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遇上乡村旅游
——一个客栈经营者的视角

2019-03-17 21:31吴天龙张灿强习银生
古今农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罗哈尼客栈

吴天龙 张灿强 习银生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北京 100810)

开展遗产旅游是发掘遗产资源价值的重要途径,对遗产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不但有利于激活遗产资源的经济价值,给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还有益于遗产地居民树立文化自信,增强自我认同感,实现遗产资源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是遗产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共同需要[1-3]。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是一种新型的遗产类型,它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4]。2002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在全球环境基金支持下,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2005年,确定中国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阿尔及利亚埃尔韦德绿洲农业系统、突尼斯加法萨绿洲农业系统、智利智鲁岛屿农业系统、秘鲁安第斯高原农业系统和菲律宾伊富高稻作梯田系统作为第一批GIAHS保护试点[5-6]。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2015年,第39届FAO大会明确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列为常规性工作。

作为世界农业重要的起源地之一,中国积极参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并得到了充分认可。截止2019年5月,在全球21个国家认定的57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中国占据15项,居于世界之首。此外,从2012年开始,原农业部还启动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评选活动,已经评选出4批91项。

农业文化遗产的认定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许多地区借助项目的认定,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实现了当地旅游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但是,在转型和升级的过程中,很难出现所有相关者的利益都优化的帕累托改进,往往伴随着各主体间的利益博弈,还存在对原有生态承载能力的考验[7-8]。如何在维持遗产地社会和谐稳定的同时,有效保护生物、景观、文化多样性和遗产系统完整,引导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在转型中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遗产旅游开发中的碰撞与冲突

本文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云南哈尼稻作梯田系统为例,分析当世界遗产遇到乡村旅游,会有哪些碰撞与冲突,通过对一个土生土长的客栈经营者的访谈,探析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相关问题。

云南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南部哀牢山南麓,主要分布在红河南岸的元阳、红河、金平、绿春4县,面积约6.5万公顷,居住着哈尼族、彝族等10个民族约120多万人口。哈尼梯田有1 300多年的耕种历史,呈“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景观特征。梯田农业系统体现了当地居民的劳动智慧,如“木刻分水”有效解决了水资源合理分配,“寨神林”崇拜则使这里的森林生态系统保存良好。凭借其较高的生态、经济、历史、文化和美学价值,2010年,哈尼梯田稻作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又被批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遗产目录。申遗成功不仅提高了哈尼梯田的社会知名度,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推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转型和升级[9-10]。

客栈业主叫小罗,土生土长的梯田人,哈尼族,家住元阳县新街镇普高老寨村,80后,曾务农、外出打工,2009年利用自家住宅经营起客栈,一直经营至今。在与小罗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小罗的农家乐陆续投入50多万元,前后几次装修和扩建,可接待的客房从最初的8间到现在的13间,餐桌也增加到了5个。梯田旅游的旺季是12月到次年3月,在这近四个月的时间里,小罗家的13间客房很少有空房,住宿均价300-400元/房间/天,5个餐桌每天都要轮换4次左右。作为亲身参与梯田旅游产业的小罗来说,哈尼梯田申遗的成功以及后续的开发和宣传给他带来的影响较大,在他眼里,这些影响有利也有弊,对以后的发展他有着自己的欢喜与忧愁。

(一)发展遗产旅游改善了农户生计

申遗成功以后,来哈尼梯田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没有能力自己开客栈,将自家的住房租给外地的老板,而小罗选择自己干,刚开始很难,既需要投入装修成本,还要学习经营,但当他坚持下来之后,不但掌握了丰富的管理经验,还获得了稳定持续的经济来源。小罗有三个孩子,他认为这个农家乐是全家安身立命之本,他说,“如果把房子出租出去,虽然也能够有些房租收入,但找不到更好的谋生手段,所以始终坚持继续经营,当年父亲也劝我把房子以便宜的价格租给别人,但是我没听,还是要自己干,我要坚持下去,未来红河新机场建成和高速公路开通后,这里的经营会更加火爆,我们的生意会更好”。据小罗介绍,在他经营客栈之前,曾在本县城其他乡镇的矿山打工,做的是最苦最累的工作,三年下来也没积攒下多少钱。经营客栈以后,全家人都有了奔头,小罗负责日常经营,还兼餐厅食材采购、厨师,小罗的妻子除了照顾孩子外,还要做客栈的清洁和餐厅的服务人员,小罗的父母在梯田耕种的空闲也在客栈帮忙。一年下来,除去成本和家庭开支,能有10多万的纯收入,小罗对此很满意,如今还能在空闲时间出去旅游、参加培训,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二)农户有了更多接触外界和学习经营的机会

小罗说,“最近这些年,哈尼梯田景区的人越来越多了,名气也越来越大了,作为经营者,也确实得到了许多便利,尤其是与外界的联系明显增加了。”刚开始经营的时候小罗就想过在互联网平台给客栈打广告,但当时没有门路,也不知道该怎么联系,后来随着景区影响力的扩大,有一些网站直接找到他,从2013年开始网上订单明显增加。如今,小罗的农家乐与携程、去哪儿、艺龙、飞猪等旅游网站都有合作,“旺季的时候,我会把7个左右的房间放在网上预订,支付给网站15%的利润,虽然利润有所分流,但保证了客源的稳定”,在小罗看来,还是划算的。

(三)遗产旅游中农户与资本的竞争与博弈

在小罗看来,农业文化遗产为当地农家乐带来更多游客的同时,也面临更多竞争。一是竞争对手增加了。小罗说,“2010年左右的时候,附近一带的农家乐还不到30家,申遗成功后开始迅速增加,现在已经有80多家了。竞争对手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农房租金的上涨,过去6万元/年的房租已经是高价,现在最高的已经涨到了20万/年以上,越来越多的农户将自家的住房出租,选择自己经营客栈的农户不到三分之一”。二是竞争对手升级了。据小罗介绍,“新增加的竞争对手多是酒店型宾馆,档次更高,服务更到位,对当地传统客栈的经营造成了很大冲击。其中,冲击力最大的还是一家大型国有旅游公司,这家公司在2014年强势入驻,还开通了环线巴士,游客需要乘坐这家公司的环线巴士游览景点,游览结束后还会将游客带到他们公司的酒店,给当地客栈带来了非常沉重的打击。后来在当地客栈的联合行动下,政府出面取消了环线巴士,如果没有那次联合,很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当地客栈倒闭的情况”。

(四)消费升级带来遗产旅游的转型压力

当初小罗的客栈设施简陋,房间里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就连洗澡的热水都无法保证足量供应。小罗说,“这种条件在现在基本无法运营,一方面是因为游客的需求提高了,另一方面也是竞争对手的条件都改善了”。此外,哈尼梯田申遗的成功,还推动了地方政府对规范管理的重视,小罗也庆幸农家乐开办的早,如今各种证件、审批条件都会更加严格。为了适应消费需求的升级和政府管理的加强,小罗家在2014年花费20多万元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造,扩建了房屋、升级了室内配置,也完善了安防措施,这是小罗客栈经营以来最大的一次改造和投资。

二、对遗产旅游发展的思考与启示

乡村旅游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是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2017年10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十九大贵州代表团讨论时指出,要抓住乡村旅游兴起的时机,把资源变资产,同时对乡村旅游作分析和预测,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保障乡村旅游有序发展方面,要深入实践,有所思考,特别是在农业文化遗产地这类资源丰富但生态脆弱的地区,相关部门也应因地制宜地实施必要的、及时的、适度的干预,进行预防式监管。这个案例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建议如下。

(一)如何实现整体保护与有序开发

小罗从经营者的角度诉说了他对遗产旅游的看法,然而从更深层次看,旅游发展的基础是梯田的完好存在与永续发展。小罗所在的村庄普高老寨村,不管是本地农户还是外地老板对投资建客栈的热情都很高,客栈也是越建越多。正如该村的卢村长所讲:“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村里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的客栈逐步发展起来,游客和客栈的增多使用水量增加,而客栈基本上位于山腰,从而减少和分散了山上涵养并自流到山下梯田的水,有些梯田开始出现旱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对梯田进行整体保护,特别是梯田的命脉水资源的保护。从政府层面看,要在承载力等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合理确定承载规模,还要建立起相对统一的行业标准,规范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地做好保护与开发协调工作,防止过度开发对梯田的破坏。

(二)谁是梯田旅游的经营主体

对比经营管理水平、客栈配套设施和市场推广与营销能力,当地居民开办的客栈处于劣势,随着房租的提高,当地越来越多的居民将农房出租给外地老板,自己坐收房租。表面看起来似乎对游客、农户和外地老板都有好处,但长期来看,不容乐观:一是当地居民收取高价房租以后,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可能离开梯田,特别是年轻人,经营梯田的人只会越来越少,梯田被抛荒的风险会越来越大;二是随着外地经营者越来越多,而本地居民越来少,传统的、民族的文化将随之消失,梯田将成为没有文化的土地,缺少文化的梯田将成为纯粹的农业景观,它的完整性将不复存在,梯田走丢了“灵魂”。现阶段,为保持遗产文化系统的稳定持续,降低当地居民的经营风险,需要对工商资本下乡开展梯田旅游进行适当引导和控制,防止工商资本对当地居民发展空间的过度挤占,让更多的创业机会留给本地居民。此外,还要特别重视乡村现有资源、资产的分配和权利归属问题,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股份制改革,探索实施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实施办法,保证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农民该享受的红利不能少,乡村自身的经济基础不受损。

(三)梯田旅游如何转型升级

一般来说,乡村旅游都会经历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而农业文化遗产的认定会加速转型的进程,在这样的加速转型过程中,需要地方政府做好准备,从人才供给、设施建设、组织保障、金融支持等多方面共同发力。基础设施方面,要加强旅游道路、卫生设施等配套设施建设,拓展梯田旅游的产业链条,加强旅游产品的策划设计,增加文化元素,让游客有更多的参与感,延长游客在梯田的停留时间,由梯田观光转变为文化体验。金融方面,要完善小额信贷支持,鼓励农户完善客栈配套设施,开展提档升级。人才方面,要加强对客栈经营者的培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利用互联网进行推广的能力。组织保障方面,要成立管理部门或协会,出台专门文件或行业自律规定,加强对梯田旅游的管理,防止哄抬物价、恶意宰客等不法现象发生。村集体也要发挥应有的作用,从村庄长期发展的角度,制定乡村旅游的村规民约,对外地租用农房开办客栈的要通过村民议事会的民主程序,防止村庄旅游的无序开发和恶性竞争。[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贫困地区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与产业扶贫协同路径研究”(17CSH012)]

猜你喜欢
小罗哈尼客栈
我眼中的哈尼十月年
小罗给《吐槽大会》写段子
客栈惊魂(下)
90分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哈尼幸福万年长
哈尼之心
客栈惊魂(下)
客栈惊魂(上)
客栈惊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