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策略研究

2019-03-19 01:41张成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张成

[摘 要]  新课标提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是三维目标的综合表现,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分析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内涵,结合高中教学实践提出项目教学、深度学习等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以期让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关键词]  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一、引言

2018年初,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正式发布,新课标厘清了当代信息技术课程性质以及基本理念,在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下,设置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课程结构,用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此同时,新课标提出了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其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一线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构成

世界各国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由来已久。世界经合组织从1997年开始进行“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的专题研究,2005年发布了《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纲要》,该《纲要》认为:核心素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整合了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集合体概念。欧盟认为,它以“终身学习”为基础价值取向,要求人们能够在生命的过程中处理和应对一切变化的挑战。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于人本主义的思想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从“工具性目标”转变为“人本性目标”,使人的情感、智力、身体、心里诸方面的潜能和素质都能通过学习得以发展。我国在2014年由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深入回答了“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提出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研究与构建作为着实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文件发布,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

2018年初,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正式发布。新课标明确提出了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他们是三维目标的综合体现。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贯穿在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全过程中;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并选用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信息社会责任是指信息社会中的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其中计算思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新课标对于计算思维的界定突出了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强调问题解决的方案要运用计算机科学的思想方法。换言之就是运用计算机思想进行问题解决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即是计算思维。除此之外,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也是一种新的说法,强调学习过程、问题解决等过程中均能自主选择数字化资源与工具。

三、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策略

新课标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即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学科学习,增强信息意识、培养计算思维,运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手段开展问题解决,建立信息社会责任。核心素养并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建立在三维目标基础之上,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综合表现。作为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运用有效教学策略,让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地生根。

(一)依托项目教学,助推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提升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古老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起源于欧洲,其历史“可追溯到17和18世纪”。后来这种教学方法传到美国,克伯屈在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与活动课程理论的基础上完成了对项目教学法的最早的系统理论研究。随后,项目教学法由美国传向世界,上世纪80年代以来,项目教学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典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的关键在项目,围绕项目的实施展开使学生增强信息意识,提升核心素养。在开展项目教学中应从项目主题、项目实施以及项目展示三方面着力。

1.选择贴近生活的项目主题

开展项目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是项目开展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在项目选择上花心思动脑筋。一个好的项目主题,学生会积极参与,全情投入,自主学习。例如,在讲授《获取信息》一章节时,我选择了“出游计划”项目展开,学生兴趣很高,积极筹划自己的出游计划,教师则引导学生如何设计规划,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如何甄别信息等。不难看出,项目的主题贴近学生生活,跟学生息息相关,学生才会有兴趣参与进来,才会在项目深入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如果項目主题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也无法达到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效果。所以,开展项目教学的前提要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选择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切入,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科思维培养奠定基础。

2.小组合作开展项目

项目教学在选择好项目主题后,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合作的环境。因为选择的项目一般较大,个人在完成的过程中不仅用时长,而且遇到问题后需要进行思想碰撞,所以在开展项目教学中,需要根据项目安排,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技术水平分成小组,让小组合力推动项目深入进行。正是项目开展过程中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与分享,让学生的信息意识不断增强,让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3.搭建项目展示平台

项目完成后,教师应为学生项目成果的展示搭建平台。在成果展示中,学生需要将项目开展实施的过程以及结果用准确恰当的语言进行组织展示给大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评价,进而对项目完成的情况进行反思,对问题解决过程进行优化。于此同时,教师在学生展示过程中可以对各项目的组织开展以及成果提出合理的意见与建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信息意识进一步提升,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站在学科思维的角度回看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找到其中的不足,进一步优化问题解决的思路。

(二)开展深度学习,发展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而言的学习,在浅层学习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其学习只是为了应付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深度学习则是在浅层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学生要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方式展开学习,批判性地获取知识。这与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要促进学生展开深度学习,让学生通过深度学習,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建立学科核心素养。

1.深度合理挖掘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如《信息的编程与加工》一章节,教师的教学重点应放在教会学生编写程序上还是让学生学会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观念,显然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教学结果。如果教师仅选择教会学生编写程序,那学生学到的就仅是编程技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会被架空。但如果教师选择了引导学生学会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方法,那学生获取的就是一种计算思维,这种思维能力不仅可以帮助他掌握编程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帮助他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信息技术教育的价值,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有深度的挖掘,开展深度学习,注重学科思维培养,真正做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开展实践活动

深度学习需要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获取信息技术知识,还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是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目标。如《构建数据库》一章节中,通过图书数据库的学习与剖析,引导学生建立班级校本选修课数据库,解决教师与学生选修信息查找、课程信息查找等实际问题。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实践,自主探究数据库构建的条件和方法,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检验数据库的可行性,不断优化设计,创新问题解决。

四、结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信息时代公民的要求不仅仅是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具有一定的信息核心素养。高中正值人生中重要的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学科需要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项目主题,依托项目教学,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合理挖掘教材深度,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让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参 考 文 献]

[1]胡正勇.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J].教育信息技术,2017(2).

[2]李帆.核心素养,一枚改变教育内涵的“楔子”[J].人民教育,2015(24).

[3]张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核心素养研究及其启示[J].教育导刊,2015(7).

[4]董纯才等.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1985.

[5]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职教论坛,2007(6).

[6]王慧.开展深度学习,发展信息技术核心素养[J].中小学电教,2018(10).

(责任编辑:张华伟)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