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欢
摘要:以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效果研究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高中英语教学现状,首先分析了问题性、过程性、实践性;其次从课前准备工作、开展工作这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提升研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英语教学;课前准备
传统高中英语教学注重接受式教学形式,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被动接受英语知识,此种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发展,使得学生思维受到限制,从而使得学生综合素养得不到提升。基于素质教育,将研究性学习内容引入英语教学中,结合英语教学特征,将学生作为主体,采用个人一集体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可以掌握整体化的英语知识。高中英语教师在整个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等,从而不断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效果。
一、高中英语教学现状
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提出了全新要求,在英语教学中提倡让学生体验英语知识,感受英语知识,采用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形式掌握英语学习内容。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英语知识,对于英语语法、词汇等掌握不够深入,采用死记硬背形式接受,无法全面掌握英语知识,英语知识的运用更是不够具体。传统英语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影响,从而使得学生个人素质得不到提升,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提升,导致高中英语教学效果不佳。
二、研究性学习特征
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模式,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目标。将学生作为主体,采用科学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可以主动获得知识,自觉发现问题,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问题性
将问题作为主导,在教学中结合英语知识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针对知识进行自主研究,在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中提升学生的能力。
2.过程性
注重学生对英语学习过程的掌握,针对英语知识具体分析,从而可以不断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3.实践性
学习不能限制在课本知识上,要注重将英语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在整个过程中针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观察、设计、质疑和反思等,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
三、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研究性学习模式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就是对英语课题的确定,教师可以结合英语知识提出几个问题,学生针对课题内容自由选择,自主确定,采用多样化学习方式,自主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教师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对经典性教材内容深入挖掘,针对学习情况进行追踪分析。第二个时期是英语教学实施阶段,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第三个时期是展示时期,可以通过个人以及小组形式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从而不断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效果。
1.课前准备工作
对英语教材进行深度分析,结合学生个人能力、性格水平以及兴趣等设计英语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对英语知识进行学习。在准备环节,教师需要结合英语教材内容具体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解决对策,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为学生设置合理化问题,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进而可以全身心融入英语学习中,从而不断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整体质量,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开展工作
教师需要结合英语教材,在图书馆、网络上寻找相关资源,可以通过PPT以及视频形式展示出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小组成员之间需要明确任务,各尽职责。在英语课题研究中,教师需要合理引导和分析,从而不断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人教新课标中“Scientific achievement”知识内容时,分组结束后,学生需要结合英语知识收集相关材料,针对英语知识进行分析,解决各种问题。
总而言之,研究性学习是新时期提出的一种全新教学改革理念,并不是单纯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教学活动。此种教学形式十分活跃,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结合英语知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拓展英语教学内容,从而不断提升高中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云.探究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和反思[J].中华少年,2017(20):287.
[2]朱华丽.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7(7).
编辑 李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