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跃芝
摘 要:对于每个孩子来讲,都是渴望自己能够每天都得到进步的,在所有孩子当中,有部分孩子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但这仅仅是少数孩子,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讲,每天得到进步是很吃力的,孩子很难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因此,这就需要班主任的全力引导,体现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在班主任工作中要适当的加入心理健康教育,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实现每天进步的愿望,本文就班主任工作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环境 个性特点
一、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营造舒适优雅的心理氛围
学生多数时间都是呆在班级环境中的,并且多数活动也都是在班级中进行的,所以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对于学生成长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必须着力于良好班级环境的创设,为学生营造出舒适优雅的心理氛围,从而使得学生健康成长。
在实际实行过程中,创设班级环境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也就是说软环境和硬环境两个方面。其中,硬环境主要指教室外部条件的美化和协调,硬环境的创设相对来讲较为容易,只要教师带领学生齐动手,共同维护便能够很好的完成,而要想创设良好的软环境就较为复杂了,其包括:班风、学风以及班级凝聚力等,软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心理。因此,教师必须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让学生都能够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能够积极为班集体做贡献,教师可以在班级中组织团体活动,让学生共同制定一个目标,并且共同努力来完成这一目标。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职责,让学生自己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岗位。这样学生在任職过程中能够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班集体的荣誉,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价值,共同为班级服务。以此来更好的实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关注学生个性特点,积极引导身心健康发展
对于学生来讲,其本身就是好动的个体,教师在课堂上能够通过一定的形式对学生的各项行为进行约束,但无法约束学生的心理,对学生心理进行约束,能够有效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但其前提必须是建立在学生个性特点的了解之上,教师只有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并且要定期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谈,只有这样才能够发现学生所存在的不合理的行为,才能对每名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例如,在考试前期,教室组织学生进行压力交流活动,在活动中,教室让每名学生都说出自己面临考试所感受到的压力,这样学生在述说过程中不仅能够缓解自身的压力,还能够感受到一定的乐趣。教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诸如此类的活动,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组织丰富多彩活动,陶冶纯真稚嫩美好心灵
各类活动是学生最喜欢,也是最受欢迎的教学项目。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能够逐渐影响自身的心理。从而使得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针对这一特点,教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及时的针对学生情况来组织活动,每一次活动都必须针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来进行。比如:晨会课、活动课等,班主任可以经过整合,用来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之中,就会有所收获。如讲故事、猜谜、文体活动等所营造的轻松氛围,能让学生因学习负担带来的紧张心情得到放松:小品表演、讨论活动等,让有懒惰心理的学生在生动的情境再现中,更清楚地看到问题,从而知道怎样克服懒惰心理:角色游戏、趣味小测试等,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有所感受,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纯真的心灵在活动中受到陶治,使心理更健康地发展。
四、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快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与学生相处时间较多这一条件,在教育教学的自然情境中快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管理者角色与心理辅导员角色的冲突问题。比如,有些班主任遇到班里的某个学生违犯校规的事情,常常出于维护班级名誉,给以较严厉的批评,但这样可能忽视心理问题的疏导。其实角色冲突的矛盾隐含着角色互补的统一。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认真分析出现的问題,倾听学生的解释,心平气和地与学生交流,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样的教育才会有效,师生的心灵才会相通。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转换角色。从权威型的班主任转换为朋友式的心理辅导员角色,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这是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的助化剂。
班主任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工作的有机结合,开拓了德育新领域,体现了德育高质量,这是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的关键。当然,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タ的事情,这是一项持之以恒才能见效的工作。因此需要班主任要有耐心、爱心、细心和恒心。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年8月
[2] 叶一舵,《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明出版社,2003年3月版
[3] 陈祥雷,发挥班主任角色优势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