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教学,其目的在于通过一组群文的学习,为学生营造生活化、原生态的阅读情境,提供更为丰富而多样的阅读资源,通过多篇有关联的文章的阅读,使学生掌握生活化阅读的基本方法,在探索性的阅读实践中,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准确把握群文阅读的特点,才能让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中摒弃传统阅读教学的陈弊,充分发挥群文阅读的优势,实现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素养的目的。在深入地研究和反复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认识到群文阅读的基本特点有以下几点。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群文的优势,更准确地定位阅读教学中师生的角色。不因为阅读量的增加,而使教师“讲”和“导”的分量过度增加,而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群文阅读的主人,享受群文的“福利”。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摒弃无为的教学引导、讲授,选择更好的阅读教学方式,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阅读实践的机会,从而进行真正原生态的阅读,形成阅读能力。
有些教师认为,群文阅读内容多,在教学中会不会为完成阅读任务“走马观花”,浮于形式。为避免这样的现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引导学生进行多次不同程度的阅读。有最开始的初读、中间的求同品读、最后的求异对比读。每一次读,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重点不同,既有浏览式阅读,又有品味把玩,使阅读既有量、又有质,培养了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形成可迁移的阅读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与单篇课文教学相比较,为我们提供了更大的阅读信息量、更广阔的阅读平台、更多的能力培养机会,群文所提供的教学资源,是单篇文章远不能及的。从课文内容而言,每篇课文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层身份表现了同一主题,从文章主题而言,虽都在写同一主题,但人物所处环境、人物行为的出发点、产生的意义,都是不同的,从文章体裁而言,有的写人记事、有的演讲议论、有的抒情评价,为学生用不同体裁表现情感提供了范例。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分别设计“求同”“求异”“仿写练笔”等环节。这些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是立足在“品”上。让学生在“求同”与“求异”的正反碰撞中,去更深刻地认识人物,评价人物,发现人物的本质。
书本内容毕竟有局限性,涵盖范围小,所以要培养学生爱上课外阅读。在进行语文教材单元群文阅读指导时,都应该纳入一到两篇主题相似的课外读物,在课堂拓展阅读中促进课外阅读。同时还要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堂。根据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不定期进行课外读物的群文指导,促进课外阅读。
当我们正确地认识了群文阅读教学有别于传统阅读教学的本质及其教学优势后,我们又发现小学语文教材都是以主题为单元编排的,特别适合采取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实现原生态、多层次、全方位的语文能力培养。
小学语文课本编排的文章,是经过大型研讨整理的,主题相似,便于学生群文阅读学习,同时也有益于实现教学目标。开展群文阅读的优势在于,多篇文章内容不同,风格各异,却有某种相通之处,这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陈述和倾听。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如北师版四年级上第五单元的文章编排分别是:《桥之思》《飞夺泸定桥》《北京的桥》《看桥人》。教师教学时可以将《桥之思》一课作为教学重点,分析讲解,并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深切感受桥的独特魅力和桥的作用。然后指导学生对同一单元的《飞夺泸定桥》《北京的桥》和《看桥人》这三篇文章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概括和分析本单元的主题,并向学生提问在课外是否读过有关“桥”的相同类型的文章,把课外读过的文章和课文之间存在区别和联系建立起来。
由于小学一至六年级知识技能和阅读能力的差异,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小学语文北师版教材会在语文天地中穿插一到二篇略读文章。略读课文不同于精读课文,在阅读方面要求比较低,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在快速阅读的情况下对课文主要内容的了解。这样的编排有利于教师通过整合,把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交替穿插。而阅读的方法也可以分为精读、略读、浏览等。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大多注重精读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略读能力的培养。群文阅读通过对多篇文章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多种手段的运用,引导学生综合使用各种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例如,北师大版第八册第4单元的主题是“手”,可以引领学生在对课本中的3篇课文《我们的手》《一双手》《手上的皮肤》进行学习的基础之上,拓展学习《手指》这篇略读文章。学生能迅速感受到《手指》与《手上的皮肤》这两篇课文都属于科普说明文,因有之前的阅读经验,学生对这篇略读文章很容易就能掌握。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让学生感受到“手”的外在生理特点及内在的人文内涵。感受几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手”这一蕴含深厚的主题,也升华了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
群文阅读,是对传统阅读的发展和有效补充,是阅读教学的新命题。群文教学,应该准确定位、大胆设计,尽最大可能地为学生营造生态、开放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尽情地品味阅读,享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