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校立德树人研究:进路与展望

2019-02-22 12:53
昭通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学术界根本任务树人

(西华师范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b.学生工作部(处), 四川 南充 637002)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当代青年成长实际,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不同场合提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等系列重要论断,深刻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掀起了学术界高校立德树人研究的新高潮。本文试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高校立德树人的研究进路与趋势作系统梳理和展望,以期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有所裨益。

一、国内高校立德树人研究现状概述

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并明确写进党的报告。2014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重申了立德树人的现实价值。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更进一步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由此,“立德树人”逐步成为我国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其相关研究论文与专著也逐渐涌现。其中,有关学术专著有近80种,主要代表有张剑的《立德树人》、李旭炎的《立德树人实践论》、高秀兰的《立德树人:理论与实践》、张昌山和周学斌的《成长之道:立德与树人》等。而学术论文方面,以 2012—2017 年为年限,在中国知网“期刊”栏以“立德树人”并含“高校”为“篇名”进行“精确”检索,结果显示2012年至今涉及我国高校立德树人的各类研究成果有243条,其中2012年1条、2013年25条、2014年55条、2015年60条、2016年75条、2017年100条;以 2012—2017 年为年限,在读秀“学位论文”栏以“立德树人”为“标题”进行“中文搜索”,结果显示有学位论文12篇,其中博士学位论文1篇、硕士学位论文11篇。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党的十八以来,有关高校立德树人的研究成果逐年递增,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一是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被写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代会工作报告,表明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接受、认同从而最终上升为重要的“国家议题”;二是高校的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进行立德树人的相关工作,学术界也较及时地作了经验总结,推动了立德树人教育实践,为学术研究、理论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关于高校立德树人的本质内涵、实施路径、保障机制等方面的理论研究目前均已有所涉及,部分研究内容甚至已经十分成熟。

二、国内高校立德树人研究的理论进路及其核心观点

在不断的政治呼吁发动后,我国学术界开始立德树人方面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总体而言,国内高校立德树人研究可归结为以下五种不同的理论进路。

(一)立德树人本质内涵的研究

何为“立德树人”?据目前可查的文献显示,“立德”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衰,此之谓不朽;“树人”则最早出现在《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因为“立德”与“树人”的关联度较高,在文字表达时逐渐合二为一。学者王新皓从“立德”“树人”之间的关系出发,认为对于教育者而言,立德树人首先是在意识层面上树立“立德树人”的从教理念,其次在从教行为上将“立德树人”作为修身之本;对于受教育者来说,“立德树人”首先是要知道“德”是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根本。[1]李毅则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角度着眼,认为马克思所认为的人类发展状况的三个阶段正以浓缩的方式在处于社会急剧转型期的中国集中、共时存在,强调“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发展人的主体能力,塑造人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人真正成为自主自立、道德品质高尚的社会发展主体”是“立德树人”的当代内涵。[2]而陈红梅明确指出“立德树人”的“立德”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职业道德两种,高校履行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主要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3]此外,有学者强调,立德树人具有双重意蕴,既有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要求,也有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要求,即教师要树立崇高的道德也要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4]

(二)立德树人时代意义的研究

立德树人命题的提出是党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教育目标的探索与发展,是党对原有“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延续与深化,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的高等教育事业提供了路线图。学者缪劲翔等指出,立德树人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前提,关系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全局,关系到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代代相传、长治久安。陈勇等认为,把“立德树人”看作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促进我国社会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5]房广顺等表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这一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站在时代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对高等教育根本任务所作出的科学诠释。[6]同时,骆郁廷等认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教育问题的本质,为高校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我国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韩丽颖则谈到,“立德树人”是对我国历代教育传统的创造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是对党长期思想道德建设和新中国成立至今的教育改革发展经验的高度凝练和系统总结,是新形势下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7]综上所述,整体来说,我国学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是明确了我国高校的根本任务,即培养社会主义人才;二是明确了立德的根本意义,表明立德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问题;三是明确了我国高校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即提高大学生的培养质量。[8]

(三)高校立德树人实现路径的研究

面对“立德树人”的时代命题,高校如何执行这个目标便成为重点。对此,国内学术界结合实际,各显神通、纷纷献策,关于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的研究成果也最为突出。学者李金杰等认为,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应该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必须建立激励机制、导向机制、能动机制等系列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9]另一方面,骆郁廷指出,实践育人是基本途径,课程育人是重要途径,文化育人是隐形途径;同时,他强调要创新“立德树人”的有效机制,将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有机结合,以不断增强“立德树人”的社会合力和整体效应。[7]王定华在分析高校立德树人的现实意义和基本要求后,更明确提出了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礼仪育人、网络育人、制度育人、合力育人等方式,以期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10]李明则从健全机制、优化环境、创新教育模式、加强师德建设四个方面提出构建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阵地作用、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育人氛围等实现路径。[11]此外,部分学者还为高校成功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一揽子的参考路径:蓝晓霞提出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即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真正落实德育为先之基础;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真正落实人才培养之根本[12];徐蕾提出践行核心价值,培育道德自觉。[13]

(四)高校立德树人与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立德树人恰好集中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所以学术界常常把立德树人看作素质教育的首要环节。李雪冬认为,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价值观作为思想保证。[14]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翁铁慧在学术界就教育问题开展大讨论时系统解读了立德树人和德育的关系,认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德育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同时,他提出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始终秉承立德树人的理念,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5]

(五)有关我国高校立德树人的其他研究要点

立德树人的价值功用、理论渊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等方面,虽然成果不多,但是也已经有学者涉及。比如,邱伟光考察了立德树人的功用,具体体现在:传承传统文化道德价值理念的需要、体现时代精神的人才价值评价要求、提高德育效应的价值路径选择。[16]朱哲等人在发掘孔子的教育思想、追溯立德树人的历史文化渊源之后,提出立德树人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17]张广斌等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期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浓缩,对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塑造和政治认同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18]此外,浩歌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我国高校立德树人研究趋势展望

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高校立德树人的研究工作,在发展阶段的梳理、理论源头的追溯、本质内涵的界定、时代意义的考究亦或是在实现路径的探寻、保障机制的建构,均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理论成果。但是,整体来说,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部分领域的研究甚至几乎还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处女地”。梳理现有的研究成果发现,我国高校立德树人研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难点,有待我国学术界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持续深入研究。

(一)高校立德树人概念范畴的纵深研究

目前,对于“立德树人”的内涵,国内学术界处于争鸣阶段。所立之“德”既有学者已经指出的“师德”,也有社会共同尊奉的价值规范;既有对教育者的道德要求,也有对受教育者的道德教育,缺少全面、系统、成熟的研究成果。同时,目前,学术界专注于阐述高校德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创新,几乎没有深入研究立德树人的具体内容,在阐述立德树人、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时更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二)高校立德树人功能价值和最新形势的挖掘研究

迄今为止,学术界在高校立德树人的价值功用及其面临的新形势方面的笔墨比较有限且不成系统,针对性也不明确。对高校立德树人的工作经验总结不够多、不及时,使许多有益经验无法得到顺利的推广,让一些失败的做法也没能在理论上作出及时的纠正。随着研究和实践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重实战经验的归纳总结。

(三)高校立德树人实施路径和保障机制的系统研究

当前,学术界关于高校立德树人实施路径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多偏重于育人过程的某一环节或某个方面,缺乏全面的、相互关联的、相互支撑的可行路径体系,特别是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成的保障机制几乎处于空白阶段,对高校立德树人工作成果维持有很大难度。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作为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所在。自掌舵中国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高校立德树人工作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的日益重视下,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研究必将不断深化、细化,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必将取得优秀的育人成果,其研究工作也会克服现有的问题而获得巨大发展。

猜你喜欢
学术界根本任务树人
法学之路上的女性:一个多视角的观察与叙述——读《法学学术界中的性别与职业生涯》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WTC管理者论坛:共享时代的体制创新(2)——学术界与管理者
振兴发展是老区根本任务