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助力,提高教学效率

2019-03-13 13:24段俊婷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初中数学情境

段俊婷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初中数学教学要打破传统,引入情境,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 在这一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灵活引导,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文章结合实际,具体阐述了情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效率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将这一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就是要在聚焦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中,善于运用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在问题驱动下不断深入思考,透过问题本质把握难点,以此深化要点理解,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实现综合水平的提升,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创设应用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如果能从实际生活出发,将数学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就能营造和谐的氛围,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给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平台,鼓励其自主探究. 意识到这一点,在设计教学时,我们就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紧扣时代脉搏,从现实情境中展开教学,以此促进学生体验,让其在实际运用中感知和理解知识,实现思维与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中引入应用情境,不仅能活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还能提高学科生活性,给课堂增添生活气息,以此促进学生感知,在良好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三角形中位线”一课时,笔者就结合实际,设计了如下情境:如果要测量A,B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应该怎样测量呢?你有哪些方法?对于这一问题,学生十分感兴趣,马上展开思考,并相互交流. 此时,笔者会巡视,融入学生中,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 大部分学生选择运用旧知解决,如全等三角形、勾股定理等,对此笔者表示充分肯定,并且顺势导入新课:“这个问题可以运用新知识解决,比如三角形的中位线. ”开门见山式地导入新课,能让学生在应用情境下展开新知探究. 学生受到启发后会豁然开朗,会对新知探索充满期待,会在运用中解决问题,获得多种方案. 这样一来,不仅能自然导入新课,还能让学生在新知的驱动下展开探究,为后续的活动探究奠定扎实的基础,以此开启良好的教学.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要耐心引导,不要急于求成,不能在学生刚进入新课时就急于讲重难点. 要注重兴趣导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后逐步深入,循序渐进,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这样的设计,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其在情境引领下激发探究兴趣,在任务驱动下展开新知探索,以此融入新课,积极解决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教師要发挥引导作用,进行及时的点拨与引导,让学生在思维的调动下主动探究,提升能力.

创设活动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

新课标强调,学生除了要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要加强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提升,以此加深学习感悟. 意识到这一点,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就要创设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交流的平台,鼓励其创造、思考,以此提升素养.

具体实施时,笔者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其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实践能力,以此促进知识理解,不断深化,进而构建知识体系,完善认知. 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活动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在应用中活化知识,以此实现学以致用,及时领会,扎实掌握. 在这一过程中,笔者会把教学切入点与知识获得、思维发展结合起来,促进知识从形象到抽象的过渡,从而促进内化,让学生在“做”中学,提高兴趣,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比如教学“菱形”时,笔者就结合实际,紧扣教学目标,设计了如下活动:在利用矩形纸片进行折纸、剪纸活动时,如何又快又好地剪出一张菱形纸片?你能说明其中的原理吗?之后,笔者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让小组代表展示学习成果,让学生深刻理解原理,以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实际操作中建立模型,在研究、讨论中加深问题探究,以此抓住要点突破,实现思维发展,最终解决问题. 长此以往,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让其在不断深入中提高认知,加强感悟,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并及时引导,帮助其明确探究方向,最终落实教学目标.

这样一来,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其在不断深入中实践、体验,以此加深知识理解,把握要点,深入其中展开探究. 活动情境的运用不仅能切入要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还能引发辐射效应,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能力

波利亚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可见问题之于数学探究的重要性. 问题在课堂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不仅是思维的起点,更是贯穿教学的线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不断探究中深化思考,以此提升思维能力,实现学科素养的发展.

心理研究表明,一种需求的产生必然导致对满足欲望的方法、方式的思考,这样自然会诱发积极的思维. 根据这一点,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 可从合适的点切入,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无形中能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并能在不断的探究中获得启发,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具体教学之前,教师要意识到问题情境的本质在于从实际出发,要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借助悬念设置和问题引领,促进学生思维碰撞,以此激发其探究欲望,让学生以高昂的兴趣探索新领域. 比如教学“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时,笔者就结合实际,设计了如下情境:写出一次函数表达式y=kx+b(k≠0),并且用自己的方式对其进行介绍,以此促进学生回顾,在反思中加深知识理解,从而完善认知.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问题思考与探究中促进思维发散、碰撞,从而建立思维空间,在问题探究中产生学习兴趣,发展思维,提升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引导,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其在不断深入中实现突破,在新问题领域获得突破,实现高效学习.

这样的设计,能借助问题情境带动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在兴趣与问题的驱动下,针对问题展开探究,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促进素养发展,从而推动课堂,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设知识情境,发展学生的素养

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学生在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对有意义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设计教学时,我们可以从切入点展开教学,找准知识点进行情境创设,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在知识引领下建构知识体系,为深远活动的探究奠定基础.

在传统的教学中,对于理论知识,教师习惯于讲解传授,直接灌输给学生,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要积极改善,并结合实际创设情境,为学生的新知探索扎实根基,给其提供自主探究平台,有效培养其学习能力,从而落实课堂目标. 教学“勾股定理”时,笔者就设计了以下情境:同学们,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且掌握了借助两边确定第三边范围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你是否知道直角三角形三边具有的特殊关系?如何研究这个问题呢?对于这一问题,学生通过回顾旧知,尝试结合经验展开联想,都不能马上解决. 对此,笔者不急于给出结论,而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小组讨论,最后在班级讨论. 在这一过程中,笔者会加强引导,联系所学展开类比,根据乘法公式引导学生运用面积来研究. 这样一来,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在不断思考中加深知识理解,逐渐拨开迷雾,找到探索新知的方法,从而营造学习氛围,为高效学习奠定基础.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学困生”,他们在学习能力上存在欠缺,所以我们要结合实际进行个性化指导,耐心地引导,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知识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在思考中掌握学习方法,深入其中獲得启发,从而深化知识理解,最终有效掌握,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要发挥自身作用,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展开探究,以此夯实基础.

总之,情境的运用是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其不仅能突破传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调动思维,活跃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不断思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思维能力,聚焦核心素养,给课堂注入活力,灌溉出智慧之花.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初中数学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