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历史作为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和继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重要作用。在新时代,历史课程的教学更要体现新时代的重要特色,在传承和培养学生爱国情操的基础上更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认为在新时代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主要从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三方面进行有效改革和探索。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综合能力
一、新时代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注重改变教育理念
新时代在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的不断提高,促使着教学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教学的需要。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理念的转变促使历史教学不断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教育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更加符合现代教育需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育中,历史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教材也凝聚了人类文明和人類知识的精华,并且具有权威性和知识性。在初中历史课堂教育中,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将历史教材上的知识和内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教材知识,是一种教师传向学生的单向传播的过程。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是集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发展、艺术发展、科技发展于一体的学科,因此,开展历史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也应该具有多样性、多方面联系性等多方面特点,其具体表现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特点与联系,人类历史发展的横向性与纵向性,以及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发展以及发展过程中的联系,政治、经济的变更与联系等。所以,课程改革后的历史教学课堂,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那点历史知识,我教师要不断拓宽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视野,将地理知识、政治知识以及语文数学知识融会到历史教学中去,这样才能适应课程改革后的历史教学,才能适合新时代下对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用多角度思维去思考问题,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水平的提高。
二、新时代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新时代下,初中历史课堂教育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学生能力的提高。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进入历史情境,走进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感情世界,尽可能的与历史人物进行情感和心灵沟通,让历史人物的精神和心灵感染学生,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历史,融入到历史的潮流中去,从而形成与人类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才能更好的传承人类的理想和精神,实现人本身的发展。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的关键是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创新。传统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的方式有限,教学手段单一,新时代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需要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因此,引入多媒体技术教学是必然趋势。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将搜集到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视频、图片等资料,通过多媒体技术表现不同背景的历史事件,可以让学生通过视频和图片等资料切身感受到历史的发展过程,从而激发他们求知探索的欲望。可以通过立体的,动态的、连续的、全面的表现手法展现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可以将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多媒体技术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千变万化,学生更容易接受这种教学方式和手段,不仅教学效果理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被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学质量也会明显提升。在新时代下,初中历史课堂教育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学目标,还要改革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教师做好引导指路的作用,积极鼓励学生勇敢的进行尝试,并鼓励学生积极进行精神交流,强调历史的批判性,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结合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大胆创新、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反思,让学生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研究和独立探索,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理解历史的意义并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而努力。
三、新时代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新时代下,初中历史课堂教育面临着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学方式等一系列的改革。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不但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也要掌握更多的知识,甚至要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以便在教育教学上可以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历史教师扎实的知识功底和理论修养,是学生学习和交流的好榜样。使学生参与教学,而且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是使教学得以真正展开的关键性问题。只有让学生投身其中,从做中学,才会激发动机,引起兴趣;才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体验到挫折感与成功感;才能看出学生的鉴别力、理解力、创造力;才能使学生多与教师、同学交流,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重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从有知识的教授者变成知识的传承者和引导者,学生从知识的接收者变成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这样的角色转变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自觉地、更加积极地去学习知识、去发现知识、去探索知识,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和领路人。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还培养了学生独立进取的思想风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初中生在学习历史课程的过程中,渐渐培养起自己多方面的能力,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裕钰,米雪,陈昌文,卢晓旭,陆朝阳.基于核心素养的地理课堂教学转型评价研究[J].地理教育,2018(10).
[2]杨旭昌.新课标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革新,2006(04).
作者简介:罗德志,男,汉族,1983年12月出生,青海省民和县第三中学教师,二级教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