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乐形象”是音乐表达的载体,准确感受音乐中的音乐形象才能准确理解音乐中所要表达的内涵。而且,在实际的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赏析乐曲,感受其音乐形象,更能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和愿望,从而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形象;感知;有效方法
音乐中总是表现了感情、哲理、故事或某种景象,“懂”音乐的人,就应该能够听出音乐中表现的是什么。“懂”音乐的人即能够通过聆听准确捕捉到“音乐形象”的人。因为“音乐形象”是音乐表达的载体,准确感受音乐形象才能准确理解音乐表达的内涵。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引导学生赏析乐曲,感受音乐形象,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和愿望,从而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本文从“形象”入手,探讨音乐形象概念界定及教学中感受音乐形象的有效方法。
一、 音乐形象的概念界定
“形象”一词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讲,是指创作者的美学观念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从欣赏者的角度来讲,形象就是文艺作品的内容在其头脑中的反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音乐形象是音乐艺术的灵魂,是音乐家借助声音与外在世界相互作用而创造出来的,它必须诉诸人的听觉才能被感受到。音乐形象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必须依靠声音即音乐本体来实现。
二、 欣赏教学中感受音乐形象的有效方法
音乐形象具有审美属性,是音乐家审美创造的结晶。在欣赏乐曲时,引导学生感知音乐形象,是对其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具体来说,这一过程的实现,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 律动法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动”是学生表达对音乐感受的最直接的方式。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导他们用与音乐的旋律、节奏、情绪特点一致的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动起来也可以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并获得愉悦的体验。例如,法国音乐家圣·桑的《狮王进行曲》,乐曲采用钢琴的颤音奏法,用沉重有力的顿音和浑厚低沉的旋律,表现了兽中之王威严的神态,狮子威猛的吼声令所有的森林动物望而生畏。如此有特点的旋律,即便是低年级的学生,也能迅速从中捕捉到威严和凶猛,他们会不由自主地随音乐节奏动起来。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用动作模仿狮子的步伐和狮吼的神态,便更直观地感受到狮王的形象。
相对于单一的聆听,主动的律动可以引领学生更直观地感知。律动也更形象地表现了音乐,帮助欣赏者更好地理解音乐。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律动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二) 图形谱辅助法
图形谱是一种利用图像、记号或文字记谱的方法。现在音乐教学中使用的图形谱辅助法,则是通过图片、线条或符号把抽象音符变得更加具体、形象和直观,同时也可以反映出旋律的走向、节奏的疏密和音的高低强弱等。以此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将抽象的音乐形象与具体的图谱相对应,理解音樂所表达的内涵。例如,奥地利音乐家约翰·施特劳斯的《雷鸣电闪波尔卡》B乐段中著名的雷鸣电闪主题,教师利用大镲、定音鼓等乐器的图片和大小不同的圆点,根据乐曲的旋律和节奏的特点制作成图形谱。引导学生在听辨出大镲——闪电、定音鼓——雷的对应关系的基础上,看图形谱复听旋律和“演奏”旋律,学生便能够更好地感受乐曲中的电闪和雷鸣等音乐形象,以及乐曲表现的情绪特点,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图形谱辅助教学的方法,不仅可以使音乐形象更直观,而且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音高概念和节奏感,进一步了解乐曲的结构和感受乐曲表达的内涵。同时,通过运用图形谱辅助法,学生在直观的图谱中也会更乐于欣赏、感受和体验音乐的美。
(三) 标题引导法
浪漫主义乐派的作曲家把音乐与绘画、戏剧、文学等姊妹艺术相结合而产生了一种综合性的音乐形式即标题音乐。标题音乐对欣赏者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对于有较强思想内涵或者有明确指向性内容的音乐作品,则可以借鉴“标题”的方法。例如,古筝独奏曲《战台风》旋律气势磅礴,音乐形象鲜明生动,分别采用紧张激烈的快速段落和优美抒情的慢速段落表现了不同情境中码头工人忙碌的场景。乐曲塑造了码头工人勇敢无畏的英雄形象。在欣赏教学中,通过给乐曲的五个段落加上标题,引导学生将旋律起伏、节奏的疏密、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等与乐曲表现的音乐形象相对应,更加直接地感受了音乐形象,理解了乐曲表达的情感。
标题引导法可以引领欣赏者越过猜测,避免对作曲家的原意造成曲解。采用标题引导法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旋律的特点总结出标题,也可以列出标题由学生根据旋律的特点将乐段与标题对应。
(四) 音乐要素分析法
音乐形象的塑造,从根本上来说要依靠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和声、曲式等音乐的基本要素组合使用。反过来,通过分析音乐要素来感知音乐形象,也是音乐欣赏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例如,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用不同音色的乐器所奏出的特定短小旋律和音响代表了各具特色的音乐形象:明亮、轻巧的长笛代表了灵活好动的小鸟;明快、进行曲风格的弦乐四重奏表现了机智勇敢、充满正义感的彼得;圆润、结实的双簧管刻画了鸭子蹒跚的步态;单簧管低音区的跳音演奏表现了小猫机警的神情;浑厚、粗犷的大管表现了爷爷的老态龙钟。通过对乐器音色、节奏、速度和角色特点的分析与对应,配以朗诵词,音乐形象便立刻鲜活起来。
由于音乐要素分析法需要学生对各音乐要素有一定的认识,所以此方法更适合中、高年级的欣赏教学或个别低年级欣赏曲目。另外,音乐要素的使用也有其规律性,如密集、紧凑的节奏往往表现欢快热烈或紧张激烈的情绪;三拍子的音乐大多流畅优美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总结音乐要素表现手法的规律性,逐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
三、 结语
音乐欣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来感知音乐形象,帮助他们理解音乐,从而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实际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种或几种方法。但同时,教师又不应以对动物、人物、场景等音乐形象的绘画性描述所形成的思维定势来约束学生音乐想象力的发展和情感的丰富。也就是说音响形态与音乐形象之间并非完全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感受美、体验美的习惯和能力,才成真正实现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103.
作者简介:
白洁,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