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婵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1-0033-01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让学生以一种自主、易接受的方式去探索和追求真知、深化教育教学为基本目的的一種新型学习方式。探究性阅读教学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而言,要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掌握探究性阅读本领,提升自身素质。对教师而言,要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转变思维,由主宰课堂转化为主导教堂,乐于吸取和研究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具备开放、民主、宽容、合作、平等的教学观念,将教学和现实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怎样进行有效探究呢?
1.创置高中语文学习平台让学生质疑解惑
学生有疑问是很正常的,加上新时代的学生聪明好学,对事物问题有质疑能够随时提出来,具有时代性的特点,所以“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这是由于高中学生质疑问题是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的转换,由自身局限到换位思索等全方位的调整转变。因为当前的素质教育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是为培养学生勇于学习探索提供一个平台。教师根据文本教学的内容向学生设疑、提问,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和谐共处的生生、师生进行互动交流,对文本疑问之处进行探讨,以达学生质疑解惑的目的,这样的教学学生能够大胆发言了,自主学习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思维也活跃了,学生的回答也丰富多彩了。这样的课堂教师教的不再累,学生学的轻松活跃,就是新时代优质高效课堂。新时代高中语文的探究性学习,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遵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识水平,引导学生去阅读,并在阅读中善于探究,最终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2.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探究性阅读教学区别于一般传统的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珍惜学生个人见解。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只能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感知,通过自己的思维进行,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任何人也无法替代。
首先,学生要从整体上感知文本材料,与文本进行潜在交流。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诵读、反复吟咏文本,形成对文本的整体了解,最终感受作者写作意图,掌握文本基调及其中蕴含的深层韵味。在学习《归去来兮辞》时,教师要引领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诵该诗,注重押韵,理清思路,初步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归田园,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再者,教师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和研究文章,不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学生在进行阅读时产生障碍,个别地方不理解,对作者写作主旨把握不好,是由于探究活动不是一次就能探究完的,学生对文本缺乏深入、细致的理解。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对文本材料反复阅读、分析,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再次加工,从而形成新的、更深的理解的良好习惯。例如在苏洵的《六国论》中,对于“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解读,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从时局出发,多次反复阅读,从而形成对这句话的深刻理解。
3.有效发挥教师主导地位,适时参与引导和归纳
3.1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探究。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中,感知文本、品味文本,进而探究并建构起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教师采用富有感染力与形象性的语言,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使学生从美的语言流动里真正感觉和知觉到语言和表达内容的和谐统一,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激发探究思维的生成。
3.2学生是主体,教师要适时参与引导。
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最关键的特征就在于“教师的指导”。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平等中的首席”作用,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因势利导,创造性地引导教学过程。
4.让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探究
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基本要求。探究性学习中,探究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内在的心理状态,即情感心理状态。只有激起并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才能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课堂上,教师要把自己放置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在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造性才会处于一种最佳的状态。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才乐于把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表达出来,表达自己探究性学习的成果,课堂才能成为学生发表个性化见解、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学生蕴藏的巨大的学习和发展潜能,才能得以开发,进而得以提升。另外,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语文知识方面比学生掌握的丰富一些,但在许多方面还比不上学生。而我们现今课本所选取的课文,几乎没有哪一篇是纯文学的,都综合了很多学科的知识。如在信息技术方面,我就远远比不上我的学生。而如果我们放下思想,虚心学习,放下包袱与学生一起共同探究学习上的问题,我们的知识和能力,甚至是我们的综合素质都会得以提高。正所谓教学相长。
总之,探究性学习就是对文本知识的探索和研究,就是要求学生能走出文本,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将文本的内容用生活的知识、生活的经历来解读,从而达到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再也不能仅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该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把学生真正置于主动者的地位,由向学生奉送真理变为引导学生发现真理,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