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语文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019-03-18 16:33黄尚锋
成功 2019年6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课文语言

黄尚锋

平果县同老乡中心小学 广西百色 5314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积累的重要性:“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要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必须读写结合,让学生在诵读、写作中积累语言。指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是我们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生语言积累的几条有效途径。

一、强化阅读体验,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传统语文教学重视讲解分析,把一篇完整的课文支解得体无完肤,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他人的阅读感受。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法是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也是无效的。《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方法,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所以,我认为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应该是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以熟读背诵为手段,加强学生语文积累。

重视课外阅读。新课标要求学生阅读,一、二年级不少于5万字,三、四年级不少于40万字,五、六年级不少于100万字,为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我分段列出小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并根据内容指导学生选择阅读。如一、二年级推荐《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365夜故事》,组织学生背诵《三字经》,三年级推荐了《一千零一夜》、《外国童话选》、《中华成语故事》,五、六年级推荐了《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中外名著供学生选择,为保证阅读时间,我利用学校开设的兴趣活动等课,坚持开展课外阅读,特别重视周末的课外阅读,鼓励学生每天半小时阅读,每个寒假暑假要求每个学生至少抄写一至两本书,并抄写好词佳句,或把精彩的故事或片段与家人分享。开展课前三分钟读诵,每周背两首唐诗等活动,进一步丰富语言,为孩子将来的发展鉴定基础。给孩子不断鼓励,建立班级图书馆,交换阅读,评选阅读小明星,如今,班上的学生,通过阅读,丰富了语言,开拓了思维,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

二、要依托教材积累语言

现行教材课文生动形象,文笔优美,为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提供了充裕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

(一)以读为本,强调多读

首先选准多读的内容,一是重点的句段让学生多读,二是写的优美的片段和字句让学生多读,三是难以理解的句子让学生多读。在读的方式上,根据不同的内容和需要引导学生去读,如初读课文,采取泛读、自由读和默读的形式,理解课文时,采取引读、带着问题读、提问式读、分角色读、赏读等形式。通过初读、熟读、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情感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必定为习作奠定基础。

(二)熟读成诵,强调多背

背诵自古以来就是读书的一种好方法,中国有句古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让学生熟读文章而能成诵,是低中段教学中一个有效环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材要求背诵的外,文中的精彩句段要多读、多记、多背,做到书能成诵,这对提高学生的习作必定有用。

三、增大作文频率,从写作中积累语言

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作文训练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作文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过程。要使大脑的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必须加大语言运用的频率。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巧动笔,使其像数学练习那样做到课课练、日日练呢?我认为,除了结合单元小练笔和作文题指导写作外,更重要的还是恰当地把握课堂练笔的时机。

练在知能转换处。如教学《小音乐家扬科》,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联想的用法,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了课文中有关句子,明确了什么是实在事物和联想之后,再运用短文让学生进行联想练习。又如仿写句式,仿写篇章结构,仿写过渡句等,都是属于知能转换的训练。

四、多说多演,沉淀积累

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语言知识积累,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多说多演的机会,巩固学生的语言积累。多说多演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多说多演就是让学生在材料库中提取有用的材料,将语言文化知识融化在心,在运用过程中沉淀语言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五分钟开展演讲训练,让学生轮流准备课外阅读中的精彩内容进行演讲,还可以每周举行好词好句欣赏会、朗诵会等,每个月组织故事会、辩论会等等,通过这些多说多演形式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课文语言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语言是刀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背课文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