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
摘 要:此篇论文重在剖析施光南与歌剧《伤逝》包括施光南先生的生平简介及歌剧《伤逝》的创作背景及其音乐特点。使读者能够深入的了解施光南先生及其歌剧《伤逝》。
关键词:伤逝;咏叹调;音乐形象
中图分类号:J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5-0107-01
一、绪论
歌剧《伤逝》选自鲁迅所创作的唯一一部描写青年爱情的短篇小说《伤逝》,原著作于1925年10月21日,随后收录在鲁迅小说集《彷徨》中,故事讲述的是一对深受五四运动新思潮影响而觉醒的男女主人公涓生和子君,扮演着在一个倍受封建思想压迫的社会环境中要求个性解放、并追求自由爱情的青年形象。在他们相识后,因受到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戏剧作品《玩偶之家》的影响,大胆追求自由的恋爱,勇敢地反抗封建道德与世俗的偏见,冲破封建家庭的牢笼,为了所谓的爱情同居在一起。而最后这段海誓山盟的爱情却因为世俗的偏见、社会的冷漠以及涓生的懦弱沉痛收场。很多人认为鲁迅的《伤逝》是为了歌颂青年人争取自由的爱情以及追求“个性解放思想”而创作的,事实上,鲁迅在这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为进步青年敲响警钟——解放思想也有局限性,其重点在于探讨在这样一个吃人的社会里,进步青年应该如何找到“新的出路”。
歌剧《伤逝》的曲作者施光南的一生创作了成百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其改编创作的同名小说歌剧《伤逝》无论是从其选题、音乐人物的塑造还是音乐的表现力都可以称之为一流,在这部歌剧中施光南先生把子君这个音乐形象塑造得极其生动,子君的唱段也朗朗上口,正因如此,许多高等院校将子君演唱的这三首咏叹调列为教学曲目,本文着重分析女主角子君所演唱的三首咏叹调,由此剖析子君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了解其三段重要的咏叹调所呈现的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情绪色彩,使子君的音乐形象更加鲜明,希望可以帮助演唱者充分理解其演唱的选段及角色性格,使之能在演唱过程中更好的表达歌曲所要传达的思想意境,从而实现歌曲演唱的二度创作。通过这篇文章能帮助读者对这一论题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结合并梳理各种期刊杂志与相关资料,使这一论题初步系统化。
二、施光南与歌剧《伤逝》
(一)歌剧《伤逝》的创作背景及其音乐特点
歌剧《伤逝》是一部当代民族歌剧也是我国歌剧史上第一部抒情歌剧,是为了念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而改编的同名歌剧,由王泉、韩伟编剧,施光南作曲。这也是施光南第一次将西洋歌剧的创作技法使用在民族歌剧中,他将咏叹调、宣叙调、对唱、重唱等声乐题材完美的融合进入整部歌剧,不仅继承鲁迅原著中悲凉、沉重、幽怨的艺术风格,而且也突出了人物性格的刻画,他的音乐创作将人物的心理变化、子君对爱情的向往刻画得淋漓尽致。施光南在作曲编排中依然使用鲁迅创作倒叙的手法,从沉重的乐曲开始,揭示这段爱情凄凉的结局。
(二)施光南简介
施光南,1940年8月出生于重庆,其从小热爱音乐并展现了其音乐才华。在施光南5岁时,为了迎接重庆小学生音乐比赛,他自创了儿歌《春天到了》荣获小学乙组第二名,这便是他的处女作,随后施光南接受了专业的音乐教育,在其十二岁时,就匿名出版了《圆舞曲》、《懒惰的杜尼亚》等曲目,施光南一生创作了超千首的音乐作品,每一首都是朗朗上口,被世人传唱,而就是这样的一位“神童”却是出生在一个与音乐事业“绝缘”的家庭,我认为,施光南先生在音乐上的成就不仅在于他对音乐的爱好以及家人的支持,最重要的是,他将自己的爱国情怀投入到音乐事业中,克服了时代的批判,在辉煌的年代不骄不躁,他对音乐事业数十年如一日默默的奉献。在20世纪70年代,施光南创作了一系列音乐作品如《打起手鼓唱起歌》、《最美的赞歌献给党》等均受到好评,但在随后的文革期间,他也因为这些歌曲被扣上了“黑色回潮”、“修正主义”的帽子。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为了庆贺这一时刻,施光南将自己的满腔喜悦以及人民群众扬眉高歌的心情融合而创作了一曲《祝酒歌》,陶醉了华夏大地,成为中国音乐史上不衰的传奇。
施光南的音乐作品始终贯穿着他强烈的爱国情怀,他的作品成为经久不衰的时代之歌,他为此也成为新中国1949年建国后唯一一位被国家授予“人民音乐家”称号的艺术家。
三、结语
在这部歌剧中,子君这个人物形象通过三首咏叹调得到具化,三首咏叹调是子君在三种心境下演唱的,一次比一次凄婉、一次比一次绝望,为了能更好的突出子君情绪上的变化,施光南在这三首咏叹调中都使用了戏剧性的对比,用以强调子君对生活、对爱情的迷惘、痛苦、绝望。其中《紫藤花》这一唱段是歌剧的主题音乐,它的首次出现是在歌剧的呈示部,深情而纯真表现了子君与涓生对美好新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参考文献:
[1]施光南.歌剧创作的探索[J].光明日报,1981(12).
[2]何忠辉.施光南的歌曲创作[M].湖南学院学报,2004(08).
[3]居其宏.歌剧综合美的当代呈现[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2000.
[4]韦明.中国歌剧音乐剧散论[M].上海: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