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合作、发展”模式

2019-03-21 00:38庞海云
关键词:实施策略

庞海云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体现合作、唤醒、发展三个方面的重要特征,教育工作者应当践行十大策略。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02-0040-04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为了切实提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效性,笔者开展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实施策略的研究》课题,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主题架构、操作原则、教学策略等进行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教师运用教育学技术,通过角色扮演、讨论、分享、小组活动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德育工作。笔者认为要做好这种服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体现三个方面的重要特征,即“合作、唤醒、发展”:合作即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当下的心理活动特点,引发学生高层次的体验和共性感悟,促进学生集体认知、行为的改变;唤醒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激发学生内在的希望,表现为学生对生活的向往、对成功的渴望;发展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使学生能够获得有效的自我帮助,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自我发展。基于上述理念,笔者认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该践行以下十项理念,从而实现学生心理素质的综合提升。

一、坚持需求导向

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自我意识得到了高速发展,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笔者通过对本地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整理出了学生在适应环境、学习方法、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生涯规划、意志品质培养等诸多方面渴望引导和支持的心理需求。因此,高中心理活动课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普遍心理需求和具体需要,围绕不同主题,设计有针对性的内容,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心理成长。

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还有新高考背景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需求——因此,高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以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人际交往以及职业生涯规划三方面的引导为重点;高二年级随着“两极分化”现象的形成,应特别注意典型学生学习心理的调适,帮助他们增强学习计划性及自我调控能力,管理好情绪,同时要加强异性交往方面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高三年级的活动应侧重于提高学生考试前后进行自我心态调节的能力,提高其压力管理水平以及支持、引导学生与家长进行科学有效地沟通。据此,笔者设计了高中心理活动课的主题架构:高一年级确立了“适应新环境”“学习有方法”“认识我自己”“沟通你我他”“生涯需规划”“情绪要管理”“提升意志力”等七个大板块的内容,高二年级确立了“自信在哪里”“强化执行力”“青春期的美”“合作与竞争”“情绪是能量”“创新与发展”“人生多精彩”“社会面面观”等八个大板块的内容,高三年级确立了“学习要高效”“压力科学观”“情绪我做主”“家庭资源库”“我的人生观”“社会责任感”等六个大板块的内容。此外,笔者建议还要注意针对学生班级或学校的热点问题确立活动主旨——只有准确把握学生心理需求,科学选择活动主题,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确定明确目标

目标是心理活动课的导向,是设计各种活动环节的前提和基础,是贯穿整节课堂的指挥棒;只有目标明确,课堂才会有清晰的设计思路,才不会迷失主题方向。首先,活动目标设定要明确、具体、有可操作性、可评价性。可以围绕知识、情感、行为三个维度去设计,从了解与理解、体验与感悟、尝试与学会等三个方面去思考,使用的行为动词可以是“了解”“理解”“懂得”“体验”“感悟”“领悟”“尝试”“学会”“训练”等。其次,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不可能一次解决全部问题——成长是一个过程,切忌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直接视为一节课就能达成的——诸如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健康的情感、健全的个性等大而空泛的目标,应该细化为每一节课中可以训练、培养和评定的具体活动。一节课能使学生对健康理念范围内的某个问题有所感悟,或者激发了学生的內在动力,或者触动了他们某种不良认知方式或行为方式,就可以视为是一节好的心理活动课。如笔者对《压力管理》一课所确定的活动目标是:1.了解自己面临的压力及压力状况,理解适度压力可以激发潜能,提高效率;2.感受压力带给自己的心理影响,同时体验放松法以便更好地应对压力;3.学会缓解压力的方法和技巧。

三、重视活动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以学生的活动构成课堂的基本环节,让学生自己“动”起来,这是因为学生的发展不是外力强加的,而是通过主体的活动实现的。活动是实现主体发展的必要载体,精心巧妙的设计活动,让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才更有可能促成其认知及行为的改变。活动设计要紧紧围绕主题需要,依据活动目标来展开,优秀的教师应做到清晰有序、环环相扣。为使课堂能够有清晰、明快、简洁的设计思路,笔者的研究课题在理论学习及大量课堂实践的基础上,对每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了阶段性的划分:团体热身阶段——团体过渡阶段——团体探索阶段——团体结束阶段。师生在结构化过程中共同把握活动的时空架构。笔者建议每个阶段设计至多不超过二个子活动,各个子活动之间要有内在联系,或并进或层层递进,过度环节还应衔接自然。

其中,团体热身阶段主要是调动班级情绪,营造一种安全、真诚、轻松、温暖的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团体过渡阶段是“团体初步形成”向“利用团体动力解决问题”的过渡,这一阶段主要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逐步催化团体动力,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呈现学生普遍关心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让大家有足够的动力去探索问题;团体探索阶段是整节课的关键时期,是以“自我开放、探讨、反馈”为基本要素的利用团体动力解决问题的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通过团队成员间对问题探索、互动活动及教师的引导,激起学生改变认知与行为的动力;结束阶段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分享收获,促使成员认知提升,情感得到升华,使学生将课上的所感所悟所得在课下得到延伸,能够生活化及行动化。

四、创设情境体验

教师设计的一切活动离不开具体情境的创设。活动具备较强的体验性才能够引起学生精神焕发地参与,只有激发学生心理体验的活动课才会是有效的“唤醒”。让学生把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各种具体问题放置到类似的环境中进行反思,重新进行辨析和调整认知;情节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有助于澄清问题的实质,使学生设身处地地探索建设性的解决思路;熟悉的情景可以使学生直观筛选出符合自身认知的作法作为参考或模仿模板。

笔者认为创设情境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尽量选择学生身边的事;二是创设的情境要紧紧围绕主题,为实现活动目标服务;三是模拟的生活场景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及心理特点,用具体形象呈现问题,如小品或角色扮演要有情节,最好有道具,使其更贴近真实生活,更容易使学生进入情境。

五、组织多元互动

笔者认为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过程中,每个成员自身认知的建立或矫正、情感的体验或迁移、行为方式的改变或强化,都依赖于团队内部的互动。笔者所研究的心理活动课,从本质意义上说是一种团体辅导,主要不是靠教师的言传,而是靠师生团体交流产生的影响力来调整每个参与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团体成员间的心灵碰撞会相互启迪,从而促进解决成长中的共同困惑。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需要教师拿出魄力,放手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小组讨论能将各种学生观点进行充分打磨,增加学生的互动机会能强化学生的多向交流,教育应营造出让每个学生都想说话且有话可说的氛围。

教师还要深入到各组认真倾听并及时加以引导,并藉此掌握学情,合理安排进度。在课堂结构的把握上,则要让小组讨论与全班分享的时间保持一个适当的比例:根据笔者经验,小组讨论时间要高于全班分享时间;只有小组讨论得充分,学生的智慧才能被充分激发出来,他们的感受和真实的内心体验才能被激活,才会给集体留下难忘的印象。

六、精心设计话题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既然要以小组活动和讨论作为课堂的基本运作载体,那么话题的设置就尤为重要。教师要找准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学生对相关理念有适度认识的前提下,将问题设计在具有争议性的交汇点上——讨论的话题须是学生能力范围内的,同时又要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有一定的思维力度和挑战性,唯此才能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设置的讨论话题可以是过程性设问,如“你是怎么做的”;也可以是关联式设问,如“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还可以是发散式设问,如“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感受”“你有哪些收获”等等。

七、即时应景

或许老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真正能够震撼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强烈情感的素材往往是在课堂过程中即时生成的。真正具有生命力和生活气息的辅导资源潜伏在不确定的因素中。所以作为教师,一是要充分相信学生具有解决自身问题的核心素养,把解决问题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在环境的启发下探寻恰当的方案。教师还要善于从学生的发言和行为中挖掘有教学参考价值的信息,使学生潜在的体验、感悟、疑问明朗化,以形成新的教学素材。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推动活动课向深层次发展。

八、激发主体抉择

學生以“主角”的身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教师设计的活动应保证学生的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广度和深度。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尊重学生的自主权,促进每个学生的自我发展。

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需要和动机,用以促进自己的成长和提高。因此教师也要全神贯注地陪伴学生在活动中表露真我、分析自我、探究问题、寻求对策、反思体验、形成观念和能力。教师切忌在活动课喧宾夺主,更不能以自己的观点来取代学生之间的交流成果,抑或是代理学生做出抉择。

九、提升辅导技巧

笔者整理心理健康的教师素养包括:第一,教师要真诚展示自我并与学生共情,创造师生和谐气氛;第二,语言与表情要有亲和力;第三,妥善运用心理辅导技术,对各种情况及时作出恰当的回应;第四,善于临场应变,阐释问题应简洁到位,同时要避免机械回应的模式。

十、课后迁移延伸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最终目的是唤醒每个学生内在的成长需求,激发其改变自我、努力向上的动力和潜能,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教育应该贯穿每个社会成员成长的始终。课程的领悟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需要学生不断地反思;所以教师安排的课后练习应把学生课堂所接触的知识内涵延伸到实践中去,指导日常行为。迁移能力决定着学生体验的效率,起着强化的作用,因此教师提出的课后实践训练项目应具体要求,并对其完成作业的质量情况进行评估。心理教育重在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提升自己的感悟,并将理念运用到生活中,实现其学会学习的最终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贺银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有效性[R].承德:承德市教育局教研室,2018.

[2]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出版社,2007,7.

[3]钟志农.探索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5.

[4]白   晔.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与实施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6,(19).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探讨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系中的实施策略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