐中的泉水。《在昌平的孤独》

(27)岁月啊/你是穿着黑衣服的人。《历史》

(28)秋天是月亮/在我感觉到时/她已经去了另一个地方。《女孩子》

以上三例,将具体的事物“鱼筐”“人”“月亮”作为喻体,是海子的审美直觉创造出来的幻象,这种审美幻象在比喻辞格中通过喻体表现出来。以具体喻抽象,化虚为实,从而增强诗句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3.4 以抽象喻具体

在海子诗歌中经常出现用抽象事物来比喻具体事物的比喻,这种比喻打破语言常规,不落俗套,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和表现力。

(29)月亮的两角弯曲/坐满神仙如愁苦的秋天。《老人拦劫少女》

(30)人类犹如黄昏和夜晚的灰烬。《黎明和黄昏》

以上两例,借助抽象的喻体“秋天”“夜晚的灰烬”,把具体的事物“月亮”和“人类”抽象化,“化实为虚”,“以实出虚”,使语言表达更加诗意和特别,同时也利于感情的宣泄和表达。

4 审美感受的独特性

海子诗歌中比喻辞格的运用,将人的情感生活用艺术的语言描述出来。艺术语言追求的是一种“无理而妙”的神韵,而不是简单地追求形象和通俗。比喻辞格中本体和喻体创造性的搭配使感情隽永凝重,韵味无穷,从而使审美主体达到更高的审美境界。

4.1 田野色彩

在描绘性的艺术语言中,喻体其实就是客观之物象和心象的结合,这种现象我们把它叫做主体心理内化的过程[4]。海子诗歌不仅体现了他的客观生活,而且还体现了他的主观感受和客观生活的契合,主要表现为诗歌中田野色彩的浓厚通过村庄、土地等形式呈现出来。

(31)我踩在青草上感觉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活在珍贵的人间》

(32)九首过去的旧诗/像九座美丽的秋天下的村庄。《九首诗句的春天》

以上两例的喻体分别为“黑土地”和“村庄”,出生环境往往是海子创作之路最直接的素材来源和最开始的源泉。海子诗歌带有田园情怀和乡土气息,但都伴随着浓浓的忧愁。诗人所迷恋的土地和故乡的记忆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消亡,诗人心目中对大地村庄的热爱与现实中荒凉、孤独的景象形成强烈的对比,因而带来重重的失落。田野给海子的创作带来了独具一格的色彩,含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4.2 桃花意象

意象在审美构思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诗人常通过比喻辞格,将自己的审美感受寄托于物表现出来,营造极具个人风格的意象系统。海子常在诗歌中运用卓然不群的想象力传递自由诗韵,桃花意象承担了这一重要任务。例如:

(33)冬天的火把是梅花现在是春天的火把被砍断悬在空中。《桃花开放》

(34)桃花开/像一座囚笼流尽了鲜血/像两只斧手流尽了鲜血。《桃花》

(35)你那就是桃花,我们愤怒的河中滋生的欲望。《桃花》

桃花意象和海子诗歌灵魂有着重要的关联,在诗中极具颠覆性和震撼力。例(33)用喻体“春天的火把”借喻“桃花”,生动的比喻突出了桃花的旺盛生命力。这和自古以来赋予桃花的夭夭灼灼的意味是相一致的,然而海子诗中的这一火把却被砍断悬挂在空中,惨烈之态呼之欲出。例(34)连用两个比喻,喻词“像”连接了本体“桃花”和喻体流尽鲜血的“囚笼”和“斧手”。海子把鲜血和桃花联系在一起,使美丽清新的传统意象染上血腥之气。喻体“刀斧”的选用更是点明了桃花遭受暴力侵害的事实,悲抑之气迎面袭来,增添了诗歌的死亡气息。例(35)用“桃花”比喻“欲望”,诗中原生的欲望就是爱情,诗人摒弃看似温婉的桃花之恋,直接指向欲望本身。

4.3 空灵特质

“空灵”指艺术语言所透露出来的灵气、生气及情致。海子诗歌中抽象喻体的使用频率极高,抽象喻体的使用增添了诗歌的空灵气息。例如:

(36)左边的侍女是生命/右边的侍女是死亡。《抱着白虎过海洋》

(37)冬天的人/像神祗一样走来。《给你》

以上两例将侍女比喻成生命和死亡,凡人比喻成神祗,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生命”“死亡”“神祗”等抽象概念蕴含丰富,韵味无穷,化实为虚,颇具空灵的精神气质,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

5 结语

海子诗歌中比喻辞格匠心独运且类型丰富、数量繁多。其中比喻的三种基本类型明喻、暗喻、借喻使用最多,比喻的变式次之。喻体随着具体事物和空间场景的变化而被赋予复杂的象征义或延伸,在给读者带来意味深长的文学思考和强烈的审美体验的同时,也成为人们更好分析和了解本体或是海子诗歌的关键。海子独特的审美感受保持了诗歌的精神高度和较高的审美价值,使无声的文字极具感染力。从比喻修辞的新颖视角研究海子诗歌,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感受海子诗歌的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暗喻喻体海子
德令哈,没了“海子”你还剩下什么
冰与火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九寨沟观海子(外四首)
Bao:2019 Oscar for best animated short film
关于“嵌入式”暗喻的思考及其在翻译上的应用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解析海子之《死亡之诗(之采摘葵花)》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