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婷
内容提要 现代以来在向生活世界转向和回归的哲学话语及我国学界对日常生活的讨论中,表现出共同的理论旨趣,即对日常生活本体意义的肯定。价值观产生于个体日常生活的精神需求,存在于日常生活异化和希望共在的原初统一形态中,超越了日常思维和行为的既定和重复性,赋予生命和日常生活以方向性和意义感。作为概括性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核心价值观应关切个体具体感性的日常生活需求,批判日常生活中异化的价值取向,融入在个体日常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中,最大化地实现其精神引领功能。
关键词 日常生活 价值观 异化 超越 融入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9)02-0057-06
生活世界因其自明性而长期置于哲学王国的灰暗背景中。文艺复兴以来,人的现实生活及其价值随着人的主体地位的凸显而日渐获得关注。胡塞尔在晚年(1936)提出“生活世界”的命题,虽旨在以生活世界构造一条通往其先验现象学的通道,但无疑为现代哲学主题的转换和其后关于生活世界的探讨奠定了基本的思维框架。向生活世界回归,成为20世纪西方哲学的重要转向之一。之后,日常生活理论经海德格尔、卢卡奇、列斐伏尔、许茨和赫勒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不断讨论而愈益明晰。赫勒在其著作《日常生活》(1970)中较为完整系统地提出了其日常生活理论,对日常生活所具有的实用主义、类比、过分一般化等特征的论断成为此后日常生活分析的重要参照。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日常生活的译介①和随后德育生活化的讨论热潮,是对现代哲学范式转换的呼应和本土化尝试。价值观涵括道德观并以其为基础,故对道德与日常生活融合的探讨为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提供了有益借鉴。目前,对价值观和日常生活的讨论主要在价值哲学和存在论的论域各自展开,对两者关系的学理探讨散见于日常生活维度的意识形态、②当代文学③等领域的研究中;或在实践应用的层面展开,而鲜有专门的学理论著。党的十八大以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生活化的倡导,十九大对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界定和“美好生活”奋斗目标的重申,都需要探问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这一基础性问题。本文尝试就两者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
一、源起:日常生活的精神需求
一方面,個体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受动性。人总是生于并存在于一个先在存有价值观念的给定时空。在日常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人们总会把合乎自身目的、利益和需要的物或现象视为“好”的或“应该”“值得”的。这种以评价为核心的关于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基本见解,体现了人的自然本性和存在发展的需求。日常的价值观念以重复性思维和实践为基本存在方式,以传统、习惯、经验以及血缘和天然情感等文化因素为载体,潜移默化地为个体所接受,自在自发地调节和制约着个体评价选择的内在尺度。这种“自然的态度”为个体顺利融入这个世界提供了精神支撑,使日常生活有了熟悉的“在家的感觉”。如赫勒置身于西方文化语境中提出,“宗教是日常生活的组织者或主要组织者”,[匈]阿格尼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2010年,第90页。即宗教自足的价值观念为人们形塑了一个理想的共同体,人们在其中找到了每日生活的行为方式和精神慰藉。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文化传统也深刻影响和决定着个体价值观念的形成。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的产生,起初“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德]马克思、[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2页。产生于生活实践的价值意识,随空间扩展和时间延续而成为一种文化传统。其中被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从类的层面凝集了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世界和人生具有普适性的把握和判断,是人们价值生活经验的长期积累和储备。这些价值观念赋予文化形式以独有的精神气质和标识,根深蒂固地融入民族心理。但传统是过去经验的积淀,“在以过去为指向的生活常规和思维定势中,未来的意识往往难以获得立足之地”,杨国荣:《日常生活的本体论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这种客观存在的无形力量以日常生活为寓所,其强大的保守性和惰性加深了日常生活的重复性,抑制了创新观念的产生。我国的日常生活批判论者也提出要推动传统文化从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向现代理性主义转型,推进深层的文化启蒙,以此实现人自身的现代化。
另一方面,个体在对既有价值的选择和接受中,也在热切地追求和创造着新的价值。日常生活中人们关于价值的认识起初总是直观感性的,包含着个人的主观态度和倾向,与欲望、兴趣、情感等切身的心理活动交织,往往晦暗不明,充满或然或冲突。德赛图因此提出,“日常生活的核心价值既然是如此隐蔽而难以捉摸的,人们关注日常生活的企图便不应该以一种有预设的立场的对立态度去面对”。吴飞:《“空间实践”与诗意的抵抗》,《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这种处于初始阶段的价值心理朴素、朦胧,充满变数,却最直接、迅速和真实地反映人们日常生活的价值态度。随着主体意识的日渐增强以及特殊利益和需要的凸显,个体认同和强化与自己需求和个性气质相符合的价值心理,在与社会价值协调、冲突或重建的关系中,逐渐固化为个体较为稳定的价值观念,内化为典型的个体经验和心理特征,外化为个体独有的行为模式。科学、明确而坚定的价值观念是个体完整人格的重要标志,赋予个体行为以稳定性和一贯性,是富于意义和美好日常生活的精神支柱。这种自觉构建的价值观念浸润着社会和时代的气息,推动着社会价值观念的流动变化。
二、理解:异化和希望的共在之地
胡塞尔晚年提出生活世界的命题,旨在批评近代以来不断成功的科学和由此盛行的实证主义、科学主义世界观对生活世界的遗忘和代替,对人的现实生活和生命意义的悬置。因为“它们严格的科学性要求研究者必须小心排除一切作出价值判断的立场,排除一切作为研究对象的人及其文化构造是理性还是非理性的探问”。[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陈春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7~8页。这一造成欧洲人性危机的科学主义价值取向,掩盖和遮蔽了现实生活世界的原初丰富性和主观相对性。救赎之道在于回归“唯一实在的,通过知觉实际地被给予的、被经验到并能被经验到的世界,即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 [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陈春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64页。日常生活虽只是胡塞尔前科学的“周围世界”“实践的周围世界”“自然态度中的世界”的一部分,但当胡塞尔提出科学世界是把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抽取出来加以形式化和理论化,并对科学世界“只见事实不见人”的价值取向加以批评时,便已将日常生活视为理想的存在形式。
西方早期学者大多将日常生活视为异化沉沦的场域,因此多持消极批判的态度。认为日常思维和观念的自在、非反思特征磨损和压抑了人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倾向,对主体性的消解遮蔽了对理想和未来的远瞩。克尔凯郭尔认为生活的最低阶段是感性审美的生存,而大多数人都没有超越这种生存。[德]赫费:《世界哲学简史》,张严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61页。尼采蔑视大众和其“没有丝毫一点文化味”[德]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张念东、凌素心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275页。的日常生活,鼓吹超人哲学和生活的艺术化;在海德格尔看来,日常共在往往被“常人”左右,人们思不出位,随波逐流,本己的此在淹没于同质的趣味、时尚和一致的价值取向中,这种“无差别平均状态摧毁一切世界上的精神创造物”;[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3~44页。弗洛姆把体现终极价值关切的信仰比作入场券,人们以此“为自己购置了从属某一大型群体的身份,从而他也就摆脱了一项困难的任务:独立思考和作出决定”。[美]弗洛姆:《占有还是存在》,李穆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年,第30页。日常思维的非反思性及由此而形成的因循、重复的行为定势,虽不自由、却是最具安全感的牢笼和情愿的禁锢,使生命满足于既定的境遇而不企望走向新的天地。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日常生活也持批判态度。以现代性世界物化和理性化的持续累进为背景,理解日常生活的被宰制和异化。如阿多诺认为,发展到极端的工具理性是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工具理性反过来统治主体自身,理性压制感性,个体生命的意志、激情和丰富性被抑制和消解,启蒙走向它的反面;哈贝马斯针对当代西方社会弊病提出“生活世界殖民化”的著名论断,即体制、系统对生活世界的侵入,政治、法律、教育和其他社会职能越来越深地干预家庭生活等私人空间,日常人文生存环境严重恶化;马尔库塞指责艺术的大众化和商业化使之成为压抑性社会的工具,渗入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私人性日常生活感性多样的维度被遮蔽,从而导致人和文化的单向度,并提出向导致单向度社会的科学技术植入新的价值观,使其受人的理性和正义的主宰,从而实现日常生活的解放。
被誉为当代日常生活批判大师的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努力发掘并热情讴歌日常生活的积极一面。他认为日常生活是一个“异化与沉沦的黑夜”,但同时隐含着否定、变革和颠覆的潜能,是一个异化不断产生又不断被克服,能量无穷、永恒轮回的世界,“文化革命”和“节日狂欢”是感受创造性和想象性生活的所在。赫勒对日常生活自在、重复、实用等特征和图式进行了详细考察和批判,认为即便日常生活的个体被社会和常人左右,但超越的维度永远存在。突破的希望在于个体直面日常生活时的独特态度:他会尽量接近类本质的伦理典范,自觉改造和重塑自己的生活,使日常生活由“自在的存在”成为追求幸福和意义的“为我们存在”。列斐伏尔和赫勒理论的缺陷在于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忽视了社会、政治等宏观因素的影响。虽具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但也意味着日常生活未分化的原初统一性使得价值观念有重新进入并对其加以改造的可能和必要,改变的希望终将指向存在于其中的个体生命。
三、超越:生命意义的追寻
日常生活确证了生命的存续。生命是日常生活的前提,是个体自我人生存在的寄附。没有生命便不会开启生活的旅程,也不会有自我人生意义的探问。马克思提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德]马克思、[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8页。以衣食住行为基本内容的日常生活构成了个体生命存续的基本形态,在生命价值的确证和维护方面肯定了日常生活的基础地位。列斐伏尔认为日常生活“是生计、衣服、家具、家人邻里和环境……如果愿意,你可以称之为物质文化”,这一实存、直观和人际间的亲和性扬弃了人和这个世界的疏离感。如日常生活单调琐碎的非本质样态,存在于其中的生命普通、平凡,虽暧昧无名却勇敢存在。在《日常生活的实践》开篇,德赛图深情写道:“献给一般人。献给行走于街头的无名英雄,无所不在的角色。”②吴飞:《“空间实践”与诗意的抵抗》,《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他们通过交谈、行走、阅读、烹饪等日常行为与这平淡生活诗意交汇。
日常生活是需要引导提升的场域。日常生活更多是一个符号的而不是意义的世界。符号交往理论者布鲁默指出,“经验世界是由不同情境中的行动者之间不断变化的符号互动过程所组成的”,②它可以被革命和狂欢点燃瞬间的激情,也可以被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的诱惑所俘获。也如胡塞尔的哀叹:“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這场梦已经做完了。”[德]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陈春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19页。生命的理由是理性所不知的,科学的方法不足以解决意义世界的问题。在世俗化和信息化浪潮不断袭来的今天,全世界皆恋互联网。电视时代“娱乐至死”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版本是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快速翻新的视听传播方式,迎合人性弱点,刺激感官享受,吞噬着日常生活中宝贵的碎片化时间。人们沉溺其中,成为被物质和消息过度消费的“空心人”,无暇也无力思考生命和生活的本真意义。而日常生活的价值观念越是相对虚无,越是世俗平庸,人们渴求一种理想和信仰指引的愿望就越强烈。所以,要实现对日常生活的改造,需要一种引领共识的价值理想的介入,赋予个体生命和社会生活以目标性及意义感。
日常生活是主体间的意义世界。许茨提出人类是由母亲生育的,而不是在曲颈瓶中被调制而成的,这意味着与母亲间的血脉联系构成了他最初生命的全部。也正是从家庭的双亲开始,个体逐步融入一个由亲人到同伴、朋友等“他者”共在的主体间性世界,自我生命的价值在这一生存视界得以展开实现,个体独有的“生平情境”在此塑造。“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就是怎样。”[德]马克思、[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47页。他便拥有怎样的生活方式。生命是独享的,但没有生命仅靠自身是可以被完整创造的。个体在与他人交往的生命体验中,选择、创造了自己的人生并赋予其意义。这种主体间维度使个体在与他者、与社会的互动中获得充实感,有力克服了个体间交往的功利化和工具化,淡化了焦虑和孤独感。正如赫勒所认为,人认为自己的存在并非无用,为他人所需要的信念依旧是,而且将一直是人的日常满足必不可少的内容。主体间性的日常生活为意义的理解沟通和实现提供了基础和可能。[匈]阿格尼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2010年,第245页。
精神使生命和日常生活获得提升。对个体而言,生命和生活的要义不仅在于它是一种“类”意义上的恒常存在和抽象建构,更是每一个人感性、真实的存在和体悟。在这趟单行旅程中,死亡是不可逃脱的宿命。正是对死亡的无奈和不甘构成了人的原始焦虑和对超越性精神生活的渴求。卡西尔指出,人们过着并表达着他的生活,“这种不同的表达形式构成了一个新的领域。它们具有自己的生命,具有某种不朽性,由此它们得以在人的个体的短暂的生存结束后依然存在。”[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351页。这种不朽的存在便是人的精神。肉体依存于日常,精神却时常超出它有限的疆域,奋力挣脱惯常生活的堕力。生命对真善美等价值的追求与创造赋予日常生活以自由和超越的色彩,扬弃了生而如此的同质性。因此,要实现对日常生活的改变与重构,恢复个体自我生命的本真状态,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精神追求不可或缺。哲学家们也将克服日常生活异化的目光投向个体的精神生命:马克思“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人、列斐伏尔“总体的人”、赫勒“个体的个性”、马尔库塞的“新人”等。
四、回归:价值理想的微观构建
观念“其自身内部即蕴涵着一种动态的力量,激发个体和民族,驱使个体和民族去实现目标并构建目标中所蕴含的社会制度”。[英]约翰·伯瑞:《进步的观念》,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第1页。这种力量源自价值观批判性反思和理想性引导的理论特征。它不仅仅是日常生活需求的概括和反映,更以“价值范式”的方式否定着日常生活中物化、相对或虚无的价值尺度,为其提供价值坐标的正向度。那些具有鲜明态度和立场,反映国家和社会本质特征和核心利益的核心价值观念更是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是这样一种蕴含精神动力的价值理想,它指向未来,宣示着一个普遍而持久的奋斗目标,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核和自上而下推行的主导价值观,是凝聚和引领人们团结奋进的一面精神旗帜。这些观念一旦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普遍的认同和回应,便会引导人们从实然到应然,从自然态度向自觉理论态度的转变,使日常生活产生新质,逐步过渡到更高的形态。价值观和日常生活的属人性,决定了价值观的指引、激励和思想凝聚等功能必须从“类”意义上的理念回到现实个人的日常认知和行动,才不是一种抽象和空洞的构建。党的十九大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2页。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分析,个体的认知、认同和行为是主导价值融入日常生活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作为理性主义话语的核心价值观,“与客观的价值关系之间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距离,成为纯粹的、相对独立的第二性现象”。李德顺:《价值论》,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38页。其作用不可能只在纯粹观念的领域得到实现。所以,理论形态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应贴近日常生活实用、经验和直观感性的思维特点。首先,要满足民众日常生活中合理的生存需求,在脱贫、教育、就业、医疗等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持续改善,提供日益平衡和充分的生活资源供给。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使得国家价值话语的合法性在日常观念和感受中得到强化和彰显。其次,将抽象的理论融入民众的日常经验。如“公正”的观念,只有体现在法律的制度和规范层面,落实在具体的判决和执行中,才能对个体日常生活产生实际的冲击和改变。无形的观念进入可感的体验,公正的观念获得认知,在不断的认知和实践中逐渐内化为日常经验的一部分。再次,将抽象的形而上价值理论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通俗化、形象化的生活话语,以图说、歌曲、动漫、讲坛等具象化的形式,增强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吸引力。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俄]列宁:《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7页。首先,推介身边的典型。典型是抽象国家话语转化为具体个体实践的重要途径,是价值理想优秀精神特质的化身。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的草根英雄、最美人物,在平凡的岗位和寻常的事件中做出不平凡事迹的人们,是对价值理想最朴实的阐释,使人们在敬佩和亲切感中自觉仿效。其次,在日常生活的仪式中认同。“仪式唤起的情感灌输到它培育的认知观中,两者相得益彰。”[美]大卫·科泽:《仪式、政治与权力》,王海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16页。列斐伏尔也提出节日中的仪式是日常生活的狂欢和奇异瞬间。要利用各种场馆和节日,举办群众性的庆祝和纪念活动;创新活动形式,如国庆各地以“快闪”唱响“我爱你中国”,出其不意的惊喜和与令人精神振奋的合唱使爱国的情感深植内心。同时,利用人们日常关注的传播形式。较之于主导价值观往往同质化的消息类新闻宣传模式,视频和图片等视觉作品以其现场感,更易唤起人们的情感和关注,有着更强的传播力。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价值观若忽视了日常生活的情感认同,终将失去重新介入日常生活的品质。
日常生活作为个体观念世界的外化和呈现,构成了人所有探索实践和行动的母体。它和我们的直观视域相关,不断为大众创造着特定的生活情境和行动空间,是价值观实现的现实场域。一方面,相对于国家和社会层面产生影响的大事件,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与个体交往和消费相关的小事件。对于如高铁霸座、网络逼捐、集体哄抢等背离核心价值的事件,每一次发酵和讨论都是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契机,主流媒体要及时发声,引导人们对核心价值观某一方面内容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应将核心价值融入在制度规范和日常治理中。日常生活是具体规范活动的领域,体现在道德、习俗和法律等社会规范层面,为个体在具体情景中如何行動提供指引。要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和行业规范。在日常治理中利用道德舆论尤其是法律规范,彰显社会主流价值,使正确的行为得到鼓励,错误的行为受到谴责和惩罚,以强制性的力量树立核心价值观的权威性。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普遍践行为其合法性奠定了基础,也使其科学性得到了检验。
融入意味着自上而下潜移默化的渗透和改变,而个体自下而上的自觉回应和践行决定了核心价值观融入和提升日常生活的实现程度。马克思说,“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德]马克思、[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1页。日常生活应积极回应主导价值观的提升和反馈。“趋向”体现于每个人在日常的观念和交往等日用常行中发挥主体性,主动适应和积极参与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见贤思齐,向上向善;不为物役,向美而行。同时,自觉抵制和批判错误的价值观念,将核心价值观的宏观建构和每个人的自我塑造有机结合起来,在不断的体验和实践中,使其成为个体的无意识心理和行为习惯。日常个体的知行合一,共享共建,虽微弱,也毕竟是“最大公约数”的一份子。在提升自己日常生活品质和精神品味的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与进步注入了新的能量。
五、结语
在科学技术的权威和影响日益显著的今天,人们的日常生活离开科技几乎寸步难行,大众文化和消费主义依然大行其道,多元文化和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已然成为生活的常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宏观层面凝神聚气的精神工程和主导价值话语,是无数个体日常生活价值实感的蒸馏和浓缩,也终将回归个体微观具体的生活实践之中。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将人类历史发展的时间分为长、中、短三个时段,其中思想文化和日常生活都属于长时段,这意味着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和改变日常生活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虽漫长,但毕竟是一项值得期许和实现的事业。需要我们每个人以实践的姿态直面自我生命和日常生活,以强烈的主体意识真诚回应和契合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以自觉的思想和行动构筑个体和社会的“美好生活”之境。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王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