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蕴含的历史观教育探究
——以2018版教材为例

2019-02-22 14:34许丽丽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历史观虚无主义概论

许丽丽

(内蒙古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观点,是对历史的理论认识。历史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历史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自然史是指除人类以外的包括天体宇宙、昆虫草芥等自然万物的发展过程。狭义的历史单指人类史,是指人类社会不断演变和更替的过程。应该说,没有历史,一个社会必然缺乏对自己的历史起点、核心价值观以及过去决定的记忆;没有历史,也不可能对社会中政治的、社会的或道德的问题进行任何合理的考察。基于此,一个社会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应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这不仅关乎能否正确认识民族、国家一路走来的轨迹,更为重要的是影响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根据教育部思政理论课“05方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两门课均可开展针对大学生的历史观教育。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侧重从历史发展的脉络引导大学生,“概论”课则侧重理论上的引导,这与“概论”课兼具理论性和现实性的特点密不可分。

一、人类历史发展的连续性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即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深刻揭示了历史运动的基本规律,实践是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即为历史规律。在人的实践活动中,首先是物质生产活动。物质生产活动表现为两方面的关系:一个是生产力,一个是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指人对自然界的改造,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体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物质生产包含的双重关系就像历史的经线和纬线,构成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矛盾,因而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中去把握历史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在这种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不断循环往复适应—不适应—新的适应的实践。实践证明,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生产力则处于经常的变化之中,正是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建构起了后一代人和前一代人的根本关系,呈现出人类历史发展的连续性。

帮助学生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即历史发展的前后相继性,这是“概论”课承载的历史观教育的首要内容。在“概论”课中,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的背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等问题均可作为相应案例支撑。如何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共产党均就此问题进行探索。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前的探索中虽有成绩有失误,但却为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找到真正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单从这一点看来,改革开放后的探索是对改革开放前探索的继承和发展。不仅如此,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问题上的前后相继,有力彰显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讲话时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两个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1]22。

再如,改革开放决策做出的重要背景是“文化大革命”带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严重灾难。讲清这一点,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则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的历史关联性。

又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内的重要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拥有共同的理论来源,因而一脉相承。所处时空背景的转换以及所解决核心问题的不同,使得它们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接续发展,由此构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关联。习近平总书记将这种关联总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发展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1]39-40。上述问题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既有助于学生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也有助于学生从横向、纵向维度出发全面地认识和思考问题。

二、遵循历史规律的重要途径

人类社会在实际运行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会出现矛盾。当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程度时,必然引发社会革命。社会革命意味着新的社会制度替代旧的社会制度,社会形态发生质变。相反,当矛盾尚未激化到引发革命的程度时,通过改革化解社会矛盾的必要性凸显。由此可见,社会革命与改革均为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社会革命旨在通过改变社会形态实现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的目的在于完善和发展既有的社会形态。有鉴于此,“概论”课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改革开放理论、全面深化改革必要性的讲解便有了重要的学理支撑。

以改革开放理论为例,首先明确改革改什么?改革具有全面性,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及生态文明制度等方面。其次,为什么改革?实践证明,原有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为解除这种束缚,实现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必须进行改革。邓小平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并由此强调改革的必然性。他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把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根本性改变。与之不同,改革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2],其目的在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意即通过量变的方式实现中国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状态走向现代化。如此这样的讲解,学生不仅可以理解社会革命和改革发生的历史必然,而且还可以体会社会革命和改革何以成为遵循历史规律的重要途径。

作为遵循历史规律的重要途径,社会革命和改革旨在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如何实现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抓住机遇、需要利用人才、更需要利用科学技术。人类社会的发展愈来愈显现出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或生长点的作用,因此,马克思指出二者的内在关联,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习近平用“牛鼻子”精炼概括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反映在“概论”课的教学中,可在讲解发展问题时使学生明白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生产”的关系所发挥的支配作用。如此,诸如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等观点的提出便水到渠成。

三、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发展的历史即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作为生产实践的主体,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决定了社会的变革,当之无愧地成为历史的创造者。因而,尊重历史意味着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如何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创造,这是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尊重人民群众需求和创造的前提是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这就要求深入群众并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才能了解并满足群众的需求。人民群众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无产阶级政党才能收获群众的普遍认可和支持,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基础才能更加夯实。由此可理解密切联系群众确实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其更加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这一点正如习近平所强调,工作作风问题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失去了人民群众,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1]387。讲清楚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的重要地位,“概论”课中涉及的党的宗旨问题、群众路线问题、人民战争问题、群众运动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强调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问题,以及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凝聚中国力量等问题的讲解才能有充分的理论支撑。

马克思指出,虽然人们可以创造自己的历史,但这种创造既不能随心所欲,又要受条件的制约,因而每一个特定时代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必然带有局限性,随意放大或忽略这种局限性,都不是正确的历史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四、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影响

作为近代中国社会出现的一种错误思潮,历史虚无主义同全盘西化论遥相呼应。全盘西化论认为西方文化才是世界文化发展方向的代表,中国文化必须彻底全盘西化才能挽救中国。与全盘西化论类似,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集中表现为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对中华民族文化持轻蔑和鄙视态度。全盘西化论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出现后,因其严重背离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故曾遭遇抵制和批判。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胜利;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如上一系列的成功昭示着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的重新恢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自此遭遇长期压制。然而,进入改革开放时期,西方思想大量涌入,包括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内的一些错误思想沉渣泛起,开始冲击人们头脑中原有的思想认识,于是,一些人打着反思历史的旗号,提出重新认识历史,结果却滑向否定历史的一面。

改革开放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主要内容围绕贬损和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的革命和建设及其成就、污名化毛泽东等历史人物、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等问题展开。“概论”课教学中有必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上述问题及其产生的影响。如污名化毛泽东暴露出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问题。对此,我们应该坚持历史分析的方法。所谓历史分析方法是指,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依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全面具体地考察历史人物的方法。近年来,网络媒体的发展为人们的自由表达提供了空间,在各种声音的交错碰撞中,不乏一些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这些评价多选择以今天的立场放大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局限性,最终得出否定性结论。如此做法对年轻一代产生了极大的误导。在如何评价毛泽东功过是非问题上,“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内曾出现过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全面肯定,表现为毛泽东做出的一切决策和指示必须坚决维护、始终遵循;另一种是全面否定,原因是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的错误。客观而言,这两种态度都不是正确的、客观的评价。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晚年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决议”对毛泽东的历史地位进行了科学的、客观的评价,尽管如此,社会上、网络上依然不时有污名化毛泽东的“噪音”。究竟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根据习近平的讲话,评价历史人物离不开全面认识历史条件和历史过程,离不开科学把握历史规律,离不开正确认识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一定要放置其于当时的时代条件和社会条件之下。习近平指出,评价历史人物时“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3]693。现实中,评价历史人物时存在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两个极端化的倾向。对此,习近平强调,虽然革命领袖理论水平高、斗争经验丰富、领导才能卓越,但他们的认识和行动依然无法跳脱时代条件的限制,他们也会出现失误和错误。我们绝不能因为他们的失误和错误就全盘否定,当然也不能对他们顶礼膜拜,这样容易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沼而无法自拔[3]693。

对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不能脱离时代和社会条件,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亦同此理。社会上曾经有人质疑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的针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改造同今天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完全对立的。这种观点忽略了社会主义改造发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放大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典型表现。“概论”课在讲解此问题时应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各自的历史必然性,既要看到二者的区别,更要理解二者内在的关联。基于此,既不能以改革否定改造,也不能用改造否定改革,要使学生懂得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必须放在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之下,否则难以理解其发生发展的必然性。

简而言之,历史虚无主义并不是真正用历史主义的态度对待和解释历史。其以个人好恶为标准,或者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做出主观而非客观的评价,甚或做出带有某种政治目的的评价。因而,历史虚无主义并不是以真正的探求历史真相和历史规律为目的来研究历史,相反,它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与目的性。从这一视角来看,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是歪曲和曲解历史,必须教育学生对其保持警惕。与之同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重新泛起也折射出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党史教育的不足,应努力加强和改进此项工作。

“概论”课虽是一门理论课程,但可据此加强对大学生的历史观教育,一方面使大学生透彻理解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历史规律的遵循途径、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以及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另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除此之外,“概论”课中蕴含的历史观教育也有助于大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和历史成就,正确认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提升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历史观虚无主义概论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天命历史观的思想来源——兼论中国传统学术思想中的天命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